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景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20-1321
目的:探讨用单一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6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用aVR 4步流程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与临床诊断(病史+心电图演变+药物治疗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对照比较。结果:按aVR流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占30.19%,临床诊断室上速34例,占32.08%。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诊断符合率94.11%;按aVR流程诊断室性心动过速74例,占69.81%。临床诊断室速72例,占67.9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诊断符合率97.29%。结论:aVR流程是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心电图肢体导联特征,探讨非典型性不全性右束支阻滞(AIRBBB)与假性右束支阻滞(pseudo 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 联合运用VCG将心电图分成AIRBBB组与假性RBBB组,观察两组心电图QRS波终末形态、高度及时限.结果 两组心电图标Ⅰ导联QRS波时限无明显差异,终末多有稍宽顿S波(P>0.05).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两组间有差异(P<0.05),V1或V2导联r′波取其高者与同组aVR导联R波高度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时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群时限,二者可作为鉴别真假AIRBBB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aVR导联法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VR导联法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已确诊的109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患者心电图特征,用aVR导联法鉴别其激动是室性还是室上性。结果用aVR导联法鉴别室性早博39例、室性心动过速30例、功能性束支阻滞性心动过速12例、室内差异性传导23例、预激综合征5例、合用aVR导联4步法指标准确度达87.7%。结论aVR导联法简便实用准确度高,可用于急诊宽QRS波及心动过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aVR导联多年来一直是被忽视的导联,近年对其在宽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预测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梗塞相关动脉分析、心室肥大等方面作用已引起临床新的关注,本文对aVR导联的这些新认识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aVR导联被人们重新认识,无论在心血管病诊断、窦性心律的判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预激的旁道定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aVR导联多年来一直是被忽视的导联,近年对其在宽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预测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梗塞相关动脉分析、心室肥大等方面作用已引起临床新的关注,本文对aVR导联的这些新认识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7.
室性期前收缩与室上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尤其是心房纤颤伴差异传导)均可出现宽QRS波群。两者的治疗原则不同,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宽QRS波群在心电图avR导联呈R波的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引起临床医师对avR导联特殊作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潘玉琴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60-961
患者,女,46岁。患心脏病多年,反复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近1周病情加重,来医院就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1心电图特点窦性P波规整,P-P间期0·56 s,心房率107次/min。QRS波群缓慢而规则,R-R间期1·48 s,心室率40次/min。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期小于R-R间期。心房激动时P波与心室激动的QRS-T波没有固定的关系。QRS波时间正常<0·12 s,形态与正常窦性QRS波群基本相似。箭头所指的QRS波时间延长>0·12 s。V1导联呈QS形、其形态宽而深。V5、V6导联呈宽大的R波、其前无P波。Ⅱ、ⅢavF导联R波顶端常有切迹,形成M型R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对QRS波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电图室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110例,每位受检者记录一份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心电图,经统计学处理后对QRS波群进行分析。结果:标准Ⅰ导联和aVL导联波形变化明显,Ⅱ、Ⅲ、aVF导联波形相同,aVL导联和aVR导联波形相近,具体表现为:(1)Ⅰ导联呈波形极小的"rs"型,且多数情况下r/s1,少数情况r/s=1,即呈等电位线;(2)Ⅱ导联QRS波群时限、形态、振幅、方向不变同标准连接图;(3)Ⅲ和aVF导联波形同Ⅱ导联,只是振幅较标准图形增高1.5~6.2mm;(4)aVL导联和aVR导联波形接近,且aVL导联负向波振幅较aVR导联深;(5)胸前V1~6导联QRS波群时限、形态、方向与标准图形相同,只是振幅高低有微小差异,可以忽略不计;(6)额面平均心电轴男性(90.69±6.58)°,女性(89.98±7.51)°;(7)以上各导联的变化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与标准十二导联图形相比,对QRS波群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心电图总体的诊断结果影响不大,可以作为左侧上肢无法安置电极时记录心电图的一种临时补救方法,同样可以为临床提供心电图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心律失常诊断,尤其是复杂心律失常诊断是心电图诊断的难点,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主要分三个步骤:①分析心房波的起源、频率、规律;②分析心室波的起源、频率、规律,③分析心房波与心室波之间的关系[1].三个步骤主要是针对P波、QRS波群和P-R间期进行分析,不同部位起源的P波、QRS波群和P-R间期在不同的导联有不同的特征,导联选择的是否恰当对心律失常的分析至关重要,既往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多在加长的标准Ⅱ导联中进行,近年标准Ⅱ导联在心律失常分析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质疑,而AVR导联在心律失常分析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形态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的对比分析。方法对4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和80例对照组的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相关血管病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组aVR导联QRS波群呈rs(S)型共计77.77%,80例对照组aVR导联QRS波群呈rs(S)型1.25%,P<0.01。Ⅰ、aVR导联的ST段抬高≥0.1mV时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组中为66.66%,对照组为6.25%,P<0.01;而Ⅱ、Ⅲ、aVF导联的ST段压低≥0.05mV时前者74.35%,后者18.75%,P<0.01。相关血管病变比较:45例下壁心肌梗死aVR导联ST段抬高伴Ⅱ、Ⅲ>Ⅰ、aVL导联ST段压低,冠脉造影为右冠状动脉(RCA)病变55.55%,aVR导联ST段压低≥0.1 mV为左前降支(LAD)病变44.44%。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VR导联ST段抬高≥0.1 mV,冠脉造影为左主干(LM)病变51.28%,LM+RCA(右冠状动脉)病变4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对照组均无冠状动脉病变,与前两者无可比性。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多呈rs(S)型伴ST段抬高为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伴aVR导联ST段压低为左前降支(LAD)病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aVR导联ST段抬高以左主干(LM)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86岁。诊断:肺心病,心衰,心功能Ⅲ级。持续服用地高辛0.25mgl/日已二周。心电图分析:各导联未见p波,代之以“f”波QRS波群宽<0.12ses,呈两种形态;一种QRS波群主波向上,Ⅱ、Ⅲ、avF导联呈R型,其T波倒置,电轴为+112°;另一种QRS波群主波向下,在Ⅱ、皿、avF导联呈rs型,其T波直立。电轴为-90°,此两种QRS波群交替出现,R-R基本匀齐,频率为160次/分,V_1呈rsR或R型。诊断:①心房颤动,②完全性房室分离,③双向性心动过速,④不完全  相似文献   

13.
心脏激动起源包括基本节律的起源和心律失常的起源,心脏激动起源的诊断是心电图诊断中最重要、有时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心电图激动起源诊断方面,长期以来标准Ⅱ导联倍受重视,因为一般认为Ⅱ导联导联轴的方向与窦性心律时P向量的方向趋向于平行,窦性P波在Ⅱ导联电压最高,显示最清晰.近年来aVR导联在窦性心律诊断中的地位受到广泛的认可,而aVR导联在异位节律点激动起源诊断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根据AVR导联轴方向与各种异位心律时P向量或QRS向量在aVR导联轴上投影的特点,探讨aVR导联在激动起源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诊断对于心动过速的治疗事关重大。本文深入分析讨论了相关的若干问题:1.出现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几种可能;2.QRS波的形态对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经典认识;3.Brugada对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态的总结和认识;4.Bougada宽QRS波心动过速的4步鉴别法;5.注意对维拉帕米敏感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6.房室分离和室性融合在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中的价值;7.右束支阻滞样宽QRS波心动过速“兔耳征”的判断价值;8.aVR导联的QRS波图形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9.Vi/Vt比值和新4步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0.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在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判别中的价值;11.临床表现及病史在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中的意义;12.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一般处理原则。这些分析与讨论对于正确判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及相应的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208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线索是:(1)房室分离;(2)无人区心电轴;(3)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4)胸导联均无RS波;(5)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或RS型或左兔耳征、V6导联呈OS或OR或R型;LBBB型心动过速时V1或V2导联呈RS型并伴有R波宽度〉30ms或RS间期〉60ms或S波降支有钝挫、V6导联呈QS或QR或qR型;(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博。窦性心律呈显性预激综合征或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房性早搏对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价值高。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病例简介与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72岁。原患冠心病多年,因心慌气急,心前区疼痛3小时入院。现将入院时心电图分析如下(见附图):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R—R间距不规则。平均心室率80次,其QRS波形态有两种表现。凡R—R间距小于1.0秒者(Ⅰ导联中R_2—R_3间距最短0.64秒,aVR导联中R_6—R_7间距1.0秒)QRS波群的形态呈RBBB型,QRS时限等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并经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室速的患者20例,用Brugada分析法及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分析其心动图表现特点。结果2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用Brugada分步法15例可确诊为室速。而19例具有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论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在应用Brugada分析法分析诊断时,如能掌握室速的各种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对于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分析有无无人区心电轴及V6导联R/S<1;对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有无心电轴右偏及V6导联有无Q波,这样更有利于室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VR导联QRS波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涌  吴海 《华夏医学》2002,15(6):762-763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形态的变化。方法:分析4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前,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形态及其变化。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前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多呈q(Q)r型(90.2%),少部分呈QS型(9.8%);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多呈rs(S)型(92.7%),少部分呈QS(7.3%)。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多呈rs(S)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并经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室速的患者20例,用Brugada分析法及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分析其心动图表现特点.结果 2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用Brugada分步法15例可确诊为室速.而19例具有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论 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在应用Brugada分析法分析诊断时,如能掌握室速的各种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对于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分析有无无人区心电轴及V6导联R/S<1;对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有无心电轴右偏及V6导联有无Q波,这样更有利于室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2岁,因心慌、胸闷1小时来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Ⅰ、Ⅱ、avR、av1、avF、V3~V6导联的QRS波群前均未见明显P波,也未见明显F波,而在n、V2导联的QRS波群前似乎可见“P”波,形态尖小,“P”-R间期≥0.12秒,QRS波群为室上性,R—R匀齐,频率136bpm,QRS波群后似乎继有“T”波。考虑到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从V1、V2导联见到“P”波而判断其他导联QRS波群前也是有“P”波的,因而没多加考虑,即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其余改变在这里未详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