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经RAI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广大学者一直探讨的课题。作者对500例碘-131(^131I)治疗的患者进行了2-10a的跟踪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有完整住院病历的SLE合并甲亢的患者资料共4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共同点。结果:42例患者中有30例SLE均于甲亢后诊断,而且20例甲亢于SLE诊断时发现甲减。结论:甲亢与SLE有着共同的免疫学基础以及遗传特征,SLE伴发甲状腺疾病是SLE侵犯甲状腺组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康医学》2019,(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检测价值。方法:选择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将其设为甲亢组、甲减组、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以上血糖、血脂指标与T3、TSH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FBG、2 hPG、TC、TG、LDL-C水平均高于甲减组和对照组,甲减组FBG、2 hPG、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BG、2 hPG、TC、TG、LDL-C与T3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SH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较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较低,建议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时,需对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4.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早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3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近远期疗效,综合分析发生早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80例进行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随访5年,从甲状腺自身抗体、病理基础、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等方面观察131I治疗对早晚发甲减的影响及预后.结果 280例甲亢患者甲减发生率为33.9%(95/280),其中早发甲减发生率为24.6%(69/280),晚发甲减发生率为9.3%(26/280).131I治疗甲亢后早晚发甲减的发生率与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年龄、病程、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更易发生早晚发甲减(P<0.05).甲减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治疗甲亢后早晚发甲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的妇女为研究组(复发性自然流产组),99例健康未孕妇女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方法检测FT3、FT4、TSH。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组甲亢患者有16例,甲亢患病率为24.24%;对照组甲亢患者有9例。甲亢患病率为9.09%,复发性自然流产组甲亢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07,P〈0.01)。复发性自然流产组中亚甲亢与对照组中亚甲亢患病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组妇女亚甲亢的患病率(18.18%)高于临床甲亢的患病率(6.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甩水平在复发性自然流产组(18.96±5.58)μIU/ml与对照组(17.10±3.99)μ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结论:复发性自然流产组中甲亢包括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甲亢患者与其自身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有一定相的关性。FT4、TSH的异常可能是诱发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对放射性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临床转归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7 月—2017 年4 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4 例经131I 治疗的甲亢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分为A 组[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抗体(TPOAb)均阴性)]、B 组(TRAb 阳性、TPOAb 阴性)、C 组(TRAb 阴性、TPOAb 阳性)及D 组
(TRAb、TPOAb 均阳性)。随访1 年后比较甲亢患者治疗前不同甲状腺自身抗体与131I 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关
系。结果 ①经131I 治疗1 年的甲亢患者有效率为80.4%,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为52.0%,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
下简称甲减)(包括亚临床甲减)为28.4% ;无效率即甲亢(包括亚临床甲亢)为19.6%。②甲亢患者不同甲
状腺自身抗体经131I 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的构成比不同(P <0.05)。③ B、D 组甲亢结果与A、C 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B 组甲亢结果与D、A 及C 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甲
减结果与A、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B 组甲减结果与C、A 及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4 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疗前TRAb 阳性、
TPOAb 阴性的甲亢患者治疗后无效率高,而TRAb 阴性、TPOAb 阳性的甲亢患者治疗后甲减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131I治疗作为甲亢治疗主要方法之一,已在临床应用半个多世纪,虽然其疗效确切,但在我国仍未能成为甲亢首选治疗方法。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131I治疗甲亢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及131I治疗新进展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认为131I治疗安全有效、适用人群广、治愈率高,治疗前全面掌握各种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控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生率,是目前为止相对最佳的治疗甲亢方法,131I治疗在我国可成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31I治疗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探讨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20例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131I治疗,治疗1年内定期复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摄131I率及甲状腺显像(可计算甲状腺重量),综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24 h摄131I率、甲状腺重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愈80例(66.7%),好转27例(22.5%),发生甲状腺和能减退症(甲低)13例(10.8%)。一次给药与重复给药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vs 71.9%,P〈0.05),但对甲低发生率影响不明显(10.2%vs 12.5%,P〉0.05)。结论131I治疗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安全有效,但治疗时仍需慎重,以防甲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伤口出血,无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危象1例.结论 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可明显减少甲亢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定量超声法测定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右足跟骨的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并以150例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与甲亢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据此统计分析甲亢组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的BUA和SOS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甲亢组总的骨质丢失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11.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甲亢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女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简称甲亢)患者病程长短及绝经与否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08例女性甲亢患者前臂、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两组,按病程长短又分为短病程和长病程两个亚组,并对两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绝经前甲亢患者中,甲亢病程长者前臂(桡骨全部)、腰椎L 2~4、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病程短者(P(0.05)。绝经后甲亢长病程患者前臂(桡骨全部)、腰椎L 2~4、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病程短者(P(0.05),在前臂(桡骨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程的长短及绝经与否影响着女性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CG测定在评价甲亢性肝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采用RIA方法测定50例健康志愿者及195例甲亢患者血清CG水平,并对谷丙转氨酶(ALT)进行同步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CG水平:甲亢初诊组与未缓解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甲亢治愈组(P<0.01),甲亢未缓解组明显高于初诊组(P<0.01),甲亢治愈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G的改变与ALT改变一致,且血清CG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结论:血清CG是评价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其增高的水平与甲亢病情及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老年人甲亢 )的临床特征及13 1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 97例资料齐全诊断明确的老年人甲亢患者进行13 1I治疗 ,追踪观察治疗后 1- 2年甲亢的治愈率及其合并症的转归。结果 (1)老年人甲亢患者症状、体征多不典型 ;(2 ) 97例患者中 ,治愈 6 8例 (70 1% ,其中早发甲低 6例 ) ,好转 2 2例 (2 2 .7% ) ,无效 7例 (7 2 % )。有合并症的 5 3例患者中 ,临床治愈 4 5例 (84 9% ) ,好转 5例 (9 4 % ) ,无效 3例 (5 7% )。结论 13 1I治疗对老年人甲亢的疗效非常理想 ,应作为老年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联合运用多个指标观察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41例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与4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传统指标〔包括Valsalva动作前、后二尖瓣血流频谱,肺静脉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等〕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期左室舒张功能有无改变。结果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患者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LA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两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1,Valsalva动作后两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A波持续时间(A duration)大于对照组(P<0.05);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肺静脉血流频谱舒张早期D波(D)、舒张晚期负向波(Ar)、Ar波持续时间(Ar duration)大于对照组(P均<0.05);肺静脉逆向血流Ar波与二尖瓣血流A波持续时间的差值(Ar-A durati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收缩期S波(S)/D<1,对照组S/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舒张早期Em峰(Em)、舒张晚期Am峰(Am)比值(Em/Am)<1,对照组Em/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E/Em>8,对照组E/Em<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较之正常组,左室松弛障碍、充盈压升高,左房压及左室舒张末压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②联合超声心动图肺静脉血流频谱及组织多普勒、Valsalva动作后二尖瓣血流频谱等多项指标检测舒张功能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9例初发或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甲亢组,91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浆25(OH)D和PTH,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血AL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血钙、血磷、血ALP、血浆25(OH)D水平升高,血浆PT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中,维生素D缺乏30例(27.5%),不足37例(33.9%),充足42例(38.5%);对照组中,维生素D缺乏54例(59.3%),不足31例(34.1%),充足6例(6.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血浆25(OH)D与血浆PTH呈负相关(r=-0.323,P=0.001)。结论甲亢骨转换加速;甲亢患者血25(OH)D水平升高,可能与高血钙、血PTH降低及高血磷导致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有关;维生素D缺乏在甲亢骨代谢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肝功能损害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HLI)的发病特点、临床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1994年4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260例甲亢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程中发生HLI的情况。结果HLI发生率为44.23%(115/260例)。HLI程度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临床症状不典型。所有HLI患者在采取卧床休息、保肝、降酶及支持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131碘和手术治疗控制原发病后,97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3例较前明显好转,4例仍在治疗观察中,1例失访,治疗有效率达95.65%,尚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HLI的认识,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合理选用治疗方案,以有效地减少并预防H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87年1月至2000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92例甲亢病人。结果 292例甲亢中48例发生肝脏损害,发生率16.44%,随着甲亢病人病程的延长和血清TT3、TT4水平的增加,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增加,在各病程组的不同血清TT3、TT4水平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和P<0.05),但在不同性别组和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但半数以上无临床症状。结论 甲亢并肝脏损害与病人的病程和血清TT3、TT4水平有关,而与病人的年龄和性别无关。对于甲亢病人应常规检查肝功能了解有无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并与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伴肝功能损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年龄越大合并肝功能损害比率越高。②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异常指标是ALT增高。③伴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FT3、FT4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 ,酶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了 88例甲亢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和甲状腺素 ,同时测定对照组 46例健康者 ,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并与甲状腺素含量呈正相关 ,而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则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与甲状腺素含量呈负相关 ,甲亢组的内皮素与一氧化氮两者含量呈负相关 (r=- 0 40 8,P <0 0 5 )。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发生了改变 ,该变化对病情的观察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