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 ,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脉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电刺激小脑顶核(FN)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FN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电刺激FN组ADL评分为74.32±23.59分,对照组评分为60.12±19.5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刺激FN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电刺激FN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后可出现血液流变学异常,电刺激FN治疗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朱建忠 《当代医学》2012,18(22):100-101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67例,用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定认知障碍程度,评定分析其与同期未应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的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后CRT及CM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4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4 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 ,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 ,并与 4 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10天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7%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部分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安全、方便等特点,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9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老年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结果观察组老年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CG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提高其血浆CGRP水平,血浆CGRP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于荥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石杉碱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高切及低切黏度)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程结束后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高切及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石杉碱甲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800mg/次,3/d)44例和对照组44例(脑复康0.8g,3次/d),共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3月后进行简易状态量表(MMSE)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增高,NIHS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拉西坦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庭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庭电刺激。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进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8周,MMSE、MoCA、SCW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各时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该方法简单、有效、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量表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A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MMSE、HDS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ADS量表评分改善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改善VD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韦宁 《吉林医学》2013,34(6):1013-1014
目的:评价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氟桂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殷秋芳  刘晓芬  袁文英 《九江医学》2003,18(4):191-192,19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常规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组(对照组),前瞻性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均能有效地改善(P<0.05),而治疗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董新刚  芦锰  赵云  李伟峰 《中医学报》2022,37(2):439-446
目的:系统评价益肾活血祛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寻找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知网、SINO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和PubMed等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从各库建库之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筛和资料提取,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保持运动量和饮食相对恒定;同时予以二甲双胍片口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加用瑞格列奈0.5mg~1.0mg,每日三餐前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100U/ml)作为泵用胰岛素行胰岛素泵治疗,初始量按每日0.5U/kg基础量与餐前量1:1输注。低血糖判定标准:血糖<3.5mmol/L。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FINS及IR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FBG、2hPBG、HbA1C、FINS及IRI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氪黄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中药菩人丹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NPDR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70只眼),治疗组给予视网膜光凝联合中药菩人丹口服;对照组给予视网膜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疗效等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对比,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1)对于视力改善,两组视力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组治疗前后微血管瘤、出血、棉绒斑等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改善,用药前后全血黏度、血沉、全血还原黏度均降低,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F=14.1,P=0.006),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联合中药菩人丹治疗重度NPDR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2)、抗凋亡因子(Livin)、β淀粉样蛋白(β-Ap)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56)和治疗组(n=56)。2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以外,对照组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2组均以12 w为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其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VEGF、E2、Livin及β-Ap水平,同时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患者的血清VEGF、E2、Livin、β-A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47例UC患者(治疗组)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和云南白药溶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的差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竭液灌肠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而改善UC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韩颖  李来有  史欣  王娇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77-1680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60例VCI患者,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VaD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FN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VCIND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8、26.88、10.06,P<0.01)。治疗后VaD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2.81、2.81,P<0.01)。两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1、20.12、30.16,P<0.01)。结论 FNS可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对VCIND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 2 0例,分为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两组均给以血塞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增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共两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 0 1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P <0 . 0 5或P <0 . 0 1 ) ,治疗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 0 1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通过改善下肢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而有效地改善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