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蔡建园  韩永钊 《吉林医学》2011,(32):6842-6843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逆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逆行泪道置管术治疗单纯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的57例70只眼。结果:术后3个月拔管,随访3个月至半年,单纯泪道阻塞治愈57只眼,好转4只眼;7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治愈2只眼,好转2只眼。结论: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逆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单纯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KY—P25型KTP泪道激光机治疗慢性泪囊炎,单纯泪道阻塞患者各60例(60只眼)。结果:术后随访1 a。单纯泪道阻塞者60只眼,治愈52只眼,好转8只眼,治愈率86.7%;慢性泪囊炎者60只眼,治愈43只眼,好转6只眼,无效11只眼,治愈率71.6%。结论: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单纯泪道阻塞的疗效明显优于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电灼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76例(91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高频电灼泪道成形术后,逆行置入球头硅胶管,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失访5例6眼,治愈48例55眼(64.71%),好转12例19眼(22.35%),无效11例11眼(12.94%)。结论高频电灼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单纯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L-100Y型KTP泪道激光机治疗慢性泪囊炎,单纯性泪道阻塞各35例(35只眼)。结果:术后随访1年。单纯性泪道阻塞者35只眼,治愈31只眼,好转4只眼,治愈率88.6%。慢性泪囊炎35只眼,治愈25只眼,好转4只眼,无效6只眼,治愈率71.4%。结论: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单纯泪道阻塞的疗效明显优于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KTP/YAG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本组病例76例(86眼),其中鼻泪管阻塞52眼,慢性泪囊眼34眼。应用KTP/YAG激光泪道机行激光泪道成形术。对慢性泪囊炎加用甲硝唑。结果:其中泪道阻塞患者52眼,治愈49眼,好转3眼,治愈率为94.23%,有效率为100%;慢性泪囊炎34眼,治愈27眼,好转4眼,无效3眼。治愈率为79.4%,有效率为91.2%。结论:KTP/YAG激光泪道机行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疗效可靠,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多种优点,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慧俐  余青春  李娜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07-1608
目的:观察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丝裂霉毒C药物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76例、97眼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复发病例,实行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丝裂霉素C药物治疗。结果:术后观察随访3个月,对泪道冲洗以泪溢症状为标准,治愈72眼,占74.22%,好转16眼,占16.49%,无效9眼,占9.27%。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丝裂霉素C药物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效果肯定,是临床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d:YAG泪道激光探通联合鼻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鼻泪管阻塞患者31例,把单眼作为研究对象,局麻下经Nd:YAG泪道激光探通后,植入鼻泪管支架,术后常规3~6个月拔管并定期冲洗泪道。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22例(70.97%),显效7例(22.58%),无效2例(6.45%),总有效率达93.55%。结论 Nd:YAG激光探通联合鼻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吕红  方健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1028-1029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LDOD)的疗效.方法 选取泪道LDOD患者63例(10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49眼)及观察组32例(53眼).对照组采用泪道激光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植入泪道支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支架置入术靶向性高,安全可靠,且能够保持泪道扩张状态,利于泪道阻塞患者术后彻底引流,能够有效控制局部炎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YAG激光再通泪道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利用国产Nd:YAG激光治疗机联合硅胶管植入泪道,对76例,86眼,泪道阻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0~12)个月,鼻泪管阻塞52眼,治愈49眼。慢性泪囊炎34眼,治愈27眼。结论:激光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疗效可靠、微创、方便、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23例(262只眼)泪道阻者均采用YAC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单纯泪小管阻塞118只眼,治愈97只眼,好转13只眼,无效8只眼,有效率93.2%;单纯泪总管阻塞102只限,治愈87只限,好转8只眼,无效7只眼,有效率93.1%;泪点和泪小管阻塞42只眼,治愈30只眼,好转8只眼,无效4只眼,有效率90.4%;结论:泪道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具有痛苦小、损伤小和疗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TP激光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260例(271眼)泪道阻塞患者应用KTP激光及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治愈148眼(54.6%)、好转78眼(28.8%)、无效45眼(16.6%),总有效率为83.4%。结论:KTP激光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成功率高,尤其对鼻泪管阻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合环形电极泪道成形术是否能提高鼻泪管支架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计临床
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施行鼻泪管支架管植入联合环形电极鼻泪管成形术(联合组),与单纯鼻泪管支架管植入术(单纯组)的植管
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患者的疼痛程度等,观察拔管并发症及疗效等。结果入选病例总的例数为119例。拔管后6个月时,总
的治愈率为70.9%(83/117),联合组(80.6%,54/67)疗效比单纯组(58.0%,29/50)好,χ2=7.0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的
植管成功率为98.3%(117/119),有2例患者无法完成支架管植入。植管成功率原联合组比原单纯组高,χ2=6.282,P<0.05,单纯组
的植管耗时较长,单纯组中位数为33 s,联合组中位数为1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22,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术中疼
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3,P=0.405)。入选病例总的泪点损伤率为43.6%(51/117),两组泪点损伤率比较,χ2=
1.459,P=0.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9.4%(11/117),联合组(4.5%,3/67)比单纯组(16.0%,8/50)低,χ2=
4.4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的断管发生率为4.3%(11/117),两组断管率比较,χ2=2.964,P=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植管耗时与疗效的相关系数r5=-0.584,植管耗时与拔管困难的相关系数r6=0.491,拔管困难与
疗效间的相关系数为r10=-0. 511,均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管植入联合环形电极鼻泪管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鼻泪
管阻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和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3例(1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另一组应用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57眼,有效39眼(68.42%);鼻泪管支架术治疗45眼,有效40眼(88.8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1)。结论鼻泪管支架术相对于同样微创的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更加稳定,手术成功率更高,不失为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泪道全程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53例(63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泪道全程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12个月。结果在53例(63眼)患者中,治愈52眼(82.54%),好转8眼(12.70%),无效3眼(4.76%),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率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王岩  孙兴怀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38-139,142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干预。方法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并介入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39);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泪道通畅率为89.6%,泪点出血率为2.1%,对照组泪道通畅率为76.0%.泪点出血率为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2,P=0.044;X2=7.617.P=0.028)。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改善患者预后,相比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95例患者(115眼),其中泪小管阻塞10例,泪总管阻塞63例,鼻泪管阻塞13例,鼻泪管吻合7例,外伤性鼻骨骨折2例,经泪道激光治疗,随访18个月。结果:一次性治愈99眼,再次激光治愈10眼,治愈率94.8%。结论: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对周围组织损伤最小,不出血,无瘢痕,疗效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并对泪道不同阻塞部位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利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822例(910只眼),按泪道阻塞的部位分为泪小点阻塞(21只眼)、泪小(总)管阻塞(122只眼)、鼻泪管阻塞(402只眼)、慢性泪囊炎(228只眼)。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泪小点阻塞、泪小(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治愈率为75%,79.4%,82.3%,70.1%,有效率为87.5%,89.7%,90.2%,75%.经Ridit分析,4种疾病激光泪道成形术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泪小(总)管阻塞、泪小点阻塞、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5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结果1023例(1025眼)经随访1~6个月,1001眼治愈,20眼好转,4眼无效。结论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表麻后在导丝引导下将人工鼻泪管从鼻泪管下口逆行植入人工鼻泪管达泪囊.结果 50例患者中49例一次性植入成功,术后观察6~12月,无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治愈率达98%,95%可信区间86%~99%;1例患者术后3月再次复发溢泪,无溢脓,冲洗通畅,总治愈有效率100%.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赵英  黄奇财  陈明芳 《四川医学》2014,(8):1024-1025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我科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85例90眼,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愈77眼(85.56%),好转12眼(13.33%),未愈1眼(1.11%),总有效率98.89%。结论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