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兰花  宁建英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2):161-164,113
目的 分析性早熟女童的临床特点,探讨性激素基础值在女童性早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以同期就诊的不完全性性早熟(incomplete precocious puberty,IPP)女童为IPP组,对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CPP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基础促黄体生成素在CPP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CPP组女童的骨龄与年龄差值、骨龄指数、子宫长径、双侧卵巢平均容积、最大卵泡直径、预测身高受损值、基础LH及LH/FSH均大于IPP组,CPP组女童预测成年身高低于I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础LH诊断截点为0.53IU/L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8,诊断CPP的敏感度为88%,特异性为92%。结论 基础LH对于初步诊断 CPP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学龄前女童同性性早熟231例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实验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同时测定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对卵巢肿瘤者测定肿瘤标记物;盆腔B超、骨龄、垂体MRI.结果 外周性性早熟152例(占65.8%),明确病因诊断的82例,前3位为误服药品及滋补品60例(误服避孕药55例),卵巢肿瘤20例,McCune-Albright综合症2例,另有70例病因不明.部分性早熟57例(占24.7%),其中单纯乳房发育53例、阴毛早发育4例.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 22例(占9.5%),其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15例,垂体微腺瘤3例,下丘脑错构瘤2例,脑积水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长期随访1 ~3a发现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有5例,部分性早熟有5例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结论 不同病因引起的性早熟有不同的特点,CPP以器质性病变为主占(7/22,30.82%)且性激素提高、骨龄提前最多.PPP以病因不明及误服避孕药最为常见.部分性性早熟转化为中枢性比例最高(5/57,8.77%).因患儿年龄小,检查欠合作者,未行垂体MRI及盆腔B超检测,检查存在盲区,更需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枢性性早熟及外周性性早熟女童的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54例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资料,按照早熟性质分为中枢性组(中枢性性早熟,35例)与外周性组(外周性性早熟,19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所有女童的LH、睾酮(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LHRH激发试验中的LH、FSH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女童的骨龄指数、子宫容积和卵巢容积。结果 中枢性组女童的LH、FSH水平分别为(4.35±1.54) IU/L、(7.28±2.11) IU/L,明显高于外周性组的(2.34±1.03) IU/L、(4.60±1.32) IU/L,T水平为(12.41±19.22)μg/L,明显低于外周性组的(84.46±123.2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组女童的E2水平为(16.73±23.60) ng/L,与外周性组的(32.24±42.24)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RH激发试验分别30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Gn)水平在性早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性早熟女孩白天和夜间自发性黄体生成素(SLH)和自发性滤泡刺激素(SFSH),同时设正常女孩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中枢性性早熟(CPP)(26例)与非中枢性性早熟(NCPP)(14例)女孩的日间SLH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0.05),但夜间的有显著性统计意义(F检验,P<0.001)。CPP组和NCPP组日间的及其夜间的SLH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检验,分别为P<0.001、P<0.001、P<0.001和P<0.005)。当日间SLH≥0.3IU/L时,78.8%为CPP,在CPP中为80.8%,而在NCPP中为42.9%。当日间SLH≥0.7IU/L并同时夜间SLH≥1.1IU/L时,100%为CPP。PLH在(5 ̄8)IU/L之间的CPP女孩均无日间SLH≥0.7IU/L的同时又有夜间的SLH≥1.1IU/L的现象。结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ICMA)有可能提升自发性Gn水平在小儿性早熟等内分泌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但SLH尚不宜作为CPP的筛查手段,当昼夜的SLH同时明显增高时有望作为CPP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国产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例中枢性性早熟的女性患儿经国产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12月前后的身高、性征变化、内生殖器(卵巢)变化、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值变化及骨龄增长情况.结果 20例患儿治疗后生长速率(GV)均有下降,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12月分别为(8.6±1.6)cm/年、(7.15±1.3)cm/年、(5.9±1.1)cm/年、(5.2 ±1.8)cm/年,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治疗后3~6月乳房明显回缩,B超提示卵巢体积逐渐缩小,卵泡缩小或消失,治疗12月卵巢体积均<1ml,卵泡<4mm或消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LH、促卵泡素(FSH)峰值治疗前为21.24±15.08和21.87±7.22IU/L,治疗3月后为1.73 ±0.24和3.12±0.2 1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骨龄增速减缓,△骨龄/△生活年龄=0.57,预测身高增加(3.8±1.6)cm.结论 国产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能抑制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性征发育及骨龄进展,达到增加性早熟患儿成年身高的目的,与同类进口药品相比,具有同样的效果.因其价格相对低,具有较大的经济学价值,对经济条件相对差的西部地区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治疗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6.
邓春晖  张本金  吕有道 《中外医疗》2013,(35):169+171-169,171
目的 采用血清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去探讨其在诊断女童性早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80 例性早熟的女童(平均7.9±1.7 岁)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中枢性性早熟(CPP)50 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PT)30 例.按照性早熟的分类分为观察组(CPP)和对照组(IPT).主要对两组女童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以及LH/FSH 的比值进行检测、对照.性早熟诊断的金标准以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的结果作为准.结果观察组女童的LH 值、FSH 值以及LH/FSH的比值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 试验中,两组女童的LH 峰值呈正相关;血清LH 基础值是0.62 IU/L 时,诊断的敏感度为0.779,特异度为0.906,但血清LH 基础值是1.5 IU/L 时,敏感度降至0.312,特异度却为1.0.结论 血清LH 基础值在诊断CPP 方面存在较优的价值,可在儿童性早熟的初步诊断方面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对于特发性中枢性早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中枢性早熟女性患儿,给予每次80~100μg/kg的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每28d用1次,应用6~12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身高、第二性征、性激素的水平、骨龄变化并预测成年身高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儿于治疗后性激素LH、E2、FSH峰值下降,分别由之前的(22.0±8.4)IU/L(、15.9±7.6)IU/L和(31±12)pg/mL下,降为(2.8±1.7)IU/L(、1.7±1.5)IU/L和(11±8)pg/mL第,二性征减退;骨龄(BA)/实际年龄(CA)值由(1.33±0.19)下降为(1.18±0.13);成年后身高预测值由用药前的(156±5)cm升为治疗后的(16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早熟儿童,可明显抑制患者第二性征发育,降低性激素水平,延缓骨龄成熟,使得患者最终身高升高。  相似文献   

8.
对50例乳房发育患儿行LH、RH激发试验及骨龄、B超检查,部分行头颅CT检查,并据测得LH、FSH值大小分组观察乳房发育转归。结果,LHRH激发试验峰值LH/FSH>1,LH>12IU/L12例中,乳房发育消退7例,增大5例,该组乳房持续发育发生率明显高于LH/FSH>1,LH≤12IU/L组与LH/FSH<1组。认为LHRH激发试验有助于乳房发育转归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严红 《基层医学论坛》2024,(10):108-110
目的 探究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 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4例CPP女童作为CPP组,另选择同时期于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0例部分性性早熟(partial precocious puberty,PICPP)女童作为PICPP组。所有CPP患儿均根据自身情况接受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根据临床疗效标准评估预后情况。检测所有入组患儿血样中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LH水平差异、CPP组治疗前后LH水平变化、CPP组不同预后结局患儿LH水平差异,并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LH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常规检查结果显示,CPP组年龄、体质量指数与PICPP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骨龄、Tanner分期、性腺体积增大情况与PICP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PP组LH水平高于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中医药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制定小儿性早熟的中医诊疗规范奠定基础。 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及我科多年专科临床经验总结,本次研究拟定肝郁化火为主要证型,回顾性总结2010年至2012年经临床研究纳入的性早熟病例520例,分成3组,即中枢性性早熟组245例、外周性性早熟组154例、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组121例,各组按中医辨证分别为肝郁化火型,治疗上予我科自拟方早熟2号,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善情况,以及性激素(FSH、LH、E2)、子宫、卵巢容积和骨龄等的变化。 结果 本研究治疗组经中药治疗后FSH、LH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2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外周性和中枢性性早熟组总体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外周性性早熟组总体疗效优于中枢性性早熟组,说明中药能抑制外周雌激素的分泌,从而延缓患儿的第二性征发育及骨骺的融合,但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抑制功能较弱。  相似文献   

11.
<正>性早熟是指男童9岁前、女童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 berty,CPP)、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及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1]。其中中枢性性早熟又可分为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器质性  相似文献   

12.
性早熟女孩血清E2,FSH,LH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红  卫巧贤 《广东医学》2001,22(4):308-309
目的 测定性早熟女孩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了解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磁性微粒分离的免疫酶联测定法(IEMA),测定62例性早熟女 孩基础血清E2,FSH,LH水平及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刺激试验后血清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真性性早熟患儿的LH,FSH值明显升高,LH峰值均>12IU/L,LH与FSH的比值>1;假性性早熟患儿LH,FSH值略升高,LH峰值均<12IU/L,LH与FSH的比值<1。结论 血清E2,FSH,LH水平的测定,能够直接观察下丘腔-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对鉴别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晨尿联合盆腔超声及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水平检测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初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83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骨龄、盆腔超声、血清基础Gn等资料,对可疑CPP女童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发试验,根据结果分为CPP组和非CPP组。同期留取所有病例晨尿3 mL,测定Gn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CPP组晨尿黄体生成素(lutein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显著高于非C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晨尿LH与血清LH峰值、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呈正相关(P均<0.001);晨尿LH/FSH比值与血清LH/FSH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性早熟女童骨龄指数(BAI)与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LH峰值/基础值有无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性早熟女童54例均作LHRH激发试验,摄左手腕正位片并用TW2计分法软件测定骨龄,得骨龄指数,分别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及非中枢性性早熟组作BAI与LH峰值/基础值的相关性检验.结果: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龄指数与LH峰值/基础值存在直线正相关,非中枢性性早熟组女童BAI与LH峰值/基础值无相关性.结论:BAI对于筛选LHRH激发试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报道以右上肢骨龄测定法诊断内分泌疾病.304例中,其性性早熟70%骨龄提前;假性及不完全性性早熟仅少数骨龄提前或延后;肥胖症骨龄基本正常;侏儒症、克汀病骨龄明显延后;肢端肥大症骨龄提前.骨龄与促性腺激素及发育成熟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9例因乳腺发育就诊的女童,年龄2.6~10.0岁,平均(7.5±1.5)岁。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分为CPP组和乳房早发育(PT)组,作ROC曲线来评估血清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基础LH/FSH比、雌二醇(E2)水平和盆腔超声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测量曲线下面积。结果:基础LH临界值为0.19 IU / L,基础LH / FSH比为0.07,子宫长径2.27 cm,卵巢容积1.15 mL,诊断CPP的敏感度分别为80%、85%、87.5%、92.5%,特异度分别为84.6%、76.9%、48.7%、30.8%。结论:血清基础LH,基础LH/FSH比,子宫长径和卵巢容积可能是CPP可靠的预测因子。基础LH和基础LH/FSH比的临界值有较高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简易戈那瑞林激发试验在真性性早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简易戈那瑞林激发试验在真性性早熟(CP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乳房提前发育的292例女孩行戈那瑞林激发试验,根据激发试验结果分为CPP组(151例)、单纯乳房早发育(PT,119例)组和周围性性早熟(PPP,22例)组,并对各组激发试验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3个时相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浓度,PPP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LH以30 min最高,FSH以60 min最高;CPP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LH、FSH均以30 min最高.以基础LH/FSH>0.2作为诊断CPP标准,其敏感性为48.3%,特异性为69.7%;以15 min、30 min、60 min LH/FSH>0.9作为CPP诊断标准,其敏感性分别为80.1%、68.9%、38.4%,特异性分别为90.8%、96.6%、69.7%.结论:戈那瑞林激发试验后15 min LH/FSH>0.9可以作为鉴别CPP与PT的截定值,可以省略注射后60 min测血清LH和FS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联合维生素D对中枢性性早熟(CPP)患儿骨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CPP患儿中满足条件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GnRHa组、GnRHa联合维生素D组各37例。单一GnRHa组仅给予Gn RHa治疗,Gn RHa联合维生素D组行GnRHa联合维生素D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等生长发育指标及性激素水平与维生素D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生长速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两组HtSDS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组间比较,GnRHa联合维生素D组骨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单一GnRHa组,HtSDSBA明显高于单一GnRH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与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GnRHa联合维生素D组FSH、LH、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和快速进展型早发育(EFP)女童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22年7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收治的50例CPP(CPP组)和EFP(EFP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PP组23例,EFP组27例。两组均给予GnRHa治疗,收集治疗前后BMI,分析GnRHa治疗对BMI的影响。结果:CPP组骨龄与年龄差值高于E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BMI、年龄体重指数标准差评分(BMI-SDS年龄)、骨龄体重指数标准差评分(BMI-SDS骨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GnRHa治疗前后BMI-SDS年龄、BMI-SDS骨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P组GnRHa治疗前后BMI-SDS年龄、BMI-SDS骨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治疗不会显著增加CPP与EFP患者的BMI。  相似文献   

20.
梁珍花  戴艺  黄小芳 《广西医学》2007,29(12):1864-1866
目的 探讨女孩乳房早发育血清垂体激素、雌激素变化与骨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因乳房早发育而就诊的女孩进行LHRH激发试验,采用叶氏TW2骨龄评定,并与正常同性别同年龄对照.结果 10例确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40例诊断单纯乳房发育(PT组).骨龄/生活年龄、黄体生成素(LH)峰值、雌二醇(E2)水平ICPP组高于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及PT组骨龄/生活年龄与LH、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FSH峰值无显著相关性,而与LH峰值、雌二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骨龄/生活年龄、LH峰值是鉴别女孩乳房早发育是否进展为性早熟的重要指标,骨龄/生活年龄可作为女孩乳房早发育随访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