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11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发现CD4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CD40和CD40mRNA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01-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无关(P>0.05)。结果表明:CD40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RP78及GRP94蛋白和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83例,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取30例胃癌新鲜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RP78、GRP94 mRNA相对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GRP78、GRP9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和73.8%,与癌旁正常胃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大小、浸润、转移、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分化无关。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GRP78、GRP94mRNA均有表达,胃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GRP78、GRP94蛋白在人胃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胃癌的转移和侵袭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GRP78、GRP94 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组织中的转录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20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LOH)进行分析,原位杂交检测27例胃癌、10例癌旁组织和19例正常胃黏膜中hMSH2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LOH发生率(13/20)较其癌旁组织(6/20)明显增高(P<0.05);两位点与LOH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hMSH2mRNA阳性表达细胞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为(42.1±25.9)和(99.7±16.8),较正常标本的(175.8±26.4)明显减少;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间hMSH2mRNA表达阳性率不同,胃癌组织LOH(+)标本hMSH2mRNA阳性表达(25.5±10.7)较LOH(-)者(61.2±25.9)显著降低(P<0.05)。结论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的LOH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胃癌中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产生可能是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mRNA低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的关系。观察以pCI-neo为载体的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Anti-VEGF-C)转染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C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取72例胃癌标本的癌旁组织,通过RT-PCR检测VEGF-C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VEGFR-3,计算出微淋巴管的密度并行相关统计分析。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既往试验合成的重组质粒pCI-neo-anti VEGF-C到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以未转染组为对照,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VEGF-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最后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C mRNA阳性表达85.7%,高于阴性组的20.0%(P<0.05);VEGF-C mRNA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6.36±1.66,阴性组3.95±1.52(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密度6.65±1.57,阴性组3.75±1.47(P<0.05)。重组质粒pCI-neo-anti VEGF-C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均显示pCI-neo-anti VEGF-C转染组无VEGF-C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检测表明pCI-neo-anti VEGF-C转染组活细胞数较其它各组均低(P<0.05)。结论:VEGF-C能促进癌旁微淋巴管增生、提高胃癌侵袭力;反义VEGF-C转染可封闭人胃癌细胞SGC-7901VEGF-C mRNA,减少其VEGF-C蛋白的表达,抑制其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XAB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34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XAB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胃炎组织XAB2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胃癌组织XAB2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组织XAB2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且在胃癌进展早期(Ⅰ+Ⅱ期)即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XA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0.0%(17/34),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82.4%(28/34)和胃炎组织91.1%(3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XAB2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正相关(P=0.041),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负相关(P=0.019、0.027);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XAB2低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值得深入研究以利于临床胃癌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lk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Pl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取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各7例做对照。结果:肝癌组织中Plk1mRNA表达比值(Plk1/β-actin)为0.572±0.144,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中的0.250±0.057和正常肝组织的0.218±0.073(P<0.01)。Plk1 mRNA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大于5 cm组中为0.641±0.110,而在肿瘤直径小于5 cm组中为0.458±0.120,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在有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表达为0.652±0.107,明显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者中的表达0.522±0.144(P<0.05)。而与有无包膜,肿瘤病理分级和AFP阳性与否无明显相关。肝癌组织Plk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Plk1蛋白表达量。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lk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lk1的表达高低与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直径大小及脉管侵犯有明显相关,提示其在肝癌生长及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生长侵袭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okemon基因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新鲜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59/75)和34.3%(1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30例新鲜胃癌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okemo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okemo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Stathm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联合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检测3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对Stathmin的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胃癌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Stathmin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Stathmin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检测在胃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9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非瘤胃组织标本,分别采用RT-PCR和IHC两种方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65.3%(32例)的胃癌组织survivin mRNA和63.3%(31例)的胃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而癌旁非瘤胃组织内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均无阳性表达;运用RT-PCR法较IHC法检测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略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胃癌组织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胃癌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mRNA在胃癌、癌旁组织、慢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诊断明确的60例胃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距胃癌组织边缘1.5cm处的癌旁组织、距胃癌组织边缘5cm以上的正常组织以及胃炎组织中HSP70的表达差异,RT-PCR法对10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慢性胃炎组织和正常组织的HSP70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SP70的表达:在60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炎组织(P<0.01)和正常组织(P<0.01);在mRNA水平,胃癌组织的HSP70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01)。HSP70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和浸润胃壁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中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胃炎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和浸润胃壁深度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中的反义缺氧诱导因子(antisense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aHIF)和位于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ANRIL)在胃癌组织与血浆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33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者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胃癌组织和血浆中lncRNA aHIF和ANRIL的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aHIF、ANRIL在血浆中的表达与胃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lncRNA aHIF和ANRI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分别为-4.463,-4.886,P均<0.01);胃癌患者血浆中lncRNA aHIF和ANRI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t分别为-4.232,-4.450,P<0.01),且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6,0.524,P<0.05)。结论: lncRNA aHIF和ANRIL在胃癌组织和患者血浆中均高表达,且血浆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related gene;Beclin1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tissues.Methods:Protein expression of Beclin1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mRNA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RT-PCR.Results: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vealed that the level of Beclin1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djacent noncancerous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expression rate 8.3%,P=0.000).The Beclin1 mRNA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adjacent noncancerous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 was 1.372(±0.475)1.721(±0.521)and 1.553(±0.554)when F = 15.0,P < 0.01.Beclin1 protein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adjacent noncancerous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 was 3.453(±0.852)5.423(±1.351)and 6.878(±0.997)F = 11.2,P < 0.01.Conclusion: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Beclin1 in lung cancer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and around cancer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those differences hav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However in adjacent noncancerous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the expression showed no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3.
An J  Guo RF  Zhang L  Geng PL  Lü Y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1384-1389
目的 明确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l)在胃癌、肝癌、大肠癌和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在获得胃癌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胃癌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及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验证EGR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EGR1在20株肿瘤细胞系(胃癌7株、肝癌5株、大肠癌5株及食管癌3株)中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EGR1在179例癌组织及159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学意义.结果 在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GR1基因呈低水平或阴性表达,而在癌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胃癌基因表达谱信息一致.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癌组织中及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均存在EGR1的高表达.在检测的4种人肿瘤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EGR1均主要表达于胞质,其中胃癌及癌旁分别为87%(49/56)和79%(43/54);肝癌及癌旁分别为83%(43/52)和79%(32/42);大肠癌和癌旁分别为78%(41/52)和63%(22/35);食管癌和癌旁分别为79%(15/19)和78%(14/18).EGR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均呈现高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在癌和癌旁配对正常组织中以胞质为主高表达而在非癌患者正常组织以胞核为主低表达,EGR1可能与癌变早期的细胞异常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17(zinc finger protein 217,ZNF2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7月间于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8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同期收集临床疑似诊断为胃癌但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良性疾病的胃黏膜组织30例。采用qRT-PCR检测ZNF217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ZNF217蛋白表达。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ZNF21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结果 ZNF217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6.911±0.139)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1.372±0.205),P<0.001;ZNF21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也呈现异常高表达状态(χ2=39.910,P<0.001),并且胃癌组织中ZNF217蛋白高表达与肿瘤体积增大(χ2=5.810,P=0.016)、淋巴结转移(χ2=5.778,P=0.016)及高TNM分期(χ2=4.806,P=0.028)呈显著正相关。ROC分析提示:ZNF217的表达作为诊断胃癌的价值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0.8附近。 结论 ZNF217 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高水平ZNF21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恶性临床及病理特征有关。ZNF217在胃癌早期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及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酪氨酸蛋白激酶下游分子2(DOK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并就DOK2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为实验组,采集其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同时采集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样本中DOK2mRNA表达情况,分析样本中DOK2蛋白表达情况,并对DOK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DOK2mRNA表达与DOK2蛋白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②DOK2蛋白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均存在密切联系(P<0.05),并与患者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DOK2与早期胃癌浸润状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早期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立旦  黄河  孙洁  张则伟 《浙江医学》2005,27(4):243-245
目的研究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hTER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但不同胃癌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hTERT mRNA表达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hT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可作为胃癌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XIA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XIAP、Caspase-3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P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XIAP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XIAP的表达增高,而Caspase-3的表达降低;XIAP和Caspase-3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是评估胃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原发灶、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的癌、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各临床参数包括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否等对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2.82士1.66 vs 2.13±1.75,4.81±2.30 vs 3.78±1.94,n=60,P均<0.05).VEGFR-3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的蛋白表达水平(3.77±2.43、2.86士1.95、2.55±2.11,n=44)均高于未转移淋巴结组织(2.25士2.01、1.98士1.73、0.76±1.13,n=59,P均<0.05).关于各临床参数的分析结果显示VEGF-C、VEGF-D的蛋白表达水平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H.pylori感染阳性的胃癌组织中VEGFR-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pylori阴性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 VEGF-C、VEGF-D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上调,且与胃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8例胃癌组织、33例癌旁组织和35例正常胃组织中hMLH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hMLH1 mRNA表达率分别为63.3%(43/68)、100%(33/33)和100%(35/35),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1.8%(42/68)、93.9%(31/33)和100%(35/35),hMLH1表达与胃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13, P<0.05)。 hMLH1表达阳性胃癌组织AI为(3.652±0.241)%,与hMLH1表达阴性胃癌组织AI[(1.887±0.21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MLH1在胃癌组织 中低表达,提示错配修复基因hMLH1功能缺陷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