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改善内皮功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首先观察罗格列酮对内皮细胞NO影响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然后加用eNOS和PKB信号阻断剂进行干预.用Griess重氮化反应法检测NO浓度,RT-PCR方法检测PI3K,PKB及eNOSmRNA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KB,eNOS总蛋白和PKB丝氨酸473(PKB-Ser473),eNOS丝氨酸1177(eNOS-Ser1177)的磷酸化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升高内皮细胞NO浓度,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培养内皮细胞均能升高PI3K mRNA表达和PKB-Ser473,eNOS-Ser1177磷酸化,但对PKB和eNOS表达均无影响;eNOS阻断剂L-NAME能完全阻断罗格列酮培养的内皮细胞NO浓度的升高,PI3K阻断剂LY294002能阻断罗格列酮诱导的NO产生和PKB,eNOS的磷酸化.结论:罗格列酮能通过激活PI3K/PKB/eNOS信号通路而增强内皮细胞NO的浓度,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血管新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L-NAME(NOS抑制剂)组、L-NAME组,每组12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灌胃给予罗格列酮(3 mg·kg~(-1)·d~(-1))2周,同时腹腔内注射给予L-NAME(40 mg·kg~(-1)·d~(-1))2周.检测梗死周围缺血区CD31阳性染色血管数;以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缺血区丝氨酸1177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orylize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t Ser1177,p-eNOS Ser~(1177))蛋白及eNOS mRNA的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心肌梗死后CD31阳性染色血管数显著增加(P<0.05),而NOS抑制剂L-NAME则抑制了罗格列酮的这一作用.②罗格列酮组eNOS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eNOS Ser~(117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eNOS的磷酸化,从而介导内皮源性一氧化氮(endothelium-derived nitric oxide,EDNO)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异丙酚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Histopaque-1077溶液提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NO生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总蛋白,单体及双体)、eNOS磷酸化水平及caveolin-1表达。结果  高糖上调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内皮黏附,并减少NO生成。异丙酚改善高糖环境下NO生成,并抑制VCAM-1表达及单核细胞-内皮黏附。异丙酚的作用可被eNOS抑制剂L-NAME所拮抗。异丙酚能上调高糖环境下eNOS-Ser1177磷酸化水平及双体/单体比值,下调高糖环境下eNOS-Thr495磷酸化水平及caveolin-1表达。结论  异丙酚通过调节高糖环境下eNOS的磷酸化水平、单体/双体比值及caveolin-1表达,改善内皮细胞NO生成,进而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在促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标本VEGFi、NOS和eNOS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3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中,表达iNOS的为70%,表达eNOS的为80%,表达VEGF的占66.67%;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VEGF与eNO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GF与iNOS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i,NOS在VEGF促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波动性与持续性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5 或20 mmol/L) 与持续性高浓度葡萄糖(20 mmol/L)环境下NO浓度,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波动性高糖组NO均明显低于持续高糖组和正常组(P<0.05);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的PI3K,PKB,e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下调(P<0.01),而波动组又低于持续组(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较持续性高血糖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损伤效应,并可能通过影响信号通路PI3K/PKB/eNOS导致NO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6.
徐洪涛  李华强 《重庆医学》2004,33(4):505-507
目的研究新生鼠暴露于不同浓度氧不同时间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四组新生鼠分别暴露于>95%O2、60%O2、40%O2和正常空气(21%O2)中,取暴露12、24、48和72h的肺组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NO含量,免疫组化研究eNOS和iNOS的表达,并采用MIG2000图像分析测量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各时相点新生鼠肺组织NO含量、eNOS和iNOS表达与吸氧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3个高氧组和正常空气对照组NO含量、eNOS和iNOS的表达在部分或全部时相点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新生鼠暴露于不同浓度氧不同时间对肺组织NO含量、eNOS和iNOS表达均有影响,过量的内源性NO可能与高氧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 ,cNOS)活性的变化及cNOS活性与P38激活的关系,来揭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NOS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给溶剂组和缺血给药组。采用NOS试剂盒检测cNOS活性,生物素转化法检测P38巯基亚硝基化,免疫印迹检测P38磷酸化水平。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NOS活性显著增加,同时P38巯基亚硝基化和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抑制剂则阻止缺血/再灌注引起的P38巯基亚硝基化和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中cNOS活性增强,大量产生的NO使P38巯基亚硝基化并活化,从而介导心肌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al-ivary adenoid eystic carcinoma,SACC)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在促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标本VEGF、iNOS和eNOS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3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表达iNOS的为68.75%,表达eNOS的为78.13%,表达VEGF的占62.5%;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VEGF与eNO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iNOS在VEGF的生成和发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体系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 方法:Yorkshire猪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min后,松解2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测定造模前后和再灌注后血清ET-1和NO的含量;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血流恢复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ET—1蛋白表达;病理学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血府逐瘀胶囊组造模后和再灌注后血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而N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治疗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253)。Western blot显示血府逐瘀胶囊组eNOS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所提高。ET-1蛋白表达则有所下降(P〈0.01)。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分析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府逐瘀胶囊组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内皮细胞受损可能是无再流现象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血府逐瘀胶囊可能通过调控NO和ET-1基因表达来达到对AM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 ( NOS)与一氧化氮 ( NO)含量的测定 ,分析一氧化氮在甲亢时的生成情况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甲亢患者、甲亢治愈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NOS、NO的含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甲亢组 NOS的表达及 NO的生成显著高于甲亢治愈组和正常对照组 ;甲亢治愈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甲亢患者 NOS表达增加、NO生成增高 ,可能与甲亢患者多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首乌丹参滴丸(SWDS)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内皮素(ET)、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继续喂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首乌丹参滴丸生药,每只1.25g(/kg·d),大剂量治疗组每只5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每只2.35mg(/kg·d)。4周后,测定血脂、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及血管壁组织NOS的含量。[结果]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较模型组低(P<0.05),血清NO水平及血管壁NOS的表达呈相反变化(P<0.05)。[结论]首乌丹参滴丸可降低血脂和血浆ET-1水平,提高血清NO及动脉壁组织NOS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种一氧化氮合酶( NOS)亚型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组化等技术,对6株结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LOVO,HT29,M5)和10例组织样本中NOS的表达进行分析。而后分别以NOS抑制剂干预NOS的功能活性,分析NOS对结肠癌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3种NOS在结肠癌细胞和结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部分核表达。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 定量显示nNOS在所有样本中表达最强(分别为239±4.7~693.3±38.0和0.263±0.05~0.696±0.09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居中(分别为42.7±13.6~236±34.0和0.079±0.04~0.291±0.006),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微弱或不表达(分别为13±7.4~68±13.6和0.019±0.004~0.123±0.004)。增殖和迁移功能实验显示,同时抑制3种NOS亚型或选择性抑制nNOS,可显著下调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和迁移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抑制增殖迁移能力中位百分数为42.5%,P<0.05),而选择性抑制iNOS效果微弱(仅抑制9.7%中位百分数的增殖迁移能力,P>0.05)。结论nNOS对结肠癌增殖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针对nNOS表达干预治疗可能成为将来结肠癌临床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诊断级超声对人早孕绒毛组织中NO及NOS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孕早期诊断级超声辐照后人绒毛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的变化来评价孕期超声诊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生化测定技术检测绒毛细胞培液中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①NOS活性测定,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0min组值更低;②NO含量测定同样是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0min组与对照相比差异更显著.结论孕早期接受一定剂量的超声辐射可使胎盘组织细胞中的NO含量下降,NOS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15.
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孕早期超声辐照后其胎盘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ic oxide,NO)含量的阶段变化,旨在为临床孕早期超声诊断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孕鼠分期采用生化技术检测其胎盘组织中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NOS活性与NO含量测定,孕早期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晚期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早期接受一定剂量的超声辐射可使NO含量和NOS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子宫内膜功能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及早孕期蜕膜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①增生期仅内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NOS,iNOS不表达于内膜的任何组份;②分泌期两种NOS都表达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和腔上皮.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未检测到NOS.③蜕膜组织蜕膜组织腺上皮和腔上皮eNOS和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且蜕膜间质细胞表达iNOS.分泌期子宫内膜和蜕膜组织表达eNOS和iNOS增加,表明此时NO的产量增多,而NO又可能通过其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和促凋亡的作用参与胚胎着床的发生和月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mitochondr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mtNOS),它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面结合,通过钙敏感性途径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理状态下,mtNOS催化产生的NO通过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可逆性竞争来调节线粒体的氧耗和跨膜电位.NO与线粒体呼吸链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过氧亚硝酸,后者不可逆性调节线粒体内的敏感靶点,诱导氧化和(或)硝化应激.此外,也发现NO参与了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关于mtNOS在线粒体功能调节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熊抗辉  王百忍 《医学争鸣》1996,17(2):108-111
观察大鼠睫状、下颌下、蝶腭和耳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NADPH-d组化反应法。颅部各副交感神经节内都含有丰富的NOS阳性神经元,均匀地分布于节内各处。但阳性神经元所占比例在各神经节不同。比例最高的是蝶腭神经节,其内90%-95%的神经元都含NOS,细胞排列密集,在30μm厚的切片,4mm^2的面积内多达46个。  相似文献   

19.
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NO及NOS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给予大鼠皮下注射CCl_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NOS活性,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动态观察肝纤维化过程中NO及NOS水平的变化。结果 注射CCl_4后5、10d,肝组织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坏死、气球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NO及NOS水平明显升高(模型组NO、NOS水平比对照组NO、NOS水平分别为8.95±0.34μmol/Lvs3.33±0.46μmol/L及1.75±0.51nmol·min~(-1)·g~(-1)vs0.26±0.12nmol·min~(-1)·g~(-1),P均<0.01);20、30、45d,肝组织除上述病理改变外,汇管区逐渐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向小叶内延伸,N0及NOS水平维持在高于对照组水平(模型组N0、NOS水平比对照组NO、NOS水平分别为8.60±0.89μmol/Lvs2.45±0.51μmol/L及/1.88±0.10nmol·min~(-1)·g~(-1)vs0.39±0.20nmol·min~(-1)·g~(-1),P均<0.01)。结论 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时NO及NOS水平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肾病NO、NOS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政  彭惠民  张素华  郭风劲 《重庆医学》2003,32(8):1045-1046
目的 通过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配套测定,深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设糖尿病不伴蛋白尿组(SDM)、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组(IDN)、糖尿病伴大量蛋白尿组(ODN)和对照组(CON)四组,配套测定血清NO及NOS,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NOS采用分光光度法,尿白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IDN组NOS显著高于CON及SDM组,ODN组NOS显著高于其它3组。NO在IDN组较其它组高,而在ODN组较其它组低。SDM组及IDN组NO与NOS呈直线正相关;ODN组NO与NOS无直线相关关系;NO与病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呈直线负相关。结论 (1)2型糖尿病DN早期NO和NOS增加,参与DN的发生发展;(2)DN晚期NO减少,与NOS的变化无关;(3)NO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是一个随病程和病情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