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焱  陈立泉 《疾病监测》1994,9(9):244-247
北京市东城区高血压高危对象调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100021)杨焱,严迪英,金燕乔,任学锋北京市东城区卫生防疫站陈立泉,马立宪,崔玲玲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经验表明,高血压防治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有效地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及其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辖区内112例血压在正常高值及血压分级Ⅰ、Ⅱ级患者,干预前后使用区疾病控制中心统一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所暴露的主要卫生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干预管理,随访1.5年,比较干预前、后人群5项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1.5年的社区干预管理,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均P<0.01).接受健康教育率、定期监测血压率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1),定期监测体质量率、咸食摄入率干预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改善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健康观念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法天锷 《天津护理》2012,20(1):12-13
总结5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治疗的护理,PCI前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严格筛选出高危患者:如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肾功能低下等。做好高危患者术前水化治疗的护理,加强术后病情观察,特别注意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及控制血糖。术后适量饮水并注意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4.
蒲莉 《现代护理》2008,14(3):299-300
目的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预防干预,探索社区脑卒中综合防治的途径。方法在我院所辖社区居民中,选取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条件的674例社区居民,经由培训的护士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医学体验,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预防脑卒中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高危人群的体质指数、血压、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结论在社区建立实施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社区预防,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27.2%,估计全国有近1.3亿人患高血压病^[1,2],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约占50%^[3],这对社会、家庭及个人均是极大的负担。故须以社区为基础,开展高血压控制的综合干预。但就目前农村社区的现状而言,社区卫生服务还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农村医疗条件差,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少,形成控制高血压的最大障碍。我们从2001年开始对我院附近的北关村高血压高危人群及确诊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预防干预,探索社区脑卒中综合防治的途径。方法在我院所辖社区居民中,选取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条件的674例社区居民,经由培训的护士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医学体验,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预防脑卒中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高危人群的体质指数、血压、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结论在社区建立实施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社区预防,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护理对压疮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73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6例实施压疮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6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压疮依从性、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85.6%,对照组为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71,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6.97,P<0.01);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0.8%,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护理对提高压疮高危人群的预防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观察具有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脑血管结果分析,评价经颅多普勒对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检测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与100例健康人的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改变及频谱的形态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结果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中脑血管痉挛管及弹性减退(脑动脉硬化)均为98例,均为占总病例数的52.78%;70例脑供血不足,占总例数中的37.6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可用于家族性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诊断和对脑血管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趋势.方法 将240名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根据MP监测仪检测结果分为2组:阳性为高危组63人和阴性为正常组177人.2组孕妇左侧卧位45°,将MP监测仪传感器置于手腕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当屏幕出现脉搏波并且波型稳定时,方描记存档、登记.通过MP监测仪分析、计算心脏指数(CL)、波型系数(K)、外周阻力(TPR)、血流平均滞留时间(TM)、血液黏度(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从孕18周至分娩共行血流动力学检测3次.CL<2.5 L·mm-2·min-1,K>0.4,TPR>1.2 pru即阳性,反之为阴性.结果 CL在正常组和高危组均呈上升趋势,K、TPR、TM、V在正常组和高危组均呈下降趋势;高危组第1、2、3次检测的CL、K、TPR、V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第1、2、3次检测的TM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呈动态变化,尤以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更明显.应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710例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运用群体教育、小组教育等多种形式实施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社区高危人群掌握预防脑卒中相关知识及行为危险因素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前后社区高危人群掌握预防脑卒中相关知识及行为危险因素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促进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消除不良生活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毒(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HCMV在成年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60%~100%.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近年来,HCMV感染作为器官移植和艾滋病等免疫抑制病的病因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HCMV也是引起人类畸形和婴幼儿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从优生角度也要求尽快获得有效的防治措施。HCMV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传播途径为输血。1960年,一位外科病人在大量输血后出现发热、非典型淋巴  相似文献   

14.
癌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不容乐观,防控形势十分严峻[2].研究[3-4]显示,预防是控制癌症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而癌症风险感知与激发癌症预防意识、制定预防决策、采取预防行为密切相关,正确的癌症风险感知对促进一级、二级和三级癌症预防非常重要.癌症高危人群是指在生活方式、遗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社区大肠癌筛查时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不良反应,探讨护理心得。方法 通过社区大肠癌高危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286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肠道清洁有效率91.68%。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露醇用于社区高危人群肠道准备操作简单、安全,肠道清洁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7.
暴露前预防指当面临HIV感染高风险时,通过服用药物以降低被感染概率的生物学预防方法。服药依从性是决定暴露前预防效果的关键因素。该文对国内外开发的暴露前预防服药依从性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包括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以期为准确评估艾滋病高危人群服药依从性和制订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敖秀 《疾病监测》2009,24(11):861-863
目的了解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 方法通过匿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5名在押高危人群主要为男性,已婚,文化程度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3.35%。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给感染艾滋病的人关心帮助,但近一半人不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生活。只有20.76%的人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32.48%的人存在多性伴行为。结论应该针对在押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才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流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脑卒中检查的1000例高危人群,均行B超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岁人群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症状、斑块形成及内膜增厚发生率均高于41~50岁及51~60岁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越多,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症状、斑块形成及内膜增厚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开展积极有效的筛查和干预,有助于脑卒中临床发病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李艳红 《临床医学》2013,33(5):124-125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影响。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条件的576例体检人员,由专职的护士对其进行连续性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后高危人群的血糖、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水平较教育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体检中心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连续行健康教育,控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减缓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