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我国4个地区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流行特征,为临床儿科其致病菌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05-2006年4个地区5家儿童专科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5127株,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初筛及确证产ESBL,琼脂稀释法测定349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9种儿科常用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判断标准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2005年版执行.结果 5127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率为46.7%.349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彬克拉维酸耐药率为23.1%,中介率为38.5%;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67.2%、24.5%和48.4%,中介率分别为26.4%、5.7%和19.1%;阿米卡星耐药率为5.4%,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株.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耐药性存在地区差异.结论 ESBL在中国儿科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广泛流行,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外,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现象严重,部分药物耐药性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4年间我院儿科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我院4年间儿科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了解其耐药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指导儿科临床合理选用抗大肠埃希菌药物。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从儿科临床标本分离的84株大肠埃希菌按照分离时间分为2001-2002年组(2001年1月-2002年12月)48株和2003-2004年组(2003年1月-2004年12月)36株,分别比较两组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和对2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ESBLs检测结果:2001-2002年组产ESBLs株检测率为37.5%(15/40),2003-2004年组产酶株捡出率为46.9%(15/32),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003-2004年组比2001-2002年组耐药率明显升高,22种抗生素中除外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菌外,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增幅为(16.7%-88.9%),经x^2检验,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耐药率上升最快的5种抗生索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嚷肟、头孢拉定、头孢呋辛。耐药率上升较慢的5种抗生素分别为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和四环素。结论:儿科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发展迅速,以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上升最为显著,且呈多重耐药趋势。治疗上不宜选用头孢类抗生索和复方磺胺甲嗯唑,应选用头孢西丁、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以及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对其多重耐药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临床分离的3 435株产ESBL和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从2004年的32.41%和17.61%上升至2008年的45.71%和39.17%;与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相比较,产ESBL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5年间两种细菌的ESBL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表达对包括非β-内酰胺类在内的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4.
王玉萍 《中原医刊》2007,34(8):79-80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2005年我院从临床和门诊病人共分离出300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株的检出率分别是51.9%和37.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18.8%,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结论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耐药性测定,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对21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ESBL检测采用双纸片扩散法。结果:211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者25株,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较有效抗菌药物。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几乎全部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也较高,而呋喃妥因耐药率相对较低,亚胺培南则全部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者检出率较高(11.8%),产ESBL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不同来源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差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WHONET5.0分析我院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201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65.6%,68.7%,56.2%,76.6%,76.6%和78.2%;氨苄西林、氨苄西St/舒巴坦、哌拉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5.8%,81.2%,76.5%和68.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四种抗生素未发生耐药。痰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52.4%,显著高于其他各类标本中分离者。检出产ESBLs细菌93株,检出率46.3%,产ESBLs菌的平均耐药率为64.9%。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未发生耐药;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其他种类抗生素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宜选用;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差异,痰标本中细菌耐药率为52.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  相似文献   

7.
3 063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我院3年间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从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患者血液、尿液和痰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监测抗生素耐药性。结果 3年间从主要标本中共分离306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27.0%,革兰阴性杆菌56.7%,真菌4.8%;病原菌列前8位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 epidermidis,MRSE)分离率分别为58.3%、62.9%.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他啶.耐药率依次为3.9%、23.4%、26.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2.1%,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的依次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15.0%、21.9%、26.8%,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分离率为26.0%.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株明显增多,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持续增高.已达29.9%。结论 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年3月-1999年10月上海地区4家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共930株,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检测细菌药敏情况;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在11种抗生素中总耐药率最低的前三位是亚胺培南(0.11%)、头孢美唑(6.31%)和头孢他啶(22.26%),耐率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49.57%)和头孢呋新(42.47%),其中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高达68.88%;除头孢他啶外,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总产酶率为84.9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85.98%,大肠埃希菌为83.08%。结论:亚胺培南、头孢美唑和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酶率高,该地区极可能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连续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趋势。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临床分离所得的518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严重耐药,对青霉素类严重耐药,一代、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50%左右,三代头孢菌素中除头孢他啶外耐药率均在35%左右。头孢噻肟,克拉维酸高度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不高,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呈逐年下降,由53.3%下降至36.6%(P〈0.05)。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对大肠埃希菌敏感度最高,其次为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其中头孢他啶敏感性从91.8%下降至79.6%(P〈0.05)。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逐年升高(P〈0.05),2003年31.9%、2004年37.1%、2005年43.8%。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高,产ESBLs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其耐药性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分不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药敏分析系统对2004—2006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14株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来自尿液(33.64%)和痰液(26.64%)样本,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为100%,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替考西林等抗生素总体耐药率在40%以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总体呈升高趋势。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抗生素的应用规范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内肠杆菌科细菌常见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NCCLS推荐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结果:5年间,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耐药分析显示,亚胺培南一直对所有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20%.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除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它肠杆菌细菌抗菌活性好.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比例逐年增高,分别从1999年的9.7%、18.4%上升到2003年的26.3%和33.9%(均P<0.05).产ESBLs菌株对头孢噻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结论:院内细菌耐药性监测不仅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blaCTX-M基因分型及相应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双纸片法检测ESBLs, PCR检测blaCTX-M及blaCTX-M-1、-2、-8、-9、25组基因,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MIC值。结果 83株大肠埃希菌中,45株ESBLs表型确证实验阳性,PCR扩增结果显示44株blaCTX-M扩增阳性,其中12株单独检测出blaCTX-M-1组,29株单独检测出blaCTX-M-9组,3株同时具有blaCTX-M-1组和blaCTX-M-9组,未检测出blaCTX-M-2、-8、-25组。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皆敏感,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皆耐药。CTX-M-1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皆为91.6%(11/12),氨曲南耐药率为100%,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和83.3%(10/12)。CTX-M-9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44.8%(13/29)、41.4%(12/29),氨曲南耐药率为55.2%(16/29),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9.7%(26/29)、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8.6%(17/29)。CTX-M-1、-9两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以blaCTX-M为主, blaCTX-M-9组在blaCTX-M基因中占优势。CTX-M-9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敏感性高于CTX-M-1组。  相似文献   

13.
多中心评估头孢吡肟等六种广谱β-内酰胺的体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头孢吡肟和其他5种β-内酰胺抗微生物药对1997~1998年中国不同地区的10家教学医院分离937株菌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MIC法(EtestAB Biodisk Co.)测定了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对937株分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研究全过程都有质控菌株同步监测,96.5%(829/859次)的MIC值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Yang QW  Xu YC  Chen MJ  Hu YJ  Ni YX  Sun JY  Yu YS  Kong HS  He L  Wu WY  Ye HF  Yang YM  Zhu LN  Guo SH  Ji P  Zhu ZH  Ren JK  Zhang LX  Sun ZY  Zhu XH  Tong MQ  Zhao WS  Mei YN  Liu Y  Zhang ZJ  Duan Q  Li D  Liu PP  Wang J  Han LX  Wang H  Xie X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9):2753-2758
目的监测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15家教学医院分离的医院获得革兰阴性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非重复的1927株院内获得革兰阴性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6类18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被测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性均较高,而对于产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大于80%的药物只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很低(34.8%-36.1%),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则更低(13.4%~17.1%)。对于易产头孢菌素酶(AmpC)的菌株(包括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敏感率均大于80%的抗生素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另外,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包括头孢吡肟(67.3%-100%)、阿米卡星(67.3%~95.2%)、头孢他啶(52.9%-100%)和头孢哌酮-舒巴坦(51.9%~100%),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为52.5%~86.2%。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最高(95.6%),敏感率在70%~80%之间的药物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达98.3%,继之为亚胺培南(80.8%)、美罗培南(76.2%)和米诺环素(67.4%),其他药物的敏感率低于60%。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米诺环素(85.0%)、左氧氟沙星(82.5%)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曙唑(77.5%)。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有米诺环素(77.2%)和美罗培南(61.4%)。结论碳青酶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对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较以往监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1994~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变迁   总被引:271,自引:0,他引:271  
目的 了解我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菌的耐药变迁。方法 1994-2001年,用E试验法检测全国32家医院分离的4450株非发酵糖细菌对亚胺培南等数10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WHO 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7年中,主要的非发酵糖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46.9%)。不动杆菌属(3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2%)。总敏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78.6%)。亚胺培南(77.0%)。其次是头孢他啶(70.1%)。哌拉西林/三唑巴坦(69.5%)。阿米卡星(69.9%)。再次为头孢吡肟(63.0%)。环丙沙星(59.1%)。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之外,其他非发酵糖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84.2%和77.4%。7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都在下降,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敏感率为70.0%-83.0%。对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的敏感率高达95.0%。且历年不减。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它的敏感率从1996年的88.0%降至2001年的69.0%。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只有45.0%-58.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最高(78.0%-85.0%)。产碱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亚胺培南敏感率高于80.0%;黄杆菌属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高于70.0%;73.0%-86.0%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结论 近7年非发酵糖菌对常用的广谱抗生素的敏感性在下降。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延缓耐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住院和门诊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 Y  Li JY  Yao L  Zhang L  Hu CQ  Jin S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46-1048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大肠埃希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χ2 检验用于耐药率间的显著性比较。结果  2 0 0 1年从内、外、儿科、ICU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尿、痰、血各种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 390 9株 ,其中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11 2 % (195 /1737)、14 3% (14 1/983)、17 7% (2 8/15 8)、19 7% (2 4 /12 2 )和 8 4 % (76 /90 9)。门诊患者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住院患者 (P <0 0 0 5 ) ,内科住院患者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儿科和ICU住院患者 (P <0 0 5 )。门诊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低于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 (P <0 0 5 ) ;对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外科和ICU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 (P <0 0 5 ) ;对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明显低于ICU住院患者分离菌株 (P <0 0 5 )。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外科和ICU患者分离菌株 (P <0 0 1) ;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内、外科分离菌株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内科与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状及变迁   总被引:87,自引:1,他引:87  
调查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现状及变迁情况。方法将北京地区12家医院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菌抑菌圈直径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1994年发表的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5年共分离临床致病菌10305株,耐药率如下:(1)大肠杆菌:阿米卡星8%、头孢他啶15%、其它三代头孢菌素约30%;(2)克雷佰菌属:氧氟沙星0%、头孢他啶7%、阿米卡星9%;(3)绿脓杆菌:阿米卡星16%、头孢他啶15%、环丙沙星17%、诺氟沙星15%、氧氟沙星5%;(4)金黄色葡萄球菌:去甲万古霉素0%;(5)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9%;(6)肠球菌:去甲万古霉素7%。1990~1995年的连续6年监测中,发现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上升显著,但绿脓杆菌对除喹诺酮类以外药物的耐药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特别注意,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8.
Yu Y  Zhou W  Chen Y  Ding Y  Ma 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0):1479-148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E.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eumoniae)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profiles of such organisms .Methods A total of 282 clinical isolates of E .coli and 180 of K .pneumoniae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districts of Zhejiang Province .Inhibitor potentiated broth dilu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detecting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tests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hese strains against nin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in E .coli and K .pneumoniae was 34.0% and 38.3%,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prevalence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in E .coli and K .pneumoniae was 35.7% .The resistance prevalence of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 producing strains to ceftazidime and cefotaxime was 40% and 26% respectively, so were those to cefepime, cefoxitin, piperacillin-tazobactam, cefoperazone-sulbactam, amikacin and ciprofloxacin .All these strains were sensitive to imipenem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was high, while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producing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most antimicrobial agents except imipenem .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连续7年监测研究   总被引:351,自引:4,他引:351  
目的 探讨我国医院内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从1994-2001年从我国32家医院分离到10279株革兰阴性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5829株。采用E试验法测定亚胺培南等数10种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最常见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标本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5%),肺炎克雷伯菌(18%),鲍曼不动杆菌(11%);再次为血和尿标本中最常见的最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7年中,对所有革兰阴性菌活性最高,且历年其活性不减的是亚胺培南(87%),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但它的敏感率从86%降至75%)和阿米卡星(75%),再次为头孢他啶(73%),头孢吡肟(7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1%)。7年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8%,MIC90为0.5μg/ml。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的体外敏感性分别为84%,83%,83%,80%,80%,但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从1996年的90%降至2001年的74%,而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的敏感性从82%降至57%,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从54%降到25%,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从90%降至7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例从1994年的11%升高到2001年的34%。对于阴沟肠杆菌,体外活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95%,76%,70%,对于弗劳地枸橼酸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三唑巴坦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4%,80%,80%,78%。而这两种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仅为40%-60%。结论 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但其他抗生素的活性在降低。  相似文献   

20.
1017株临床分离细菌耐药谱和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谱和耐药机制,为合理使州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的细菌用BD Phoenix仪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软件。结果 1017侏细菌中前6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9.37%、17.70%、13.27%、12.09%、11.8%和7.57%。G^-杆菌中,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81.5%),头孢他啶敏感率大于7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34.8%和45.5%。G^+球菌中,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分别为99.0%和100.0%,呋喃妥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大于70%。CNS和SA耐苯唑西林比率分别为78.2%和46.8%。结论 本院临床细菌产ESBLs和耐苯唑西林比率高,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