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24例正常新生儿血浆ET-1浓度,同时还测定27例HIE脑脊液ET-1水平。结果显示,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中、重度HIE患儿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HIE及对照组;中、重度HIE患儿脑脊液ET-1水平在急性期明显升高,在恢复期显著下降,;头颅CT异常HIE患儿,其血浆和脑脊液ET-1水平均显著高于CT正常的患儿。提示血浆和脑脊液ET-1水平是反映脑  相似文献   

2.
应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对照组(7例)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27例)的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结果表明CSF中NSE含量在HIE组中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尤其在21例CT证实的病儿中,升高更明显;按CT分度分组中重度HIE组比轻、中度和对照组有明显升高;按临床分度时,CSF中NSE含量的变化在轻、中、重度和对照组间差别不明显;在窒息程度分组中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CSF中NSE升高可证明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的存在,特别是CT扫描证实的重度HIE病儿中,这一变化比按窒息程度和HIE临床分度时更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血浆内皮素-1(ET-1)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59例足月HIE新生儿血清中NSE浓度和血浆ET-1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HIE中,、重度组生后3天内NSE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第7生逐渐下降,但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和对照组。ET-1浓度于生后3天内HI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头颅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IR患儿2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生后8天、7天血清NSE浓度。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结果HIE患儿血清NSE在生后3天均升高,尤以中、重度明显,与临床分度一致。重度HIE患儿头颅CT分度与临床一致,轻、中度头颅CT分度与临床不平行。结论血清NSE测定是早期诊断HIE及判断脑损伤的有效指标,头颅CT检查结合血清NSE测定可更为准确地帮助HIE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6例HIE患儿和1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血浆ET和CGRP水平进行了同期动态测定。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浆ET和CGRP水平较恢复期明显增高(P<0.01),并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不同程度HIE及对照组之间ET,CGRP水平比较表明,重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及中度组,中度组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患儿血浆ET和CGRP呈直线正相关(r=0.38,P<0.05)。结论ET和CGRP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ET的增高可能是促发HIE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而CGRP增高在HIE病程中对脑损伤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6例HIE患儿和1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血浆ET和CGRP水平进行了同期动态测定。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浆ET和CGRP水平较恢复期明显增高(P<0.01),并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不同程度HIE及对照组之间ET,CGRP水平比较表明,重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及中度组,中度组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患儿血浆ET和CGRP呈直线正相关(r=0.38,P<0.05)。结论ET和CGRP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ET的增高可能是促发HIE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而CGRP增高在HIE病程中对脑损伤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的早期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654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患儿,其中49例行头颅CT检查,诊断符合率97.96%,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仅为56.18%。30例行NBNA检查,HIE轻度患儿两次评分为较中、重度和儿评分高,两才比较有显著差异,HIE赵重,NBNA评分赵低。28例行BAEP检查,HIE患儿各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波间期均比对照组延长2SD以上,HIE越重,其BAEP各波潜伏期延长越明显。HIE患儿,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抑素(SS)在窒息新生刘血中的变化及缺氧缺血性脑 (HIE)各其血液中的变化,探讨IGF-1、SS在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新生儿脐血窒息组、正常对照组、HIE极期、恢复期血浆SS水平;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上述标本血清IGF-1水平。结果 新生儿窒息时脐血IGF-1、SS均比正常脐血对照组显著下降(t=8.  相似文献   

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34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ET-1)的动态变化,其中轻度窒息19例,重度窒息15例,9例合并颅内出血,并与33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窒息组血浆ET-1测定值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9例合并颅内出血患儿血浆ET-1升高更为显著,经过复苏及治疗后ET-1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提示内皮素参与围产期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窒息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规律,探讨临床表现与rCBF的关系。方法采用锝(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对67例HIE患儿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结果HIE轻度组显像异常率为20%,中度组77%,重度组92%,总异常率为63%。中、重度组常有2个以上部位异常。结论HIE病情轻重与rCBF的变化一致。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可为探讨HIE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探讨NO 和ET-1在HIE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24 例HIE患儿脑脊液NO和ET-1 水平,并与8 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HIE组患儿脑脊液NO 和ET-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中、重度HIE组患儿脑脊液NO 和ET-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HIE组(P< 0.05),头颅CT异常HIE患儿脑脊液ET-1 水平明显高于CT正常者(P< 0.01)。结论 NO和ET-1 参与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NO和ET-1 是反映脑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观察Epo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6例HIE患儿(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和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研究,在生后0~24 h、48~72h 及7~10 d抽取静脉血,HIE组在生后48~72 h腰穿取CS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CSF Epo含量,HIE组生后7~10d做头部MRI检查。结果:对照组血清Epo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头部MRI为重度改变的HIE患儿CSF中Epo水平均较头部MRI为轻、中度改变的HIE患儿显著升高(F = 8.56, P < 0.01)。结论:HIE患儿血清Epo显著升高,持续不降是病情危重的标志。CSF中Epo显著升高提示HIE患儿脑损伤严重,预后不良。重度HIE患儿可能存在着血脑屏障的破坏,Epo可能透过血脑屏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 7(2): 107-111]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血浆与脑脊液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35例HIE患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CSF中ET-1,硝酸根不原酶法测定血浆和CSF中NO^-2/NO^-3值NO水平,并观察其急性期,恢复期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足月新生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内皮素-1(ET-1)值的变化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2005年1-12月收治HIE新生儿32例.按照HIE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18例,中重度组14例.本院同期出生的30例健康新生儿(生后24 h)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HIE新生儿生后1、3、7 d及健康新生儿生后1 d血浆AM、ET-1和血清NSE水平.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检验,双变量资料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轻、中重度HIE组血浆AM、ET-1水平生后1、3、7 d均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度组至3、7 d已无显著性差异(Pa>0.05);中重度组至7 d仍有显著性差异(Pa<0.05).AM/ET-1值在3个时间点均较健康对照组减低,但仅中重度组生后1、3 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a<0.05).2.HIE患儿血清NSE水平生后1、3 d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仅中重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a<0.05);7 d,轻度组下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中重度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AM/ET-1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 P<0.05).结论 AM和 ET-1共同参与HIE调节局部脑血流量及血脑脊液屏障功能的维护,AM/ET-1值测定对了解不同时期HIE患儿脑血流变化和脑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颅内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足月儿HIE为HIE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HIE亚组,以同期住院的非HIE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于生后第1~7天检测血清NSE水平,采集急性期和急性期后至36月龄的头颅CT检查信息,探讨NSE对颅内结构改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HIE组107例(轻度HIE亚组34例,中度HIE亚组41例,重度HIE亚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入分析。①HIE组和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均呈单峰分泌趋势,以生后第2天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血清NSE水平中度和重度HIE亚组均高于轻度HIE亚组和对照组(P均<0.05)。②急性期头颅CT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20例、重度异常29例。以生后第2天血清NSE水平49.8 ng·mL-1预测HIE组急性期头颅CT严重异常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6.0%。③HIE组存活99例,89例具有头颅CT随访资料,CT异常40例(40.9%),生后第2天NSE水平45.7 ng·mL-1预测急性期后36月龄内头颅CT异常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89.3%。结论 中重度足月儿HIE生后2~5 d血清NSE水平与急性期和急性期后头颅CT的异常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血浆及脑脊液 (CSF)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变化 ,探讨PAF在HI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采集患儿血浆和CSF ,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血浆及CSF中PAF水平 ,并分析其与脑损伤和 1minApgar评分的关系。 结果  1.HIE患儿急性期CSF中PA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P <0 .0 1) ,且与病情轻重呈明显正相关 (r =0 .6 5 P <0 .0 1) ;急性期中度与重度HIE患儿血浆PA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与病情轻重呈明显正相关 (r =0 .5 9 P <0 .0 1) ,而轻度患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2 .血浆PAF水平与CSF中PAF水平呈正相关 ,血浆及CSF中PAF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 1minApgar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 PAF可能参与新生儿HIE的发病机制 ,CSF中PAF水平可作为判断HIE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生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和血浆IL-6水平变化,探讨IL-6水平与HIE和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脑脊液和血浆IL-6水平。结果 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脑脊液IL-6水平中位数为13.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ng/L及轻、中度HIE组的2.1、3.6ng/L;血浆IL-6水平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HIE脑脊液IL-6水平变化与H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及脑脊液乳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仍无确切的方法早期预测其预后。本实验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浆和脑脊液 (CSF)乳酸 (Lac)的变化 ,观察Lac与HIE及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HIE患儿 (轻度 8例 ,中度 10例 ,重度 8例 )和 8例正常对照组 ,在生后 0~ 2 4h、4 8~ 72h及 7~ 10d抽取动脉血测Lac含量 ,HIE患儿生后 4 8~ 72h腰穿取CSF测Lac含量 ,并于生后 7~ 10d做头部MRI检查。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血浆Lac均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有统计学差异。生后 0~ 2 4h ,4 8~ 72hHIE组血浆La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P <0 .0 1)。重度HIE组血浆Lac(9.11± 3.2 9mmol/L)与轻、中度HIE组 (6 .0 3±2 .6 6mmol/L ,6 .5 6± 1.4 2mmol/L)相比较仅在 0~ 2 4h明显升高 (均P <0 .0 5 )。重度组CSFLac(2 .5 3±0 .2 7mmol/L)与轻、中度HIE(1.80± 0 .2 0mmol/L ,1.91± 0 .2 8mmol/L)相比有显著增高 (均 P <0 .0 1)。 5minApgar评分≤ 5分组CSFLac含量 (2 .4 3± 0 .34mmol/L)较 >5分组 (1.83± 0 .2 5mmol/L)明显升高 (t =5 .2 2 ,P<0 .0 1)。重度MRI改变的HIE患儿CSFLac较轻、中度MRI改变的HIE患儿CSFLac明显升高 (2 .36±0 .4 4mmol/Lvs 1.72± 0 .2 4mmol/L ,2 .14± 0 .2 6mmo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脊液(CSF)环磷酸腺苷(cAM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法国:Immunotech公司提供的125I-cAMP放免药盒对86例HIE患儿进行脑脊液cAMP。结果 中、重度HIE组CSI-cAMP值较非HIE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重度HIE患儿CSI-cAMP值较轻、中度患儿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恢复期较急性期CSF-cAMP值都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HIE时CSF-cAMP降低,病情愈重,降低愈明显。CSF-cAMP测定可作为HIE患儿判断病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004-05—2005-01的32例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h内、第3天、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总CK、CK-MB及CK-BB。结果(1)HIE组血清CK、CK-MB、CK-B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IE各组血清CK、CK-MB、CK-BB水平均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生后24h内均达到峰值,第3天开始下降,第7天中度组CK、CK-MB、CK-BB降至正常水平,重度组CK、CK-MB、CK-BB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中、重度HIE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HIE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组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1)HIE血清中CK、CK-MB、CK-BB水平与HIE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2)血清CK、CK-MB、CK-BB是HIE患儿心、脑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可作为对HIE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常用的指标;对临床进行干预治疗和早期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