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9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PCT、CRP及WBC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组内比较发现,PCT和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及WBC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PCT和CRP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WBC。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早期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51例细菌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和43例非细菌感染患者(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CT及CRP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100.0%和94.1%、76.7%。PCT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CRP(P<0.05)。结论 PCT和CRP均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但PCT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CR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144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WBC、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WBC、PCT和CRP有助于诊断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鉴别儿科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儿科重症感染患者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9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属于细菌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另外选取50名健康的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SAA、PCT、CRP、白细胞,比较3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的SAA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SAA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的白细胞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SAA、PCT、CRP和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3.7%、81.6%、73.7%、78.9%,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感染患儿行SAA、PCT、CRP和白细胞联合检测能提升诊断的灵敏度,降低误诊率,对于诊断、鉴别感染性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CRP、WBC、PCT检测结果分为非感染组(38例)和感染组(42例),另选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CRP、WBC、PC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PCT、WBC及CRP水平可以作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6.
谭书江  田杰  孙慧超 《重庆医学》2013,42(13):1514-1516
目的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84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106)和非细菌感染组(n=78),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和CRP,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19例确证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病情分为重症感染组(86例)、局部感染组(133例),以47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别PCT、CRP检测情况,另219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按病原体分为细菌组(139例)、病毒组(80例),比较两组别PCT、CRP检测情况。结果:PCT、CRP血清浓度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RP、PCT随感染性疾病病情的加重,血清浓度呈升高态势。PCT重症感染组主要以>10μg/L为主,占68.6%,局部感染组主要以0.5~10μg/L为主占82%,CRP阳性率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CT、CRP以细菌感染升高幅度大。结论:CRP、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上是良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代志彬  常欣 《医学综述》2015,(2):351-3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儿科住院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4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并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并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治疗前3组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病毒感染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两者分别单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判断患儿病情,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ICU100例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60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CT联合CRP检测结果。结果:重度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细菌感染组患者CRP与局部感染组没有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联合CRP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是对重度感染患者的检测阳性率高达100.00%,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57-1058
目的:观察和分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检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疑似感染患儿,根据确诊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95例)、病毒感染组(66例)和非感染组(39例),于入院当日对3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和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阳性率和CRP阳性率的同时升高可作为儿童细菌性感染的指示指标,PCT和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感染性疾病和40例非感染性疾病血清中PCT、CRP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CR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CRP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时,PCT、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7例及同期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观察组PCT平均水平以及检测阳性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检测阳性率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低于PCT,两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观察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发热婴幼儿188例,选取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细菌感染组患儿48例与病毒感染组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婴幼儿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上述患儿及体检健康婴幼儿WBC、SAA、PCT和CRP水平,比较三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婴幼儿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SAA、WBC、PCT、CR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SAA、PCT与CRP联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其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3.40%,准确度为91.56%,均高于单一指标;SAA与CRP联合诊断病毒感染性疾病AUC为0.821,其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91.83%,准确度为90.91%,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WBC、SAA、PCT与CRP联合诊断婴幼儿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价值较高,有助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AURI患者,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4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6例,另取同期本院43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3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各指标阳性检出率;3组治疗后血清PCT、WBC及CRP水平。结果 3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WBC、CRP及PCT+WBC+CRP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PCT、WBC及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WBC及CRP水平检测可提高AURI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为疾病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感染性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137例,根据是否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依据细菌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观察并统计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PCT、CRP表达水平,分别以PCT0.5ng/m L、CRP3 mg/L为阳性,统计PCT、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阴性例数,评估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同时,比较轻度组、重度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较非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PCT、CRP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7.8%,较PCT、CRP单独检测均显著升高(P0.05);重度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较轻度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感染60例(细菌组),病毒性感染40例(病毒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三组PCT、CRP及WBC水平,同时比较细菌组、病毒组PCT、CRP及WBC阳性率。结果细菌组PCT、CRP及WBC水平与病毒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细菌组PCT、WBC阳性率分别为96.67%、91.67%,与病毒组的12.50%、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RP阳性率(93.33%VS 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及WBC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高,可为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PCT(血清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共收治57例细菌感染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同期所收治的57例非细菌感染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其C反应蛋白(CRP)、以及PCT(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PCT阳性检出率为91.23%;CRP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2.46%;两项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CT阳性检出率为21.05%;CRP阳性检出率为70.18%;两项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T检测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阳性检出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P检测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阳性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以及CRP检测均能够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但就特异性而言,CRP检测远不如PCT检测.  相似文献   

18.
于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33-383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10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血清PCT和外周血白细胞(WBC)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迅速下降;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4%,显著高于WBC计数。结论血清PCT可作为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对病情评估、指导临床用药及疗效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疾病分为2组(细菌性感染组37例和非细菌性感染组31例),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PCT及CRP水平及不同检测方法检测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及CRP水平大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及CRP阳性检出率较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与CRP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联合检测可用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可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