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特点分析,综述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客观评价了每种方法的特点。讨论了目前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干燥母根,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等疾病的治疗[1]。川乌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二萜生物碱是川乌的特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镇静、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等方面的作用[2-7]。近年来,对二萜生物碱的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多,现主要从多种二萜生物碱成分的同时检测、药动学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作一综述。1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川乌中二萜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根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证治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有关中药证治药动学的研究文献。认为实验研究中所选的脾虚动物模型与临床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该假设应通过大量的临床药动学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杏叶提取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中药提取物之一,具有扩张血管、调血脂、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缺血损伤、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总结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特性,分析引起其生物利用度低的可能原因,从生物药剂学等角度探讨提高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旨在为银杏叶提取物相关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有效成分胃肠转运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而其有效成分在胃肠道内的溶出、代谢和吸收情况不同.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在胃肠道内的动态变化是机体对药物的最初始作用,并影响到以后的全过程,因此,研究复方制剂在胃肠道内的动态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胃肠转运药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满羽  于勇 《医学教育探索》2001,(8):W001-W002
川芎嗪 (tetram ethylpyrazine,TMPZ)化学名为四甲基吡嗪 ,为伞形科藁本属川芎 L 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和姜科植物温莪术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根茎及大戟科植物通风麻风树 Jatropha podagrica Hook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据报道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肾脏缺血及保护肾功能等作用 [1 ] 。从 70年代中期以来 TMPZ成为国内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动物和临床药代动学研究表明 ,TMPZ有吸收迅速、分布广泛和主要在肝内迅速消除的特点。近年来对 TMPZ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也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7.
封吉化  黄熙  任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2):154-155,161
中医对“证”的探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证”本质只有几十年历史。1986年日本学者测定不同证的血药浓度有一定差异,尚鲜见证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的理论与实验文献报道。1991年黄熙提出“证治药动学”假说。新近方剂药动学研究迅猛,疾病状态对药动学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是现代医学研究热点。本文仅简述证治PK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5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介绍了其在体内的测定方法、药动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情况。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比较复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其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动力学研究相对还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对复方中的黄酮类成分的药动学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付婷  韩国柱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2):2102-2106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自绿茶中得到的儿茶素类成分,即茶多酚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和多种有益的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近20年来,其药动学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综合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多年的研究,综述了茶多酚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非临床和临床药动学特点以及用于药动学研究的儿茶素类的生物分析方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解决其中一些关键问题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概述当前临床使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受体阻断剂两类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药动学研究进展.方法 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报道,对这些药物的药动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 两类药物在胃肠道均能迅速吸收,并分配到脑部发挥疗效.除卡巴拉汀由胆碱酯酶代谢外,其他胆碱酯酶抑制剂均通过肝脏代谢,而美金刚胺则以原型药物排泄.他克林和多奈哌齐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卡巴拉汀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尿液pH值对美金刚胺的肾排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人参皂苷的药动学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2的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和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3的代谢研究,并对人参的药动学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省区,被列为云南省重点种植的药材之一。灯盏花首载于《滇南本草》,具有散寒解表、活络止痛等功效,主治瘫痪、跌打损伤等[1]。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灯盏花具有抗脑缺血、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及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2]。灯盏花素是灯盏花中提取的主要成分,黄芩素苷(灯盏乙素,scutellarin),即4′,5,6-三羟基黄酮-7-葡糖醛酸苷,在灯盏花素中一般占90%以上,是灯盏花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瘫痪的主要有效成分。由于…  相似文献   

15.
代颜  叶云 《医学综述》2012,(24):4218-4220
顺铂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是较理想的大剂量化疗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顺铂的药动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大。现通过文献搜索和整理,综述近年来顺铂在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时、联合用药时、肾和耳功能损害时、不同缓释型给药后及儿童的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医务工作者、药学工作者在拟定患者给药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药动学研究方兴末艾,国内对药动学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综述了外用制剂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各自的研究进展;对外用制剂的应用现状和代谢特点进行了介绍,重点归纳了药物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同时还指出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今后外用制剂药动学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药对配伍对其成分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在临床上由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用药组方形式。药对研究一直是复方配伍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切入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中药药对配伍对其化学成分体外溶出等理化性质变化以及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何凤  朱华旭  郭立玮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10):2139-2144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定量构动关系研究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相关关系,同时对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其模型预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着重论述了分子结构描述符的类型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定量构动关系在中药活性成分药动学中的研究;对当前中药及其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提出定量构动关系应用于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思路,以期有助于推动中药的研究步伐。  相似文献   

19.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其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针对目前PK-PD结合模型在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就中药效应基础的确定、效应指标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及其相结合的PK-PD模型等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对其在物质基础研究、整体观认识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通过药动学的研究,探索体内释放过程,有助于促进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