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胃癌患者68例进行低张水充盈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结合原始图像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8例患者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7,3.8%,N分期的准确率为55.4%,M分期的准确率为97%。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进行TNM分期,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曹斗斗 《基层医学论坛》2021,(10):1441-1442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卵巢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6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记录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普通螺旋CT与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卵巢癌术前分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CT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已经有目共睹,随着CT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诞生使得纵隔疾病的影像诊断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连续横切影像构成的三维空间.使纵隔内结构及病灶部位一目了然,借助CT薄层图像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为淋巴结病变的定性提供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表现特征,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胃癌患者实施口服不同对比剂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1)不同的对比剂对病灶细节显示有很大的影响,水较2%泛影葡胺好(P<0.05);(2)42例胃癌均出现明显强化;(3)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准确性较高,达88.1%.结论在应用螺旋CT诊断胃癌时应口服水对比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在螺旋CT(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回顾性评价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进行S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其中51例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胃癌的SCT表现为局限性增厚40例,广泛增厚8例,有肿块形成10例。胃癌SCT扫描主要显示了胃壁的不规则增厚,增强后增厚的胃壁可见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能够正确评估胃癌的分期,对临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胃癌患者,上述患者均接受了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TNM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T1期准确率为50.00%,T2期准确率为63.64%,T3期准确率为73.68%,T4期准确率为90.00%,T期整体准确率为72.73%;N0期准确率为68.75%,N1期准确率为76.19%,N2期准确率为85.71%,N期整体准确率为75.00%;M0期准确率为96.67%,M1期的准确率为85.71%,M期整体准确率为93.18%;CT与病理诊断对比在T分期与N分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M分期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较准确地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胃癌M分期判断上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宋燕 《中国医疗前沿》2013,(8):97-97,111
目的分析小肾癌16层螺旋cT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研究其cT表现和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8例,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髓质期和肾盂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15例为等或低密度,3例为高密度,2例有斑点状钙化。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动脉期(皮质期)扫描12例癌灶明显强化,等于或稍高于肾皮质;3例癌灶轻中度强化,稍低于肾皮质;3例癌灶呈不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全部癌灶动脉期cT值较平扫增加80-110Hu。静脉期(皮髓质分界期)扫描全部癌灶强化稍低于肾皮质。髓质期及肾盂期全部癌灶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病理检查:13例为透明细胞癌,3例为颗粒细胞癌,2例为混合型。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及临床最后诊断的23例肝血管瘤患者CT资料.结果 23例27个病灶中有22例24个病灶平扫表现为低密度,1例3个病灶平扫表现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7个病灶均出现边缘结节状和(或)斑状强化,且强化环绕病灶周围.门静脉期22个病灶强化范围向中心扩散、延伸;5个病灶完全强化.延迟期27个病灶均完全强化或大部分强化.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1].胃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的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内窥镜、胃肠道钡餐造影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对胃癌病灶的检出有较大作用,但对病灶在胃壁浸润深度的观察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发现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多层螺旋CT及其成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不仅能够清楚显示病灶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白利利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182-1184
<正>支气管动脉是肺的营养血管,支气管动脉灌注或栓塞是当今综合治疗咯血和肺癌的重要方法。在治疗前寻找和评价支气管动脉十分重要,目前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支气管动脉检查已在临床开始使用,但如何更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文献报道较少[1,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5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CT增强(CT angiongraphy,CTA)成像的扫描技术做一探讨。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胃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术前经病理证实的40例胃癌患者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MPR处理,并做出分期诊断.结果 MSCT扫描和MPR结合胃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8%.结论 MSCT 增强扫描和MPR结合对胃癌分期有很高的准确性.而MPR在肿瘤的z轴生长范围的判断方面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与肿瘤在两期增强中的对比情况,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组织和器官的受侵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肿瘤—胰腺对比在胰腺期34例中对比明显32例,对比较明显2例;门脉期对比明显10例,对比较明显14例,对比不明显10例。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周血管,其中胰周血管中断6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3例。术前认为可以切除21例,术中切除20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比门脉期增强扫描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分期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诊断宫颈癌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对2008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2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FIGO分期判断,其中I期23例,Ⅱ期61例,III期25例,IV期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局部检查,根据C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比较病理分期与CT分期结果,得出16层螺旋CT检查子宫颈癌的分期准确率.结果 本组112例患者经CT检查后分期为I期22例,高估1例;Ⅱ期59例,高估2例,低估4例;III期24例,高估1例;IV期3例,全部检出.I期CT检查准确率为95.7%,Ⅱ期CT检查准确率为96.7%,III期CT检查准确率为96.0%,IV期CT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检查准确率较高,尤其对于晚期宫颈癌分期准确率理想.  相似文献   

14.
张巍 《当代医学》2016,(20):45-46
目的:探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活检及手术证实的宫颈癌患者8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予以16层螺旋CT容积增强扫查,获得宫颈癌多平面图像,评估比较16排螺旋CT扫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及手术结果。结果 CT分期Ⅰ期25例,准确率为96.0%;Ⅱa期30例,准确率为85.7%;Ⅱb期19例,准确率为78.9%;≥Ⅲ期为6例,准确率100.0%,与手术和随访后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扫描Ⅰ期可为假阴性;Ⅱa期为癌细胞累及阴道上2/3;Ⅱb期癌细胞与盆壁肌肉距离超过3 mm,显示子宫旁结节影或不规则性非血管性条索,Ⅱb期为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子宫旁癌细胞浸润;≥Ⅲ期为侵入直肠膀胱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宫颈癌进行16层螺旋CT扫查技术可清晰显示宫颈肿物侵犯和生长特点,可用于指导宫颈癌临床分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利萍 《吉林医学》2011,(10):2030-203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的护理方法。方法:加强对增强扫描前、中、后的护理要点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满意无护患纠纷发生。结论:增强扫描前、中、后认真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增强扫描时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减少甚至不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磁共振(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经活检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行MRI和MSCT比较研究.结果 MRI对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91.6%,MSCT为72.9%;MRI鉴别T2 和T3期胃癌的准确率为90.1%,MSCT为69.8%.MRI对T分期与MSCT在各期上的比较除鉴别T2和T3期胃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判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62.8%、69.2%和64.5%,MSCT为82.8%、76.9%和81.4%,其中准确性分别为N0 69.2%(9/13)和77.0%(10/13);N1 65.1%(15/23)和82.8%(19/23);N2 58.3%(7/12)和83.3%(10/12);对N分期的总体判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胃癌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及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75.0%和92.5%,与MSCT相同;两者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0%和 79.2%,其中对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66.7%,对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3.3%和70.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MSCT相比较,MRI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于早期病变的显示,区分T2和T3、T3和T4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也高于MSCT.  相似文献   

17.
闫咏梅 《吉林医学》2007,28(18):1975-1975
16排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技术.可发现平扫时漏检的病灶,提高病灶的查出率,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是显示和鉴别诊断血管与非血管性病变的有效途径[3].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磁共振(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活检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行MRI和MSCT比较研究。结果MRI对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91.6%,MSCT为72.9%;MRI鉴别T2和T3期胃癌的准确率为90.1%,MSCT为69.8%。MRI对T分期与MSCT在各期上的比较除鉴别T2和T3期胃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判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62.8%、69.2%和64.5%,MSCT为82.8%、76.9%和81.4%,其中准确性分别为N069.2%(9/13)和77.0%(10/13);N165.1%(15/23)和82.8%(19/23);N258.3%(7/12)和83.3%(10/12);对N分期的总体判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胃癌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及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75.0%和92.5%,与MSCT相同;两者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0%和79.2%,其中对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66.7%,对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3.3%和70.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MSCT相比较,MRI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于早期病变的显示,区分T2和T3、T3和T4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也高于MS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CT增强扫描,观察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评估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胃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发现,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16层螺旋CT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以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均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O)、仿真内镜(CTVG)、多平面重建(MPR),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0.00%、97.78%,对胃癌TNM总准确率为85.19%。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N分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