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前肝脾介入疗法对提高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手术切除率的实际效果。方法:观察术前进行肝脾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24例在介入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改变情况及介入后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例数。结果:介入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上升,上升至正常范围21例,成功进行手术探查24例,肝部分切除18例,合并脾切除15例。结论:术前肝脾双介入疗法方便、安全、有效,能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部分脾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91例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及部分脾栓塞,脾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脾栓术后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结论 部分脾栓塞能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使肝癌伴脾亢患者获得进一步肝动脉化疗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的意义.方法 对89例原发性肝癌伴程度不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和白细胞、血小板低下等脾亢征象的患者采用部分脾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双介入治疗,术后观察外周血细胞改变.结果 本组病例肝脾双介入治疗后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有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脾栓塞可以缓解脾功能亢进,减轻门静脉高压,减少并发症,保证肝动脉化疗栓塞的顺利进行;而术后增加脾栓塞的反应一般都能忍受.结论 肝脾动脉双介入栓塞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副反应少、疗效较好的办法,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是治疗肝癌并脾亢最佳选择,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3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双介入术后24h、1周、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1),术前与术后比较患者的TBIL、ALT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淑贞     
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伴睥亢已见报告,但对于伴重症脾亢致血象明显低下者若按常规介入疗法仍有一定风险。为了给患者创造新的治疗机会,自1996年起笔者采用单纯性肝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伴重症脾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36例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介入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脾脏不同程度缩小,肝癌治疗有效93.7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4例栓塞综合征,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15.63%.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以便能进一步行肝动脉化疗。方法:对46例不能手术切除、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结果:脾栓塞术后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结论:部分脾栓塞能治疗脾功能亢进,提高血细胞数量,使肝癌伴脾亢患者的肝动脉化疗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张永山  潘光明 《吉林医学》2011,32(28):5922-592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癌伴脾亢患者64例,按抽签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行TACE同时行PSE。选择置管于脾脏中、下级,栓塞面积控制在40%~70%。对照组单纯为患者行TACE。观察患者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48 h、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肝脏肿瘤及脾脏亦明显缩小。对照组术后各项化验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2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病人,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肝癌病灶和脾脏变化情况。结果: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病人血象,使肝癌缺血坏死、缩小,脾脏缩小,部分病人可获得手术治疗机会。结论:不适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行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能控制肿瘤发展,改善病人血象,提高病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将5FRH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总量的2/3;注入栓塞剂,置换脾管,插入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总量的1/3;超选至脾动脉下级分支注入凝胶海绵.化疗应用联合方案:5-氟脲嘧啶(5下U)1000mg、表阿霉素(EADM)60mg、羟基喜树碱(HCPT)30mg或丝裂霉素(MMC)8mg,10例患者加用顺铂(DDP)60mg.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及凝胶海绵.结果30例患者术后4周内白细胞计数为(4.5±2.3)×109/L,血小板计数为(102.1±5.4)×109/L,与术前平均值(2.9×109/Lvs 41.6×109/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本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100%,1年生存率为60%.35例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8例,进展(PD)15例,死亡1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为发热,6例肝功能异常.结论肝脾双介入疗法可以缓解脾亢,有效支持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及碘化油对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实行部分脾栓塞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随访术后疗效、患者血象变化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均成功实施了部分脾脏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除了脾亢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术后24 h即有明显提高(P<0.05),延长了生存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1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未见复发.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简便、微创、安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严重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术后2、12、18、24 d,2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胆汁酸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上,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及胆汁酸较治疗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及胆汁酸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脾动脉栓塞术双介入治疗法能有效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1例该类患者的双介入疗法观察治疗效果,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B超、CT、MR、DSA及血常规、AFP、生化指标等诊断,部分肝癌病例有病理诊断.介入手术先对脾亢进行部分性脾实质栓塞术(PSE),再对肝癌病灶进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对该类患者同时采用两种手术,栓塞后综合症的出现率高于单用一种方法,但均可逆转,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升高,避免出血及感染的危险.结论:肝、脾联合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以使外周血象提升,不影响肝癌的治疗,同时避免肝癌介入治疗后加重血象降低,出现出血及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TACE)治疗以及肝动脉栓塞术介入(TAE)治疗,对比2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几率以及2年内生存率均与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TACE疗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睥亢中的应用。方法经临床诊断为脾亢患者16例(2例合并肝癌)。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脾动脉部分性栓塞术。结果总有效率100%,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68例,观察组33例为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对照组35例为单纯行TACE术,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28例(84.8%)治疗4周后白细胞>4×109/L,血小板计数升高>80×109/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例行第2次双栓塞治疗。对照组介入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其后又有上升趋势,术前为(51.4±12.45)×109/L,术后第7天下降到(42.25±10.3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发热、腹痛、腹水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减少,提高免疫力,缓解门脉高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及脾功能亢进。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临床治疗中常因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值降低而限制了TACE手术的实施[1]。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采用TACE联合脾栓塞(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  相似文献   

18.
季晓春  袁谊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42-343,356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栓塞(TACE)及脾动脉部分栓塞(PSE),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并经作计学处理。结果 22例经PSE治疗46次,栓塞范围40%~6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有发热、疼痛、呕吐、胸腹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结论 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资料完整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自制混合性栓塞剂,利用COBRA导管,超选择至脾动脉深处,依病情选择栓塞范围。部分性脾脏栓塞及肝脾动脉双栓塞,均能有效缓解脾亢,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同时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减少肝动脉栓塞后并发症。脾脏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解除压迫症状。表明部分性脾脏栓塞是代替手术完全切除脾脏治疗脾亢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0例,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B组16例,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方法治疗.结果 A、B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和82.4%,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延长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