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超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47-548
目的:分析探讨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本院1994-2006年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黄疸72例。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67例,另有5例为二次胆道手术。其中胆总管探查清除胆总管结石后,行胆总管T管引流25例,胆总管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22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间置空肠(带血管蒂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4例。结果:术后死亡3例,占4.1%,随访1~4年56例随访效果优良者92%。2例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3年复发肝胆管结石占2.7%。结论:对该病种的治疗术前应尽量做全面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对手术术式的承受力,系统全面了解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胆管的形态及位置,根据病情确定手术的时机和决定手术的方式,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其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本院1994-2006年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黄疸72例.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67例,另有5例为二次胆道手术.其中胆总管探查清除胆总管结石后,行胆总管T管引流25例,胆总管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22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间置空肠(带血管蒂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4例.结果术后死亡3例,占4.1%,随访1~4年56例随访效果优良者92%.2例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3年复发肝胆管结石占2.7%.结论对该病种的治疗术前应尽量做全面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对手术术式的承受力,系统全面了解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胆管的形态及位置,根据病情确定手术的时机和决定手术的方式,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其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是治疗该病最合理、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6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EST+LC治疗,对照组采用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ST联合LC方式治疗优点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降低了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轻,并能在短期内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性,17岁,因腹痛反复发作12年,腹痛伴发热6天,皮肤巩膜黄染2天于1990年人院.T38℃,R21次/分,P100次/分,BP16.66/10.66kPa.慢性病容,痛苦表情,形体消瘦,无脚蛛痣,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肌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肝区叩击痛明显。(?)WBC 14.2×  相似文献   

7.
<正> 女,58岁。全身黄染伴发热20d,以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于1995年2月17日收住传染科。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逐渐加深伴畏寒发热,最高体温40℃,皮肤轻度瘙痒,无腹痛,大便正常黄色。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脾胆肋下未触及,莫菲征阴性。WBC14.8×10~9/L,N0.83;尿胆红素(+++),尿胆素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低,P均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另外,试验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降低其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有能  孙大勇  孙桂华 《广东医学》2003,24(11):1178-1178
患者 ,男 ,2 0岁。因右上腹痛伴发热2 0d急诊入院。入院体查 :体温 39.8℃ ,呼吸 2 4次 /min ,脉搏 1 1 6次 /min ,血压1 0 0 / 6 0mmHg。急性痛苦病容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 ,右上腹局部肌紧张 ,明显压痛。肝脾不大 ,肝区扣击痛明显 ,莫菲征阴性 ,腹水征阴性 ,肠鸣音正常。血常规 :WBC2 3 6 0× 1 0 9/L ,中性粒细胞 93% ;肝功能 :谷丙酶 2 4U/L ,胆红素 1 0 8μmol/L ,直接胆红素 6 7μmol/L,γ -谷氨酰氨酶 31 2U/L,碱性磷酸酶 71 5U/L ,谷草酶 2 7U/L;血淀粉酶 30U/L ,尿淀粉酶 2 5 1U/L。胸片、腹部B…  相似文献   

10.
蒋磊  褚亮  张杰 《安徽医学》2018,39(3):331-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镜联合组(25例)与传统开腹组(32例),双镜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传统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80 ±7.59)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8 ±0.64)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76 ±8.02)h,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轻、易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EST+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1.3±15.7)min和(89.7±16.3)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29.5±15.4)ml低于对照组(81.7±16.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0%)、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8.9%)、肛门排气时间(21.5±12.3)h及肠鸣音恢复时间(12.7±2.4)h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51.8%、(70.5±7.8)h、(25.3±3.1)h];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1±1.5)d短于对照组(15.3±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外科危重症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现将我院近8年收治15例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淡延红 《当代医学》2013,(4):145-146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 2月~201 0年1 2月收治的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双镜联合治疗,并且进行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改良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手术成功患者有23例,占79.31%,改良组中手术成功患者有28例,占96.55%,P<0.05,可见,改良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大。改良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3.1±31.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5±1.6)d,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70.5±40.5)mL,相对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双镜联合治疗时,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手术室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人文关怀,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玉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05-105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76岁。以“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隐痛3周”为主述,于1998年8月13日以“阻塞性黄疸原因待查?(胆管癌、胰头癌?)”收住院。患者1.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黄染,无其他不适,服中药后黄染有所减轻。3周前觉上腹部瘾痛不适,不向他处放射。无畏寒发热及恶心呕吐,尿呈淡茶色。既往身体健康,无类似发作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BEPS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LBEPS与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镜下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阐述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因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取石失败行T管引流外,其余6例均取得成功,术中失血(10~50)mL,手术时间(47~150)min,温氏孔引流时间(3~5)天,术后在院时间(4~6)天,术后无胆漏,无结石残留、胆道狭窄出现。结论: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精准到位,手术不破坏胆总管完整性,取石彻底、恢复快、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梗阻性黄疸是胆道常见急症,临床特点为腹痛、发热、黄疸(Charcot氏三联征表现),有时右上腹可出现包块及局限性腹膜炎体征,病情严重可有休克及精神症状,一般均需手术解除梗阻,通畅外流后方可缓解病情。本院从1984~1993年期间共收治急性梗阻性黄疸94例,其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TCBDE)与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2例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我院患胆囊合并胆道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LTCBDE治疗为观察组,31例行LCBDE并行一期缝合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术中出血时间(16.3±5.4VS 18.5±3.67)、手术时间(95.8±13.6VS114.7±8.2)、术后引流量(29.5±12.1VS42.5±8.9)、拔管时间(8.2±2.9VS8.7±2.7)、住院时间(7.9±2.8VS9.8±3.7)均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的胆汁漏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1(3.2%)VS 6(19.3%)),其他并发症两组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同样情况下行LTCBDE引流治疗比LCBDE并行一期缝合引流安全可行,在临床上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