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伟  潘显明  邓少林  廖冬发 《四川医学》2012,33(9):1554-1556
目的前入路减压伤椎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对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后突的椎体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于伤椎及其上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要点、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9年3月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4例,年龄20~57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4例,交通致伤14例。损伤部位:胸段(T10~12)12例,腰段(L1~4)16例,多节段(T11~12 1例,T12L1 3例)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20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并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D1)、单纯后纵韧带模型组(D2)、单纯椎间盘纤维环模型组(D3)、复合切除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模型组(D4),解剖并测量各组骨折块复位角度及生物学力度,对比各组骨折块复位的差异变化,探索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对于骨块复位的作用意义。结果:各模型制作成功,D1组椎管内骨块复位良好;D2、D3组复位相对较好,但 D3组复位效果略好于 D2;D4组复位效果极差,突入椎管内骨块几乎不复位。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对椎管内骨块复位具有重要作用,为相关手术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为波及椎体后柱的不稳定压缩性骨折,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及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随之上升。我院从1996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10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均采用GSS—I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为波及椎体后柱的不稳定压缩性骨折,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及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随之上升。我院从1996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10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均采用GSS-I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后凸角,CT测量椎管占位比。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52.63%(20/38)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值的95%以上,平均恢复至(89.73±9.01)%;术后、末次随访Cobb’s角[(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3.96±5.48)°减少(P〈0.05),椎管占位比[(16.29±11.38)%,(12.38±8.11)%]也较术前(34.23±19.65)%减少;所有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脱断裂,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改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椎管占位恢复好,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对4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问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其预后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获随访,平均16个月(8~48个月),Cobb角降至平均5°(O~13°),骨折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至94.0%,椎管狭窄率平均恢复至6.4%(O%~15.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一手术节段失稳。结论本方法具有创伤相对较小、减压充分、内固定牢固、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受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4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X线正侧位片和CT轴扫影像学分析,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Denis分型及椎体前缘受压分度诊断的准确性,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后凸畸形角(Cobb角)变化差异。结果经X线检查Denis分型诊断的准确性为86.49%较CT扫描95.95%显著较低(P0.05);经X线诊断患者椎体前缘受压分度的准确性为81.08%较CT扫描显著较低(P0.05);经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后压缩率与Cobb角较术前显著较低(P0.05)。结论 X线和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检查中各具优势,X线能准确的显示出受损伤椎体的平面、范围和程度,而CT检查能更清晰的观察骨折细节,两种诊断方式相结合诊断的准确率越高;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稳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的新术式。方法:设计并应用脊柱后路椎板开窗,通过打平器将骨块复位,探查椎管及神经根,完成椎管内减压,GSS钉棒系统固定,既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后柱的稳定结构,又完成了椎管减压,术后1-2 a取出钉棒系统,恢复胸腰椎的自然形态和功能,完成胸腰椎骨折的自然重建过程。结果:术前Cobb角平均25.6°,椎管面积残余率平均79.1%,术后Cobb角平均5.4°,椎管面积残余率98.5%,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板开窗,既能最大程度保留后柱结构,又能直接对骨折复位,完成椎管内减压,最终能够恢复胸腰椎的生理形态及功能,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技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可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6-09~2012-01间在我院治疗的39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后3d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周后佩戴腰围下床行走,半年内避免弯腰及剧烈运动.结果 本组3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 ~ 36个月,平均13个月.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法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22例,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伤椎管横截面积最大侵占率的变化。结果 22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伤椎管横截面积侵占率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 d与术后6个月此3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CT检查伤椎人工骨填充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随访患者植骨融合率100%,无螺钉松动、断裂等。术前合并神经损伤11例患者除3例无改变外,其余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1~2级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人工骨椎体成形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提供前中柱的支撑和稳定,较前后联合入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TLBF)的疗效。方法:对24例确诊为TLBF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结合中西药物治疗,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后凸畸形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s角明显恢复,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加重者,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植骨融合手术简单易行,疗效确切,适用于绝大多数新鲜的TLBF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8枚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后路8枚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辅以伤椎撬拔、植骨、减压及融合。其中2例后路减压不彻底的患者行Ⅱ期前路减压融合治疗。结果25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术后均随访12~28个月,疼痛均消失,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融合愈合好,无Cobb,s角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8钉撑开固定具有良好的抗旋转和强大的支撑作用,能较好地纠正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各种移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均无椎弓根钉拔出发生。复查X线及CT示伤椎高度恢复,矢状位生理曲度恢复,无脊柱侧弯。伤椎前缘高度术前(15.1±0.2)mm,术后(32.5±0.4)mm。后缘高度由术前(88.0±1.1)mm提高到(94.0±2.0)mm;后凸角由术前(21.0±1.0)°降低到术后(6.1±0.3)°,术后较术前有显著变化(P〈0.05)。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a1分级术后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侧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经对症、脱水、应用激素及营养神经等处理,症状逐渐减轻,3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可行的,不会影响椎体内骨折块的复位,可以提供良好的三点固定,减少后凸的形成,增加稳定性,有利于伤椎形态的恢复,分散钉杆连接的应力,明显改善椎体成角、椎体压缩率及椎管占位率,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28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伤后3~5周)。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并获随访,时间6~18(10.6±4.8)个月。伤椎高度矫正率约93%,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ODI评分外,术后1个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植骨未吸收。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可增加前柱支撑,减少椎体高度丢失,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严伟 《安徽医学》2010,31(8):920-921
目的评价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基础上经伤椎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至椎体内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0例,术前、术后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结果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杜绝异体骨植骨的排异反应,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原理和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3岁.骨折部位:T11 7例,T12 19例,L1 13例,L2 9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4例,B级5例,C级9例,D级13例,E级17例.按椎管阻塞 面积分为4度:Ⅰ度7例,Ⅱ度15例,Ⅲ度18例,Ⅳ度8例.手术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植骨,伤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伤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3.8%,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5%.随访3~36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环状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椎管环状减压、AF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椎体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结果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 erican sp inal in jury assoc iation,ASIA)神经损伤分级标准评定,27例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提高1-3级,5例完全性损伤患者部分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面指数(sagital index,SI)有显著改善;螺钉位置全部良好,无折断、弯曲、松动现象。结论椎管环状减压、AF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脊柱的生理弧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同时行椎板切除减压,小关节突、横突间植骨融合。分别测量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45例胸腰椎骨折病人,随访1年至3年半(平均21.4个月),术后患者的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病例均有1~3级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牢固、创伤少等优点,有利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切实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莹  初同伟  张超  潘勇  张正丰  周跃 《重庆医学》2012,41(20):2038-2040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根、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科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应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重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55岁。T12骨折5例,L1骨折7例,L2骨折4例。Denis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其中:A型4例、B型8例、D型3例、E型1例;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结果术后评估神经恢复情况和伤椎Cobb角矫正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13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3例失访。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8°~16°,平均8.6°,4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其余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一期后路骨折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