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肾损伤患者84例,根据抽签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净化血液、机械辅助通气、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30 U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及病死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PCT、CRP和乳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1.3±2.4)d比(16.4±3.2)d、(14.0±2.4)d比(18.4±2.2)d,P<0.01],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0±2.2)分比(20.4±2.3)分、(6.0±1.2)分比(7.9±1.1)分、0.0%(0/42)比16.7%(7/42),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血清Cys C、BUN、PCT、CRP和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3.3±5.8)μmol/L比(34.9±6.4)μmol/L、(3.9±0.3)mg/L比(6.2±0.7)mg/L、(4.9±0.6)mmol/L比(6.3±0.6)mmol/L、(8.2±2.0)μg/L比(15.9±3.5)μg/L、(4.4±0.8)mg/L比(10.2±0.9)mg/L、(3.9±0.5)mmol/L比(5.3±0.7)mmol/L,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提高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患者ICU入住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PCT、CRP和乳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乌司他丁针剂40万u/次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72h、120h采外周血检测TNF—a、IL-6、IL-8、IL-10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2h及120h、对照组治疗后120h血清TNF—a、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2h、120h血清TNF—a、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0h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TNF-a、IL-6、IL-8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的PCT、CRP、WBC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5月-2014年4月于我院共有94例患者经诊断为ICU脓毒症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PCT、CRP、WBC及氧合指数等。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PCT、CRP、WBC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T、APTT、DI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项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脓毒症患者,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给予乌司他丁30万U,静滴,每天1次,连用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腹痛/腹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预后(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淀粉酶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预后好,死亡率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淀粉酶、hs-CRP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考虑可能通过降低hs-CRP而发挥作用,且能明显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IL-6、IL-10、IL-1β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6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及抗感染、对症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研究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滴,2次/d,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滴.结果 治疗7d后,两组血清IL-6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分别不良反应4例和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其效果与抑制促炎因子IL-6、IL-1β的释放和促进抑炎因子IL-10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度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度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推,每8 h一次,连用5 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ICU后和治疗后第5天抽静脉血,测心肌钙蛋白(cTnI)、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白介素-6(IL-6)等指标变化,抽动脉血测乳酸(Lac)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心指数(C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第5天后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5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乌司他丁对重度脓毒症患者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能够改善重度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水平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3年5月入住本院EICU的危重患者120例,其中脓毒症患者63例,非脓毒症患者57例作为对照。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组的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脓毒症组血清PCT和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大于非脓毒症组(P<0.05);血清PCT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血清CRP(P<0.05);生存组的血清PCT和CRP值在第1、3、5、7天均显著地小于死亡组(P<0.05),并有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但在死亡组却无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是诊断脓毒症和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并且血清PCT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血清CRP。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ICU老年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PT、APT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本科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09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2008年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治疗,其中在治疗组中加用乌司他丁。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rnbin time,PT),同时分别于1、3、5及7 d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Cr)、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及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glucosaminid,NAG),对两组患者发生肾损害和需要连续肾替代治疗情况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 d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FIB及PLT均明显升高,APTT和PT均显著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Cr、第3天血BUN、Cys-C及NAG下降(P<0.05),而第5、7天时血BUN无显著下降(P<0.05),总体发生肾功能损害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且近期生存率较好(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旁流暗视野仪观察中药参麦注射液及西药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重症脓毒症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参麦注射液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遵照SSC2008指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参麦注射液和乌司他丁治疗,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舌下微循环的变化,观察指标包括:总血管密度(total vessel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essel density,PVD)、灌注血管比例(proportion ofperfused vessels,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icrovascular flow index,MFI)。记录入组72 h的APACHEⅡ评分,以及患者住ICU天数及28天病死率。结果参麦注射液组患者舌下微循环在给药6 h后出现明显变化,PPV明显增加(P<0.05)。乌司他丁组患者在给药12 h后出现明显变化,PPV明显增加(P<0.05)。参麦注射液及乌司他丁均对患者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结论参麦注射液及乌司他丁均可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舌下微循环;监测舌下微循环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89-89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重症肺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受重症肺炎的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乌司他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EF(2.03±0.27)L/s、MMF(1.61±0.18)L/s、Pemax(46.70±5.15)%、Pimax(82.30±7.12)%分别均高于对照组PEF(1.37±0.19)L/s、MMF(1.05±0.13)L/s、Pemax(38.12±4.65)%、Pimax(72.82±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0.77±0.11)μg/ml、hs-CRP(2.24±0.31)mg/ml、PCT(1.08±0.1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TNF-α(1.65±0.15)μg/ml、hs-CRP(4.56±0.50)mg/ml、PCT(2.62±1.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P-A(1.21±0.18)ng/L、siCAM-1(8.38±1.33)ng/L、sVCAM-1(6.24±1.02)ng/L分别均低于对照组的SP-A(2.37±0.25)ng/L、siCAM-1(13.85±1.96)ng/L、sVCAM-1(11.51±1.3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T为(1.41±0.18)U/ml,高于对照组的(0.95±0.15)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可以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15.
邓超  管军  苏醒  符均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7):878-88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对细菌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脓毒症组;另择同期收治的114例局部感染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感染组及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7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32/38),高于对照组的62.16%(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降低APACHE II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单纯乌司他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同期4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28 d后是否存活将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n=24)和死亡组(n=16)。分析比较各组入院24 h内PCT、CRP、IL-6、IL-10的水平,并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中PCT、CRP、IL-6、IL-10水平均显著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脓毒症组40例研究对象中死亡16(40.00%)例,死亡组血清中PCT、CRP、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t=2.26,P=0.03;t=2.39,P=0.02;t=2.19,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PCT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4,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烧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重症烧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94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抗休克、早期切削痂手术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连续治疗7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体内炎症因素水平变化以及APACHE 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血小板(blood platelet,)数量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时APACHE II评分基本相当,72h后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UTI对脓毒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10周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CLP+UTI(10万U/kg)术后30 min腹腔内给药(UTI ip)组和CLP+UTI(10万U/kg)术后30 min尾静脉给药(UTI iv)组。在CLP模型建立成功后,每组10只小鼠首先进行7 d生存状况观察研究,描绘7 d生存曲线。另选取40只小鼠按以上方法分组,在CLP术后24 h取材,计数外周血、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检测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数据采用Prism5.01(GraphPad Software,USA)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UTI治疗组7 d生存率高于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外周血、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计数高于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脓毒症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低于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 ip和UTI iv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UTI腹腔或尾静脉给药可明显改善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状况,可能与其升高脓毒症小鼠外周血、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数量,有效降低脓毒症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