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患者24例为对照组,为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患者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结论 PDCA循环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及感染预防策略.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78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种常见的耐药菌进行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387例,观察组39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观察组实施集束化预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感染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ICU多重耐药菌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8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施行集束化干预策略。对比分析组间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施行集束计划干预策略,可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强化感染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强化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感染后转归情况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个人防护用品、手卫生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7.84%,对照组感染率为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废弃物、个人防护用品、手卫生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强化感染护理干预,可提高监护室各项卫生标准合格率,从而有效预防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薛永朝  单晓萍  孙莉  陈朝旺 《医学综述》2013,19(7):1321-1323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以期对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273例院内感染患者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KB法),并进行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ICU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8.72%,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36.62%和14.65%,绝大多数的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监测及联合用药方案对降低医院感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选择早期2012年2月-2014年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67%)显高于对照组(76.67%),反复感染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创伤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4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23例。结果通过对患儿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情况和生活质量的研究,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观察组患儿交叉感染病发率仅为4.3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的交叉感染病发率(34.78%)。结论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采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和控制细菌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症医学科6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干预策略护理,进行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多重耐药菌转归、日均费用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转归情况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日均费用比对照组低,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在肿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转归,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具体状况,探讨护理方案与适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心外科监护室收治的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导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且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10.02±1.8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28±2.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感染控制的时间,从而优化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感染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为PDCA循环法感染管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68%,即数据比对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落实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性,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8月本院ICU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65例。研究组为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本院ICU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65例。对比两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并评估感染控制工作质量。结果研究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控制工作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从该院ICU病房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收取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中,选取66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满意度等.结果:66例病人接受护理干预后,其耐药菌都已经转阴,其中治疗组34例满意度94.12%(32/34),对照组32例为71.88%(23/32),(P<0.05).结论:对于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而于ICU病房治疗的病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除了能确保其耐药菌及时转阴外,还能防止耐药菌出现扩散问题,以提升病人满意度,保证其安全性,所以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ICU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细菌进行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为130例,占70.43%;革兰阳性球菌36例,占19.35%;真菌20例,占10.75%。细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78.00%、63.34%。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主要致病菌常为多重耐药。加强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ICU病房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合细菌药敏试验,了解ICU院内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近3年来(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ICU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院内感染的病人148例,行呼吸道抽吸痰送细菌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0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真菌46株.G-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且显示多重耐药,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30例,见曲霉菌8例.G+球菌检出率较低,为28株.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中,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显示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张映喜  杨宝军  孟冬梅   《四川医学》2018,39(2):172-176
目的探究耐药菌筛查联合组合式降阶梯集束化防控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危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联合组(n=60),对照组使用耐药菌筛查,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组合式降阶梯集束化防控。对比两组耐药菌株检出率、无菌例数、获得性耐药菌千日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联合组耐药菌株分别检出43株和30株,检出率分别为71.67%(43/60)、50.00%(30/60),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x~2=5.91,P=0.02);对照组与联合组ICU内获得性耐药菌株分别为29株和17株,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8.33%(29/60)、28.3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P=0.02);两组无菌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4,P=0.14);对照组ICU内获得性耐药菌千日率、ICU内获得性血流感染发生率、ICU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内获得性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31‰、2.09‰、3.66‰、2.09‰;联合组分别为5.95‰、1.40‰、3.50‰、1.40‰;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并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28d病死率、90d病死率及感染归因病死率。结论耐药菌筛查联合组合式降阶梯集束化防控能有效降低ICU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降钙素原(PCT)监测应用于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已被确诊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ICU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炎性反应水平和在不同的治疗时间段内患者在ICU停留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为(6.44±1.07)d,对照组为(9.43±1.8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行降钙素原监测,其指标结果对指导治疗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有重要价值,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值得各医院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绍红 《海南医学》2011,22(14):74-75
目的讨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ICU收治的3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34例患者好转后转科,4例患者好转后自动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消毒,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耐药菌分析。结果 638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MDRO)58株,占分离菌株的9.09%;检出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3株(39.66%)、肺炎克雷伯菌15株(25.86%),铜绿假单胞菌8株(13.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株(12.07%),洛菲不动杆菌5株(8.62%);感染高危科室为ICU,其次为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2.06%)为主。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预防ICU病人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 5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干预护理。记录2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比较2组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71%、7.14%、3.57%,均低于对照组的37.04%、33.33%、25.93%(P<0.05);ICU住院时间为(23.25±8.57)d,较对照组的(40.84±13.48)d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ICU病人实施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发生,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低,ICU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对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应用效果及其分析。方法 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为期两年,并在2016年2月我院实行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并对比在执行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前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以及医患人员的知晓率。结果通过执行PDCA循环质量管理,对比实验前后检出率为1.77%、1.48%,P0.05;感染率为1.01%、0.81%(P0.05);医、患人员的知晓率58.37%、89.73%,56.52%、82.45%(P0.05)。结论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对以医院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明显的改观,建议在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