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针对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方法 对28例腰椎结核病人术前、术后的基础护理、用药护理、术后护理以及疼痛护理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法. 结果 在28例病人中,通过积极全身营养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择期采用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自体骨植骨术;术后继续全身支持及抗痨药物治疗,加上精心护理,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对不起5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随诊。结果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胸腰椎结核病患者均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术前施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做好病情观察,病灶部位的充分引流及持续抗痨药物治疗,正确的体位护理,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9例胸腰脊柱后凸平均矫正10°。胸背及下肢疼痛症状消失,8例恢复正常活动和轻工作。结论: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胸腰椎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大,并发症多,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黎  邓姝  郭林  戴刚  代伟  韩琳 《重庆医学》2008,37(19):2183-2184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膝关节结核进行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康复要点.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治疗膝关节结核合并膝关感染、伴窦道形成等共4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四联抗痨治疗2周以上,血沉降至40mm/h以下或呈明显下降趋势并行常规行术前检查后,在关节镜助下行关节镜探查、关节腔清理术.术后行有效的护理,抬高惠肢,惠处持续冰敷,遵循全身抗痨药物和支持疗法原则,最后做好出院及康复锻炼指.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无1例关节结核复发,Lysholm评分72~97分,平均90.5分.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和诊断膝关节结核,手术创伤小,减少节僵直发生率,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能对手术疗效和预防手术并发症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手术,尽快康复。方法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及术后监测、体位安置、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高热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结果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单纯后路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手术方式。本组27例患者,术前术后经过护士有效的护理干预,生命体征均平稳,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疾病的痛苦情况,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防止结核进一步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单椎体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的腰椎单椎体结核患者21例,对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21例患者的结核全部治愈,无复发。椎体植骨块融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2±1.3)个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单椎体结核,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腰椎单椎体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黎  陈光兴  邓姝  彭旭 《重庆医学》2011,40(10):975-977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35例髋关节结核进行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要点。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结核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8~42岁,平均23岁,病史为3~1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后均采用抗结核治疗,且血沉降至40 mm/h以下或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关节镜辅助下行髋关节镜探查、关节腔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及康复,同时遵循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原则,促进伤口愈合及功能康复,最后做好出院指导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无关节结核复发,Harris评分平均为87.5分。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关节功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髋关节结核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疾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通过关节镜下行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创伤小、成功率高且基本无关节结核复发,另外,早期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在髋关节结核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随诊。结果5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1.5年,均无复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制订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437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影响胸腰椎结核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精心的术前护理是患者应对心理应激,主动配合手术的关键;术中监护和积极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监护和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16例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切口渗液的观察.卧石膏床的护理,及时予以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3例腰椎结核病人术前给予有效的抗结核治疗,使骨变趋于相对稳定;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加强营养供给,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3例病人不同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病灶清除术,效果良好。结论: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及时的护理措施和准确无误的病情监测是脊柱结核病人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周维俊 《四川医学》2007,28(9):1062-1062
目的总结腰椎结核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四肢肌力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充分地出院指导。结果34例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护理并发症,X线提示椎体无滑脱。结论腰椎结核患者的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3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结核6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椎结核9例。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随访11~54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平均为5.7°,随访1年平均为6.9°。结论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小、骨融合率高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安徽医学》2012,33(5)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3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结核6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椎结核9例.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 随访11 ~54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平均为5.7°,随访1年平均为6.9°.结论 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小、骨融合率高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astTM Quadrant通道下椎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护理.方法 对7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MastTM Quadrant通道下椎骨融合,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训练指导,术后做好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相应的出院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间完全融合,术后原发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效.结论 MastTM Quadrant通道下椎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腰椎滑脱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28例脊柱结核患者在行一期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和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评价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03月至2013年09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28例颈椎、胸椎、腰椎、骶髂部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和术后3年随访发现,在采取经前路手术治疗的4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肺不张,该患者在病情治愈后出院。在采取经后路手术治疗的1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1例胸腰段结核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切口旁皮肤窦道,经清创换药3个月后伤口愈合;有1例腰椎结核患者在术后4个月自行停用抗结核药物,在术后半年复查时发现椎体破坏加重、结核复发。采取穿刺置管药物灌洗手术治疗的8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并发症,经长期随访其病情未复发或加重。结论: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是一种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外科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6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腰椎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且均在术后的第一天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腹胀。分别从术前、术后对患者给予了全方面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后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腰椎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尤其在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及各项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认真评估患者的腹胀程度,从卧位、用药、饮食、排气、热敷按摩等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植骨内固定,结合中药汤剂抗痨一号方内服治疗腰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术后服用抗痨一号方治疗,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无术中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8~28个月,平均16个月,结核无复发,植骨全部成活,无侧弯后凸畸形,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所有病人全身状况良好。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矫正侧弯后凸畸形理想,术后服用抗痨一号方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是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41例患者均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胃肠道护理,术后护理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住院天数为7~20d,平均12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存在术后并发症。结论对食道癌患者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20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实施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用药指导﹑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术后疗效感到满意,均达到预期效果,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