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粪石性肠梗阻成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5月我院海南分院收治的1例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入院后经保守治疗无效,在全麻下接受腹腔镜探查术、小肠切开粪石取出术,术后16 d再次出现梗阻,肠镜下明确为粪石梗阻,术后23 d二次行剖腹探查、小肠切开粪石取出术。患者二次术后第3天恢复胃肠道功能,第9天进固体食物,第13天痊愈出院,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进食番石榴可能为海南地区粪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诊治应注意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粪石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肠梗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粪石性肠梗阻以植物性最多;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腹胀消除时间、肠胃减压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粪石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对老年粪石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诊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1例老年粪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21患者中,有1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有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早诊断、早治疗、适时进行手术是提高老年粪石堵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入并展开治疗的肠梗阻患者8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76例患者手术治疗痊愈、4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未出现死亡病例,共治愈78例(95.12%)、有效治疗4例(4.88%),临床治愈率为95.12%(78/82)。手术治疗后出现1例患者中毒性休克、2例肠坏死、1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88%。结论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讲,入院后应密切观察疾病变化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间,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粪石性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肠梗阻类型,一旦发生,定位和定性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35例经手术和临床诊断证实的粪石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粪石性肠梗阻CT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粪石性肠梗阻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科收治的15例经手术证实为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有2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6例诊断为粪石性肠梗阻,1例诊断为结肠肿瘤,其余6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所有病例均在术中证实为粪石性肠梗阻.结论:结合典型病史及B超检查可提高粪石性肠梗阻诊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内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我科收治的42例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通过内科治疗,即给予胃肠减压、内镜下碎石、结肠治疗机洗肠等治疗后治愈,2例内科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结论结合典型病史及B超检查、腹部平片、内镜检查,可提高粪石性肠梗阻诊治的准确率,内科治疗解除粪石性肠梗阻是可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诊断为粪石性肠梗阻的64排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64排螺旋CT对粪石性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30/30)及90%(27/30);粪石表现为类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相对低密度灶,CT值在60 Hu左右,增强扫描没有强化;内部密度不均,呈筛状结构、"气泡征"、"液气征"。延迟增强扫描粪石与肠壁间有充盈造影剂的微小间隙。结论:64排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对粪石性肠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粪石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粪石性小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手术证实为小肠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只有2例诊断粪石性肠梗阻,其余诊断粘连性肠梗阻3例,小肠肿瘤2例,不明原因肠梗阻3例,1例术前未能诊断为肠梗阻,1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粪石性小肠梗阻。结论粪石性肠梗阻易误诊、漏诊,对于秋冬季节的小肠梗阻需详细询问饮食病史,结合B超、CT等检查能提高粪石性肠梗阻诊断率,其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41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患者肠梗阻的原因、治疗方式及转归。结果 41例患者梗阻原因主要为肿瘤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粪块性肠梗阻、肠套叠及原因未明肠梗阻;其中保守治疗26例,痊愈20例、好转5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5例,痊愈13例、死亡2例。结论对老年肠梗阻的患者应及时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高治愈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探讨非手术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新方法。方法 对27例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在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基础上行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结果 27例患者中有22例经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排出了粪石,解除了梗阻,治愈率为81.48%,5例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无效而转外科手术。结论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对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粘连性肠梗阻(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胃肠减压,42例)与观察组(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42例)。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进食、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肠功能,不增加并发症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王鹏 《海南医学》2009,20(10):83-84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5年2月到2009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112例65岁以上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肿瘤性49例(43.75%),粘连性34例(30.36%),腹内外疝嵌顿16例(14.29%),肠扭转9例(8.04%),粪石性肠梗阻4例(3.56%)。手术治疗98例,其中88例获良好疗效,10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14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肿瘤性、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因其常合并其他疾病,故病情危重、复杂,临床进展快,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强化围手术期治疗,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粪石性肠梗阻的两种灌肠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70例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氧水和甘油混合液灌肠,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灌肠总有效率92.5%,显效率70.0%;对照组灌肠总有效率76.7%,显效率53.4%;治疗组基本效果更理想(P0.05)。两组在不良情况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粪石性肠梗阻的灌肠治疗比较适合使用生理盐水以及双氧水混合甘油的灌肠方式,比传统的灌肠治疗效果要好,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粪石性结肠梗阻高位灌肠等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老年性粪石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结肠治疗机高位灌肠及奥曲肽静脉维持为主,非手术治疗治愈27例;转外科手术2例。无一例发生肠道穿孔、死亡。结论以结肠治疗机高位灌肠及奥曲肽静脉维持治疗老年性粪石性结肠梗阻.安全性高、疗效满意。老年性粪石性结肠梗阻往往病情危重,易误诊.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把握手术时机是提高本病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梁军荣 《广西医学》2002,24(1):113-114
粪石性肠梗阻并不多见 ,文献报道占急性肠梗阻不足 0 4 8% 〔1〕。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小儿常隐瞒病史、检查不合作 ,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延误手术时机 ,引起严重后果。我院 1994~ 2 0 0 0年共收治粪石性肠梗阻 2 4例 ,其中小儿为 16例 ,现就小儿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中 ,农村人口 13例 ,城镇3例 ,其中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2~ 15岁。粪石分布及成因 :回肠粪石 15例 ,空肠粪石 1例 ,其中 2例合并肠扭转 ,粘果粪石 8例 ,番桃果粪石 4例 ,柿子粪石 2例 ,西瓜籽粪石 2例 ,其中 2例为多…  相似文献   

17.
何惠玲  黄文 《海南医学》2011,22(4):88-89
目的探讨小儿粪石性肠梗阻的形成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入院时有大量服食香蕉1例、粽子1例、番石榴6例、岗菍4例、柿子5例。其中保守治疗1例成功,其余均手术治愈出院。结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有效预防粪石性肠梗阻的发生;结合典型病史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短期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早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8.
总结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粪石性肠梗阻45例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4例,死亡9例。结论:粪石性肠梗阻并发结肠穿孔率较高,预后较差。改善末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植物性粪石所致小肠梗阻的MSCT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植物性粪石致小肠梗阻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结果全部13例患者中,完全性小肠梗阻9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4例。所有病例均在梗阻部位发现植物性粪石,其中十二指肠梗阻1例占(8%),空肠梗阻4例占31%,回肠梗阻8例占61%。1例回肠梗阻,并发回肠穿孔、急性腹膜炎。植物性粪石直径2.4cm-4.1cm。结论植物性粪石致小肠梗阻具有较为典型的征象特征,MSCT对其术前诊断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小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小肠梗阻的病因有肠套叠、肠扭转、小肠肿瘤及手术后肠粘连等,而由小肠粪石引起的粪石性肠梗阻较为少见,常易发生误漏诊。随着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的应用,对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文搜集我院8例行多排CT检查的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对粪石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2—2013年本院经手术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