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珍 《吉林医学》2010,31(36):6843-6844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弥漫性的炎症性肺损伤,为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呼吸危重症之一,重症ARDS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在40%~50%~([1-3])。机械通气是救治ARDS患者的关键医疗措施,合理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反之则会进一步加剧病情的恶化~([4])俯卧位通气通过体位改变增加ARDS肺组织背侧的通气,改善肺组织通气/血流比及分流和氧合~([5])。此外,俯卧位通气还会使肺内胸腔压梯度趋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43-146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早期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择取2015年1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ARDS患者,均在各种常规体位通气基础上再辅助俯卧位通气方式。统计分析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排痰情况。结果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后,患者p H值无变化(P0.05),PaO_2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CO_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O_2/FiO_2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液引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俯卧位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肺通气,并促进呼吸排痰,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治疗本征的重要措施。先将我院对25例ALI/ARDS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其改善氧和的作用已在临床中得到了证实[1]。我科收治了一名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间断俯卧位通气治疗,结果证明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血流比值,有利于氧和,现介绍如下。一、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0岁,患者系"肾移植术后4月,胸闷,气短并加重1月"于2014年8月28日转入我院ICU,患者入科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俯卧位通气,对照组采取仰卧位通气。分析2组患者氧合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经过护理后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氧合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指标,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为患者更换通气方式,提高其舒适度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对昏迷患者常采用气管切开法解除呼吸道梗阻,但气管切开后,患者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我科采用侧俯卧位法对昏迷患者(喉头水肿患者除外)进行呼吸道护理,在接触昏迷患者的呼吸道梗阻、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手术时俯卧位因管理上较为复杂,故临床上并不常用,只在腰背,下肢屈面或术式需要时选用。我院自1993~1995年于俯卧位下共施行各部位手术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手术时间最短10分钟,最长6小时30分。本组病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头昏,恶心呼吸抑制)7例,躁动、肢痛、血压下降30mmHg以上,输液管道脱落13例。现就围术期的护理浅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俯卧位机械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从而可以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从而改善氧和[1].1967年Piehl等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2],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患者的治疗,也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李雪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7):851-851
药物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我科在2009年1月发生1例因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由于处理不及时,造成患者局部炎症、溃疡等现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对于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有效护理措施,特对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中该事件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的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并分析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治愈率明显提升。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化疗药物发生外渗的原因,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查阅关于化疗药物外渗损伤防治相关文献。结果化疗时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药物外渗,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护理措施,降低损伤。结论导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存在多种,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避免发生药物外渗,在护理要点方面,护理人员应当对各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相应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并能够积极采取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促进化疗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俯卧位通气可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它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分压(PaO2),改善氧合状况,治疗有效率达64%~78%[1],俯卧位通气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分流,改善膈肌的运动,改善呼吸衰竭病人的氧合状态,降低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FiO2),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保持气道通畅,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另外,可缓解患者背部和臀部的压力,且实施比较简便易行,然而实施俯卧位通气时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观察与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俯卧位通气在临床救治重度呼吸窘迫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有效地改善中重度呼吸窘迫患者的难治性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但由于其操作复杂,国内尚未制订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医护人员缺乏对俯卧位通气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此项体位治疗策略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开展。本文综述俯卧位通气的研究进展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人员正确、安全地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16例,采取俯卧位2h,1~2次/d。分别观察俯卧位后5,30,60,120 min4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SpO2、PaO2较俯卧位前5min的变化。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MAP无显著改变(P〉0.05);俯卧位后5min患者SpO2无明显改变(P〉0.05);30,60,120min患者SpO2明显改善(P〈0.05)。俯卧位后60,120min患者的PaO2较俯卧位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可做为ARDS患者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翁赛云 《大家健康》2016,(10):261-261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俯卧位通气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俯卧位通气时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