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时患者出现晕血晕针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采血过程中出现晕血晕针患者17例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晕血晕针症状减轻5例,消失12例。结论:及时准确的护理干预对采血时晕血晕针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莉 《包头医学》2015,39(1):49-50
目的:探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晕血护理干预.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采血患者中58例晕针晕血,采血护理人员给予护理干预,回顾要点:采血前护理干预、采血中护理干预、采血后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采血前、中、后护理干预,减少晕针晕血的发生,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提高门诊采血服务质量.结论:采血前护理干预,可避免已知晕针晕血患者的再次发生;采血中护理干预,减轻采血中患者晕针晕血的症状;采血后护理干预避免晕针晕血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248例需要进行采血操作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采血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采血,比较2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察组出现晕针晕血的患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晕针晕血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晕血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采血室发生晕针、晕血病例共计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晕针、晕血的原因包括患者的心理因素、患者的体质因素、患者采血时的体位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结果:对46例患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均在几分钟内恢复正常,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和减少晕针晕血的发生,使患者痛苦减轻,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入校体检采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9~ 10月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发生晕针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2016年9~ 10月大学生体检采血工作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晕针发生情况.结果:经开展有效的护理对策后,晕针发生率降低,为0.05%.结论:通过分析大学生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邓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96-597
目的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防止体检采血患者发生晕血、晕针及并发症,对体检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以及探讨认识领悟疗法等心理支持对晕血、晕针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采血前对患者进行晕血、晕针的原因分析,针对性地运用认识领悟疗法、转移注意力、解释、鼓励、暗示等心理支持对晕血、晕针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26例以往有晕血、晕针史的患者无一例发生晕厥,11例患者虽略有不适,但无需做任何特殊处理便可顺利完成采血。结论对有晕血晕针史的采血患者要进行临床分析,针对其晕血、晕针的原因地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避免晕针晕血及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安全完成采血,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萍 《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96-597
目的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防止体检采血患者发生晕血、晕针及并发症,对体检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以及探讨认识领悟疗法等心理支持对晕血、晕针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采血前对患者进行晕血、晕针的原因分析,针对性地运用认识领悟疗法、转移注意力、解释、鼓励、暗示等心理支持对晕血、晕针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26例以往有晕血、晕针史的患者无一例发生晕厥,11例患者虽略有不适,但无需做任何特殊处理便可顺利完成采血。结论对有晕血晕针史的采血患者要进行临床分析,针对其晕血、晕针的原因地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避免晕针晕血及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安全完成采血,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钟靖 《基层医学论坛》2022,(21):136-138
目的 评价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20例研究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优化门诊护理(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采血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采血依从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的各项满意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优化门诊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晕血晕针的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采血依从率,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诊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出现晕针、晕血现象的具体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门诊接收静脉采血并出现晕针、晕血现象的72例患者,分析患者晕针、晕血的实际原因,并按照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分析得知,72例患者出现晕针、晕血现象的原因,涉及到体位因素、心理因素、体质因素及疼痛反射因素。经有效处理后,72例患者心慌、恶心、头昏、出虚汗、全身乏力等病状基本得到缓解,一段时间后,患者面色转红、意识清晰、四肢回温,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在对患者实施静脉采血时,门诊医务人员要系统掌握晕针、晕血的发病原因,采取心理疏导、临床指导、应急治疗等措施,缓解患者晕针、晕血的相关病状。此外,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准确判断患者的晕针病症,及时开展应急治疗,避免引发严重病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检发生晕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2013 年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发生晕针的 11 例学生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于 2014 年对校医院大学生体检工作进行改革。将 2013 年、2014 年大学生体检者晕针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4 年组大学生体检者采血晕针发生率与 2013 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静脉采血晕针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大学生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1例采血晕针学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做好采血无痛技术及提高穿刺成功率,应用心理护理方法,采取合适采血体位,做好采血前的宣传工作。结果:明显减少了采血晕针的发生率。结论:由两组对比数据研究发现,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通过宣传、心理护理并采取无痛技术对减少晕针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晕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门诊采血的6岁~40岁的22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将其分为2组,单日就诊采血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护理指导,共1172例;双日就诊采血的为观察组,进行多方面护理干预,共1112例。对比2组患者晕针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晕针率为9.7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54%,差别显著(P<0.01)。结论从心理到生理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包括放松疗法、针对性体位、舒适的环境及良好的服务、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的沟通等)能有效降低门诊采血患者的晕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对于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体检静脉采血对象共计1000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血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当中出现晕针、晕血者共计38例,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为0.76%;而对照组中出现晕针、晕血者共计122例,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为2.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采血者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晕血、晕针率,有助于确保采取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抽取我院门诊体检的600例体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300例对照组按正常程序采血,300例观察组针对晕针的可能因素,采血前后对患者进行预防干预。比较2组晕针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晕针可能性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操作者水平因素等,2组晕针诱发因素均以心理因素最高,分别为2.67%和6.67%;干预后,观察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因素是导致采血晕针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在预防采血晕针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体检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门诊患者采集静脉血,是门诊各项检查中最常见的方法,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它是由强烈的针刺所引起,患者在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出现晕针的现象时有发生.晕针发病急骤,原因也较复杂,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统计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发生静脉采血晕针患者360例,经积极地对症处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绮雯 《中外医疗》2011,30(29):163-163
目的探讨研究健康体检中静脉抽血晕针患者的发生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72例晕针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溯式研究。结果造成晕针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年龄因素,患者本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等外部因素。结论护理中应注意前期准备.掌握患者历史情况,操作过程护理以及晕针护理,并采取预防为主、及时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大家健康》2015,(2):53-54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抽血晕针者晕针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进行健康体检抽血人数的资料,其中102例发生晕针,对晕针原因、不同年龄段晕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晕针原因中,精神紧张者比例最高,为56%;不同年龄段中,21-30岁体检者晕针比例最高,其中男为42.16%,女为2.75%;102例抽血晕针者中,男性共计70例,女性32例,提示女生晕针综合征发生率低于男性,不过本研究中两组抽血晕针综合征总体发生率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年龄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健康体检抽血者发生晕针,护理人员要在分析晕针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体检时静脉抽血晕针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大学新生静脉抽血时发生晕针的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晕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针对26例患者晕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完全康复,无后遗症状.结论 通过了解大学新生体检时晕针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晕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健康体检进行静脉抽血晕针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并探讨护理措施。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出现静脉抽血晕针的原因分为4类:心理因素(57.89%),机体状态(36.84%),环境因素(31.58%),工作人员因素(19.30%)。结论应根据出现晕针的各方面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新伟 《吉林医学》2015,(3):564-565
目的:分析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130例有晕针晕血史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体检者设为观察组,分析观察组晕针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其余68例为对照组。结果:经过针对性干预措施后,观察组发生晕针的例数、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体检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幼年时注射的恐惧经历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等因素。给予体检者采取心理干预、采取适当的体位、营造舒适的环境及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等措施可显著降低体检者的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