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40例糖尿病患者,90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患者其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而糖尿病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的一项良好指标,与空腹血糖检测相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对糖尿病诊断、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及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观察组)100例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BG的关系,以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F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建慧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85-3586
目的:探讨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组61例,血糖异常组51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金标定量法测定HbA1c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和血糖异常组FBG及HbA1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bA1c值对糖尿病发生、发展是项重要辅助指标,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者可根椐HbA1c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赵丽珍  冯燕敏 《浙江医学》2005,27(11):839-840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眼前段反应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术前血糖控制程度与术后眼前段反应密切相关.临床上常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来判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本文对在我院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术前行HbA1c水平测定,以观察HbA1c水平对术后眼前段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按照糖尿病营养治疗的要求采用较低热能的饮食后,其体质指数和血糖水平的改变。方法:为100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低热能的糖尿病治疗饮食,并于饮食治疗的第1日和第28日分别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饮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无差异。结果:共有46名患者完成饮食治疗,与饮食治疗前相比,饮食治疗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低热能的糖尿病治疗饮食,能有效降低体重和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孙晔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69-69,72
目的探讨高压液相法测定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及临床意义,以便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检测糖尿病组115例,血糖异常组80例,正常对照组76例,将得到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同空腹血糖(FGB)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组和血糖异常组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讨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对糖尿病发生、发展是项重要辅助指标,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者可根椐HbA1c值合理用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技术上的优势使其还适合发现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使早预防、早检查、早诊断糖尿病成为可能。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能够及早发现会发生糖尿病的高风险患者,还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可以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作为普查糖尿病和健康体检人群的常规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测定脑梗死180例(脑梗合并糖尿病组102例,脑梗非糖尿病组78例)和健康对照组150例的HbA1c浓度水平,并比较分析其在各组间的关系。结果脑梗合并糖尿病组高于脑梗非糖尿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脑梗合并糖尿病患者与脑梗非糖尿病患者组间的HbA1c浓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非糖尿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HbA1c浓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升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相关,观察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梅  林静 《中国医刊》2004,39(8):25-26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了解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2组,肥胖组48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40例(BMI<25kg/m2).测定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BUA).结果 2型糖尿病肥胖组SBP,TG,LDL-c, F-ins, UAER, BUA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HDL-c较非肥胖组明显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ch, FPG, HbA1C水平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BMI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脂代谢、血压、胰岛素水平、血尿酸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重要因素.对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对其代谢异常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对3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艾塞那肽治疗前后的临床和实验资料[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艾塞那肽能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血糖、血脂代谢,控制体重指数,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艾塞那肽在有效控制血糖同时,改善肥胖、血脂代谢,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症与非肥胖组,其中肥胖组50例,非肥胖组52例。记录两组的性别、年龄、测量体重、身高,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的瘦素(6.53±2.49)明显高于非肥胖组(5.40±2.23),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瘦素(Leptin)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胆固醇(OR=2.377;95%CI:1.404-4.024;P0.05)、甘油三酯(OR=1.832;95%CI:1.128-2.975;P0.05)、糖化血红蛋白(OR=2.670;95%CI:1.628-4.379;P0.05)、瘦素(OR=1.440;95%CI:1.115-1.861;P0.05)水平均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水平,较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脂代谢紊乱,血糖控制更差。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血瘀证患者HbA_(1c)和FA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瘀证同血糖和非酶糖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0例合并血瘀证与 35例无血瘀证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果糖胺和HbA1c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 ,并以 2 5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同健康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果糖胺、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 (P<0 .0 1) ;同非血瘀证组相比 ,HbA1c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长期高血糖和蛋白非酶糖化是糖尿病血瘀证的重要危险因素 ,HbA1c可作为糖尿病血瘀证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对2011-3.1-2012-3.1在我院住院由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123例测定其HbA1c值,根据HbA1c值,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共40例、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6.5%)共83例;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其冠状动脉进行评分.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大于血糖控制不佳组;Gensini评分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54-10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对照组)及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患者按HbA1c高低分为低HbA1c组(L组,HbA1c≤7.5)和高HbA1c组(H组,HbA1c>7.5)。比较3组总胆红素水平,分析总胆红素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以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空腹血糖、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对总胆红素的影响程度。结果:H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L组及NC组(P<0.05),TBIL与Hb A1c、FPG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FPG、HbA1c呈负相关。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以后可能成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程及血糖控制水平的有价值临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血糖控制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22例作为治疗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HbA1c。结果:治疗组PBG、2 h PBG和HbA1c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bA1c与FPG及2 h PBG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治疗方案调整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5.
<正>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与血液中葡糖糖缓慢、连续的非酶促不可逆反应的产物,不受暂时性血糖的影响。因此,HbA1c对高血糖,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诊断价值较高,是长期控制血糖水平的指标,血液中HbA1c含量,可以反映过去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能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水平与病情控制程度,美国糖尿病协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判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 对53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测定.结果 糖尿病患者治疗4周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而HbA1c无显著变化(P>0.05);12周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且HbA1c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反映检测时患者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能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水平与病情控制程度,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认知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问卷调查患者的文化程度、对HbA1c的认知情况、近一年来是否进行HbA1c及眼底检查。按免散瞳眼底摄片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分别对两组进行临床特征和糖化血红蛋白认知水平的比较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32.7%、27.7%,患者HbA1c认知水平良好,随着年龄层次的降低及文化程度的提高,HbA1c认知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近一年来,56.8%的患者未检查HbA1c,85.0%的患者未检查眼底。与NDR组比较,DR组年龄、DM病程、FBG、和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更多,文化程度更低(P<0.05)。DR组的HbA1c认知水平、近一年来进行HbA1c检查例数均显著低于NDR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DR患病率较高、筛查率低、HbA1c的认知水平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认识到HbA1c在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定期眼底检查将有助于DR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皮质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ACVD患者按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42例)、非糖尿病组(36例),另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型组(27例),中型组(31例),重型组(20例)。比较各组皮质醇(Cor)、24h尿游离皮质醇(24hUF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1ACVD患者Cor、24hUFC、FBG及糖尿病组HbA1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非糖尿病组HbA1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2糖尿病组Cor、24hUFG、FBG、HbA1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3ACVD重型组Cor、24hUFG、FBG、HbA1c显著高于轻、中型组(P<0.05)。4随着病情恢复,Cor、24hUFG、FBG、HbA1c明显下降(P<0.01)。结论1HbA1C、FBG、UFC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2Cor、24hUFG、FBG、HbA1c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一个指标,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席燕  王月香 《医学综述》2011,17(3):466-46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变化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和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0%),分别测定其mAlb和尿NAG的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HbA1c>7.0%与HbA1c≤7.0%组mAlb值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Alb变化与长期的血糖控制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尿NAG与其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并分析空腹血葡萄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Ⅱ型糖尿病(2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经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A组)及非糖尿病患者100例(B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分别计算空腹血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情况,分析并比较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 A组FPG对Ⅱ型糖尿病诊断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3%,HbA1c诊断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2%,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FPG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仅为7.0%和1.0%;HbA1c诊断灵敏度和特异率为8.0%和5.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葡萄糖在Ⅱ型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