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晓丽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7-1428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基础护理措施,如加强无菌技术、病房环境保护、监测制度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实施前后院内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自2008年的4.32%下降到2011年的2.57%。结论:采取加强基础护理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强化监测制度、无菌技术、全面指控达到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内镜检查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医院的情况将科学、合理、规范的基础护理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多项护理操作的实施,医院的感染率大大降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实施基础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护士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坚持合理、规范化的操作,将院内感染消灭在萌芽中,保证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内镜质量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层级管理体系,对比实施护理质量层级管理前后消化内镜中心各项感染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胃、肠镜内腔、水槽与消毒液及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048~8.469,P<0.05)。结论在内镜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内镜感染,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786例病人在异丙酚麻醉下行胃肠镜检查观察疗效。方法:消化道内镜检查前应用芬太尼0.05mg静推,之后用异丙酚1 ̄1.5mg/kg静脉推注,麻醉状态下行上述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应用异丙酚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无痛苦,节省时间,避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识别每一个病变,且能提高病理取材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其对于内镜治疗术的开展也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整个过程由麻醉师监护,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50-651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对消化道内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消化道内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62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认知调节、情绪调节等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组由于术前思想负担减轻,术中配合较好,明显缩短了检查时间,且心理护理组生理指标、术中痛苦程度、手术完成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并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EBN)在神经内科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循证护理步骤对我科14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140例神经内科患者经循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循证护理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并提高临床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9.
医院感染也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是评估和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医院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天数,而且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严重者影响患者预后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医院感染涉及学科门类广泛,其中护理管理在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护士长,病房的管理者,应从对科室各类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督等方面入手,发挥其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监控作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安茹 《吉林医学》2011,32(25):5356-5357
目的:讨论护士在医院感染中预防和控制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和控制感染的对策。结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健全制度,病房及传染病管理,坚持无菌技术操作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主要途径。结论:护士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加强各环节的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促进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6年7月份至2017年5月份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并论述了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留置导尿管、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环境物品清洁消毒管理、消毒隔离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加强感染知识及技能培训,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的管理,以保证医院的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把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感染管理放入医院对护理质量的整体管理中去,建立并完善感染管理体系,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医院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中普及有关感染的医学理论知识,以使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护理工作规范化,通过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成果来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结果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规范管理中有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医院在进行感染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与程序化,使医院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加强有效、规范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及检查时机.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04月我院158名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检出情况,根据出血表现形式及检查时机不同分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不同检查时机的检出率及阳性率.结果:158名OGIB患者中检出病变117例,检出率74.05%,阳性80例,阳性率50.63%.显性出血组的阳性率与隐性出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显性出血组的检出率随出血停止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阳性率于出血停止后3d至2周最高(P<0.05).隐性出血组2周内大便隐血阳性组检出率及阳性率均高于大便隐血阴性组(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显性出血停止后3d至2周,隐性出血大便隐血阳性2周内阳性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种传染病,例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梅毒、淋病等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困难[1].  相似文献   

15.
静脉麻醉在消化道内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君 《现代医学》2003,31(4):240-241
目的探讨减轻消化道内镜受检者对操作过程恐惧的办法,提高检查和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345例受检者在内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静脉推注异丙酚(1~1.5 mg@kg-1),并连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指脉血氧饱和度,了解受检者的反应情况和操作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消化道内镜诊治,受检者无知觉,且生命体征平稳;操作者所需的操作时间缩短,诊治成功率提高.结论静脉麻醉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点,对内镜技术的开展和提高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发生并发症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汇总、筛选,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做出评判和选择,并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得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中循证护理组出现并发症4例,常规护理组16例。循证护理组无并发症率为90.9%,常规护理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95,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不仅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行深静脉导管留置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统计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干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46例,发生率30.67%;实验组患者发生感染14例,发生率9.33%,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151.80±0.84)天,对照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61.89±0.85)天,实验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取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准确评估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患者的病情,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9.65%~17.65%[1].国外资料显示,手术切口感染约占医院内感染的20%左右(ICU除外)[2],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10~12月我们选择腹部二类切口的外科手术450例,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血液透析行深静脉导管留置术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循证护理,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8例,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2例,发生率为7.69%,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对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准确评估,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和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究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护理管理的方法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诊治疗的164例患者为分析探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参照护理组82例患者,实验护理组82例患者。给予参照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给予实验护理组患者施以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观察分析数据表明,实验护理组患者较参照护理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更低一些。且组间数据对比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将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其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可见,加强护理管理,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有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