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改良盆底肌训练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四名患者使用改良盆底肌训练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盆底肌训练可以减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失禁次数以及漏尿量。结论女性尿失禁患者应适当进行改良盆底肌训练以缓解漏尿症状。  相似文献   

2.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为病例组和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依据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90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0例,充溢性尿失禁患者40例.比较各组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最大逼尿肌排尿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迫性尿失禁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溢性尿失禁组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排尿压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前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张力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接受无张力吊带术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手术前后24 h的尿垫试验结果,并比较其尿失禁症状评分,手术后的总体有效情况。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及相应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总体有效的患者为70例(92.11),手术后24 h的尿垫试验结果及尿失禁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6个月的随访显示,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显著下降(P〈0.05),剩余尿量显著上升(P〈0.05),出现尿频尿急者2例(2.63),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适及不良反应。结论无张力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更换尿袋时间与产生尿路感染的相关程度,以指导临床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8年9月神经内科出现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尿白细胞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不需每日更换尿袋,减少了细菌逆行感染和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方法:我院2008年4月~2010年2月收治42例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结果:两组患者尿白细胞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不需每日更换尿袋,减少了细菌逆行感染和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训练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功能、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QOL)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盆底肌功能、I-QOL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P<0.01),盆底肌功能、I-QO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悬吊运动训练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降低漏尿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优于单纯的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女性尿失禁患者术前尿动力学参数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5年10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4例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0~82岁,平均(56.97±10.68)岁,病史1个月至50年,平均(8.44±8.85)年。尿动力学检查均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术前常规进行,分为非侵入性检查和侵入性检查两部分,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排尿时间、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逼尿肌压、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总容量、初始尿意、强烈尿意、急迫尿意和漏尿点压力等参数。按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比较,使用Kolmogorov Smirnov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14例患者资料,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膀胱总容量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残余尿量、排尿时间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最大逼尿肌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女性尿失禁患者随年龄增加,尿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膀胱总容量显著下降,残余尿量、排尿时间随年龄增加上升,最大逼尿肌压随年龄增加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通畅,残余尿量减少,尿流率增大,症状改善,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TURBn是治疗症状严重的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首选方法,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女性膀胱颈梗阻汽化电切术疗效.方法 对20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颈汽化电切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满意,其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汽化电切术是一种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脏患者术后需要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计算累计尿量,因为尿量监测方便,且能直接反映肾血流灌注及体液平衡的变化,所以准确观察及记录每小时尿量是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而常规引流袋上的刻度所反映的尿量与实际值误差较大。从2003年6月起,我科一直使用自制一次性集尿器,不仅减少护士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准确反映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充溢性尿失禁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女性充溢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按照上尿路情况分为上尿路扩张组(31例)和无上尿路扩张组(24例).结果:上尿路扩张组患者排尿后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分别为(370.3±242.5)ml,(534.0±231.4)ml,(3.4±2.3)kPa,分别高于无上尿路扩张组的(29.5±21.1)ml,(366±201)ml和(2.0±1.4)kPa;扩张组膀胱顺应性为(141.8±56.1)ml/kPa,低于无扩张组的(336.7±154.1)ml/kPa,P<0.05.扩张组膀胱危险容量、危险系数较非扩张组增高,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准确评估女性充溢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状态,为预防上尿路损害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ICIQ-SF评分及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0.05),以联合治疗组1h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下降更为显著(0.01)。结论温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尿路造口袋在神经内科重症男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至2018年度收治的96例男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尿套收集尿液,试验组采用尿路造口袋收集尿液,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脱落漏尿率及周围皮肤损伤率。结果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费用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肤损伤和脱落漏尿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男性尿失禁患者采用尿造口袋,可减少脱落漏尿和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有尿失禁又要准确记录尿量的男性患者.传统的方法是行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管。收集尿量准确记录。而下尿管时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对尿道粘膜有一定的损伤。即使是采用无痛导尿术.长期留置尿管对尿道粘膜也是一种异物刺激,易引起患者不适,增加患者感染机会。笔者结合长期临床工作经验,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无需导尿便能解决此问题。自2010年1月我科采用一次性避孕套接一次性集尿袋为上述患者接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会阳、中髎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女性SUI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4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会阳、中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经非穴点安慰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及72 h平均漏尿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及72 h平均漏尿次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72 h平均漏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会阳、中髎穴治疗女性SUI疗效显著,表明电针治疗为治疗效应而非安慰效应。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抗阻力髋部肌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轻中度SUI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学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抗阻力髋部肌锻炼,包含髋外展锻炼和髋内收锻炼;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2组均锻炼1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比较2组尿失禁次数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 结果干预12周后,2组尿失禁次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少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尿失禁次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部肌锻炼可显著改善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减少漏尿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DCA管理程序对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择102例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留置导尿,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程序进行留置尿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13.0±2.0d),护理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0.0±1.8d),护理组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对照组。2对照组留置尿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27.78%,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8.52%;护理组留置尿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0.87%,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4.35%。护理组留置尿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PDCA管理程序能够缩短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的留置时间,降低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留置导尿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龄女性患者留置尿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是某些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及观察病情记录尿量,促进昏迷、尿潴留、尿失禁等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常规操作中,给高龄女性患者导尿或留置尿管时常失败,不仅增加高龄患者的痛苦和感染几率,而且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为提高置管成功率,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效果。方法对23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23例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1),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CO_2激光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轻中度SUI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阴道CO_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ICI-Q-SF)、盆底肌纤维肌力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障碍评分及I-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CO_2激光治疗结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SUI患者漏尿症状,增强盆底肌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