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出现副反应的具体原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择取2011年2月到2016年2月这五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预防接种的8000例儿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副反应的具体情况、详细原因。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有11例儿童出现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0.14%(11/8000)。其中,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0~2岁的婴幼儿,占比72.73%(8/11);导致儿童出现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含有荨麻疹成分的疫苗与白破疫苗,占比90.91%(10/11)。造成儿童出现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失范和疫苗质量事故,占比63.64%(7/11)。结论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应严格遵循《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后对儿童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2.
施秀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49-4450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时产生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近4年来在我卫生院进行预防接种的47例儿童接种副反应登记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4/万;0岁-2岁儿童在接种疫苗时发生副反应概率较其他年龄段的儿童高,占91.49%;接种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白破疫苗发生副反应概率较高,占80.85%;47例副反应经过及时适当地处理最终都得以痊愈。结论接种前,要做好儿童体检;接种时,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接种后,认真留观,同时加大副反应宣传力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吴维洁 《求医问药》2014,(15):98-99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在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我社区服务中心计免科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表,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社区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1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针对其在接种后所出现的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社区预防保健科共使用了25种疫苗,共接种疫苗27252人次,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12人次,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为0.4‰。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12例儿童经护理干预后全部被治愈。结论:正确规范地使用高质量的预防接种疫苗,并在可能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各个环节对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的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1659例接种病例中,出现副反应的例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0.083%。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操作的规范性,积极科学的进行接种护理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常见的副反应发生情况,总结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副反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接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5681例儿童,按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组儿童接种后的副反应发生率,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础免疫组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为0.437‰,加强免疫组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为3.626‰,χ~2=8.571,P0.025,即基础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基础免疫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要加强预防接种前准备工作和接种后的护理,尤其是对于加强免疫接种的儿童,以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计划免疫接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的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为安全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报道的预防接种后死亡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道的7例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AEFl分类均为偶合症,3例病例临床诊断为婴儿猝死综合征。7例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接种后发病时间中位数为0d,接种后死亡时问中位数为1d。7例死亡病例接种的10剂次疫苗有8剂次为首次接种。引起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可疑疫苗分别为百白破(无细胞)、脊灰(减毒猴肾)、Hib、流感(裂解)、百自破、麻疹、乙脑(减毒)和卡介苗。结论偶合症是预防接种后死亡常见的类型,儿童接种尤其是疫苗首剂次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应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建立完善预防接种后伤害救济机制是处理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的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1659例接种病例中,出现副反应的例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0.083%。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操作的规范性,积极科学的进行接种护理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分析影响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辖区51间预防接种门诊的2009年预防接种副反应月报表及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表,对罗湖区2009年1—10月份的预防接种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9年1—10月全区开展预防接种疫苗共29种,共接种653559人次,出现接种副反应75人次,接种副反应发生率为11.48/10万。结论罗湖区2009年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耐受性较高。正确规范的使用安全、高质量的疫苗和做好预防接种护理的各个环节是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预防接种的现状。方法对38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预防接种,采取接种前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理疏导并且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观察与随访。结果38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接种年龄在1月龄-3周岁之间。其中36例在相应的月龄中完成基础免疫的同时接种了第二类疫苗。2例患儿因心功能不全而未全程接种,分别给予口服脊髓灰质炎预苗三剂次。38例患儿中仅有3例出现副反应(一般反应2例、局部反应1例)。所有患儿在接种疫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只要心功能正常,适时进行预防接种是安全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殊健康儿童预防接种评估及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经预防接种门诊主动筛选的出生日期在2004年6月1日—2022年6月1日的特殊健康儿童,收集临床资料,以此进行预防接种评估建议,随访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44例特殊健康儿童,其中精神发育迟滞231例(24.47%)、脑性瘫痪440例(46.61%)、先天愚型115例(12.18%)、癫痫74例(7.83%)、先天性心脏病54例(5.72%)、唐氏综合征30例(3.18%)。其中男、女分别有519例(54.98%)、425例(45.02%)。在特殊健康儿童中,建议可正常接种疫苗918例(97.25%),建议接种灭活疫苗但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8例(0.85%),建议暂缓接种所有疫苗18例(1.91%)。建议接种疫苗的特殊健康儿童中,已接种疫苗926例(98.09%),接种灭活疫苗842例(89.19%),接种减毒活疫苗612例(64.83%);926例儿童共接种疫苗8 480剂次,其中灭活疫苗6 770剂次、减毒活疫苗1 770剂次;62例儿童进行68剂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1...  相似文献   

11.
谢皆强 《大家健康》2016,(11):15-16
目的:研究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5141例儿童作为观察目标,依据月龄分为基础免疫组(3~6月龄,n =3894)和加强免疫组(18~24月龄,n =1247),5141例儿童中有63例出现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1.23%,回顾性调查预防接种反应月报表,分析副反应发生的原因,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儿童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基础免疫组副反应发生率、全身反应发生率、局部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加强免疫组(P <0.05);冬春季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夏秋季,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预防和减少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副反应,接种前应严格掌握禁忌症,填写疫苗知情告知单,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接种时要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途径和部位,接种部位的皮肤要进行严格消毒;要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头,保障药液全部注入肌肉,同时要做好接种前后卫生保健宣教工作,尽量避免高温季节接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临床特点,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5月26日至2021年1月5日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咨询的主要内容、医学建议结果。结果:收集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中,男357例,女238例,平均年龄(26.7±30.5)个月;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12例(18.82%),新生儿期疾病91例(15.29%),过敏性疾病79例(13.27%),心血管疾病67例(11.26%),共占接种咨询人数的58.64%。经过综合评估给予508例(85.38%)儿童可规范接种(常规补种或者按疫苗免疫程序接种)或者仅接种灭活疫苗的医学建议,其中366例可规范接种疫苗,142例可接种灭活疫苗;74例暂缓接种疫苗,13例未进行相关检查,未给予医学建议。经综合评估可进行疫苗接种的508例中,仅4例接种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中经评估绝大多数可规范接种疫苗,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可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咨询意见,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预防接种门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来我疾控中心所辖范围内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疫苗的80例儿童,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2组的儿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儿童配合情况以及家长满意情况、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1组儿童配合度评分(2.12±0.47)分,实验2组儿童配合度评分(1.05±0.36)分,明显低于实验1组;实验1组家长满意度评分(88.65±7.45)分,实验2组家长满意度评分(96.68±6.73)分,明显高于实验1组。实验1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实验2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与实验1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种疫苗的儿童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降低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儿童以及家长的满意度,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儿童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县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预防接种报表以及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统计各类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各类疫苗接种的安全性。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县共对儿童开展了15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包括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a群流脑疫苗等,总计接种人次为69742人次,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2例,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无菌性脓肿、过敏性皮疹、腹泻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56/10万。结论导致儿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在接种疫苗期间,应当保证疫苗的规范正确使用,保证接种疫苗的儿童符合疫苗接种指征,提高儿童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可最大限度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国产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为安全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本辖区满1-5周岁儿童在2006年~2009年间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3487例出现的312例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四年来,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副反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疫苗本身无关,主要原因与工作人员对家长施行的卫生宣教逐年加强和接种时气温有关,气温高时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发生率高,反之,发生率低,(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接种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前的儿童要经医生严格体检,身体状态良好者方可接种,接种后对家长施行详细而到位的卫生宣教,接种时最好避开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策略及应用价值。方法调查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地区320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对疫苗接种情况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具体策略。结果第一组预防接种108例(占90.0%),接种合格95例(占88.0%);第二组预防接种82例(占80.4%),接种合格57例(占69.5%);第三组预防接种84例(占85.7%),接种合格58例(占69.0%)。三组差异显著(P0.05);在儿童流行病发病率上,未接种疫苗组发生率为13.0%(6/46),接种合格组发生率为0.0%(0/210),接种不合格组发生率为1.6%(1/64),三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能有效减少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防止疫苗针对传染病大面积流行,为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保障,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策略及应用价值。方法调查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地区320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对疫苗接种情况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具体策略。结果第一组预防接种108例(占90.0%),接种合格95例(占88.0%);第二组预防接种82例(占80.4%),接种合格57例(占69.5%);第三组预防接种84例(占85.7%),接种合格58例(占69.0%)。三组差异显著(P0.05);在儿童流行病发病率上,未接种疫苗组发生率为13.0%(6/46),接种合格组发生率为0.0%(0/210),接种不合格组发生率为1.6%(1/64),三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能有效减少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防止疫苗针对传染病大面积流行,为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保障,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付美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116-116,119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我市城区预防接种的副反应报表和个案调查表,分析我市城区2009年1月~2010年1月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副反应情况及其护理对策。结果在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市城区共接种疫苗221339人次,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有26人次,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75/10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均能顺利渡过预防接种反应。结论正确使用高质量的预防接种疫苗,并做好副反应中各个环节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马成吉 《甘肃医药》2013,(8):624-625
目的:调查与监测本地区2012年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地区5家医院提供的2012年所有预防接种登记资料和副反应监测资料。结果:本地区2012年共上报各类预防接种副反应35例,占总接种的0.5%;其中注射后30分钟出现副反应6例,注射后24小时内出现副反应9例,注射后5天内出现副反应20例。免疫接种主要的副反应为头晕、恶心、发热等。所有副反应经1~20天的对症处理均痊愈,无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本地区2012年接种预防免疫接种副反应比较少,多在接种后5天内发生,多为头晕、恶心、发热,应加强预防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方法对2011年全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石嘴山市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7例,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类:一般反应6例,偶合症1例;按照接种形式分类:常规接种后发生5例,强化免疫接种后发生2例。结论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提高监测系统质量;同时帮助公众理解预防接种副反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的操作过程;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造成对免疫规划公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