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朝平 《当代医学》2021,27(19):52-54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许文举  林艳足  庄丽  许先继 《广东医学》2012,33(11):1665-1666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将11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60例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病死率、复合终点发生率、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复合终点分别为5.0%和21.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7% vs 46.4%,P>0.05);观察组再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7% vs 16.1%,P<0.05),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48.02±7.26)% vs (33.98±6.42)%,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PT、APTT及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短阵室速数、QTc间期、QRS波时限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暴焕英  袁利艳 《中外医疗》2013,(28):133-13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少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和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和73.3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优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措施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组情况为:(1)对照组,纳入患者49例。(2)观察组,纳入患者49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闭塞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李筱敏 《当代医学》2014,(11):144-145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76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30例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标记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7%,高于对照组86.67%(P〈0.05);在心电图改变情况上,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67%(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对照组病患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而联合组病患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更为显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复通率、再闭塞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LVEF和PAR分别为50.3%±1.6%和0.32±0.06;对照组分别为33.5%±1.4%和0.49±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管复通率和血管再闭塞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研究分析,并通过电脑随机模式分为两组,A组(n=37)予以阿司匹林单药治疗,B组(n=37)在A组用药下配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A、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用药疗效、心功能等。结果 B组用药疗效评估显示,总有效率相比A组的用药疗效显著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LVEF指标值较A组显著增高,LVEDD、LVESD指标值较A组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两药治疗,药效显著,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较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其不仅用药安全性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首剂给予拜阿司匹林300mg嚼服,后100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胸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胸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任何1例出现了不良发应。治疗后观察组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的改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与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均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81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总有效率、再闭塞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晓  李伟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8):98-100+10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对照组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7.143,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χ~2=0.198,P0.05),但研究组再闭塞率较对照组降低(χ~2=5.924,P0.05);且头痛、肠胃不适及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χ~2=9.191,7.143,13.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无明显差异(t=1.141,-0.234,-1.176,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减少血管再闭塞情况,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凝血指标改善时间、心功能降低2级时间、凝血指标情况、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孔庆海 《中外医疗》2012,31(7):102-10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6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SVI、EDVI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