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肾功能水平、皮肤瘙痒程度、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Ca2+、P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利于缓解瘙痒,降低PTH和β2MG水平,且对肾功能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伴皮肤瘙痒症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中药外洗,每周3次,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片10 mg/d,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9%,对照组有效率39.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5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HD+HP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HD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及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H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PTH水平未明显变化(P〉0.05);但对钙、磷代谢,HD+HP或HD均不能很好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改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头晕、失眠等症状也明显缓解,同时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得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方咏  郎世平  殷新  刘珍银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57-4658
目的:观察过敏煎加减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男性免疫不育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予以强的松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8.26%,对照组65.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过敏煎加减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敏煎加减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过敏煎加减,水煎口服,并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照组43例,口服酮替芬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58%,对照组显效率为65.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过敏煎加减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40例,单独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52.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和不安腿综合征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食欲,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于芳 《当代医学》2013,(20):49-50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进行相关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液中的中分子物质、血清蛋白、血常规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分子毒素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睡眠、皮肤瘙痒、食欲及高血压等情况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净化尿毒症患者血液的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813-1814
目的:了解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症状,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H、BUN、SCr、Ca、P等及皮肤瘙痒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H、BUN、SCr、Ca、P等变化及皮肤瘙痒的变化相比均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能有效的清除患者的PTH,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瘙痒症状有很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文 《吉林医学》2016,(4):931-932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伴发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改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的β_2-M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中的β_2-MG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_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β_2-M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血液β_2-MG水平。  相似文献   

11.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透析尿毒症患者68例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4),治疗组采用HP联合HD,每周1次,共治疗12周,对照组单用HD,观察两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PTH。结果治疗组皮肤瘙痒症状完全消失12例,明显改善15例,症状减轻4例,无效3例,有效率91.18%。对照组皮肤瘙痒减轻8例,无效26例,有效率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的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2.
谭菲 《吉林医学》2013,(31):6508-6509
目的:研究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试验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是否改善,最后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通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状况完全消失有8例,10明显改善,症状减轻1例,无效1例,其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皮肤瘙痒减轻为5例,无效患者为15例,其有效率为25%。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探索其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共治疗8周.结果 治疗组21例皮肤瘙痒症状完全消失,5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2例皮肤瘙痒症状轻度缓解,2例皮肤瘙痒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所有患者经过HD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5例,其余无明显改善,3例皮肤瘙痒症状加重;治疗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万晚珍 《吉林医学》2011,(20):4099-4099
目的:对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存在皮肤瘙痒的有42例,按照接受透析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按常规透析的同时,每2~4周接受一次血液灌流,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每周2~3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皮肤瘙痒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净化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我院9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净化及其它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α-酮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肌酐(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肌酐(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液净化联合复方α-酮酸较单独采用血液净化法治疗尿毒症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致皮肤瘙痒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因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致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缓解疗效。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缓解率为95.0%,对照组的皮肤瘙痒缓解率为62.5%,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致皮肤瘙痒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期的预后效果,并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液净化在尿毒症脑病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并对临床疗效以及生化指标变化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较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脑病患者实施血液净化,对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田文杰 《求医问药》2014,(17):194-19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甲状旁腺素值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甲状旁腺素值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技术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清除其体内的甲状旁腺素,改善其皮肤瘙痒的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串联疗法的9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病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46例)、实验组(46例),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后两组血液净化情况、皮肤瘙痒程度。结果经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情况有明显缓解(P0.05),对照组瘙痒程度评分[(4.00±0.81)分]高于实验组[(1.50±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护理后,两组病人临床血液净化效果均较理想,对比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β2-MG均值[(19.80±3.80)mg/L]高于实验组[(10.70±1.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改善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效果,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患者31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5例,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16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串联法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肌酐、中分子物质、甲状旁腺素水平、皮肤瘙痒和贫血等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01,P=0.0142)。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