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79-1780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脐带缠绕在产程中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528例脐带缠绕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981例无脐带缠绕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脐带缠绕周数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47.35%,高于对照组的21.10%,2组比较差异显著;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病死率观察组为16.28%和1.89%,而对照组为8.97%和0.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正常分娩率为54.55%,对照组正常分娩率为83.38%(P<0.01)。结论脐带缠绕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使阴道正常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内孕36~42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妊娠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缠绕周数对围生儿造成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缠绕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且缠绕两周及以上者较缠绕一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缠绕是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最佳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五年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足月、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并发症、单胎伴脐绕颈的病例资料,其中选取89例脐绕颈≥2周的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62例脐绕颈1周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率及剖宫产率。并比较脐带绕颈周数不同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孕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围产儿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孕妇自然分娩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剖宫产组。结论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围产儿并发症越高。脐带绕颈1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2周的孕妇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正确处理脐带绕颈.方法:选择378例胎儿脐带绕颈作为研究组,将脐带绕颈长度,绕颈周数进行分析,并将同期分娩的孕妇随机抽取具有可比性的4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护,选择适当分娩方式,正确处理脐带绕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脐带绕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最佳分娩方式,以达到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目的。方法:选取脐带绕颈孕妇351例,根据新生儿出生时脐带绕颈情况分为:脐带缠绕一周组229例;脐带缠绕大于或等于两周组122例,以无脐带绕颈1 148例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脐带缠绕一周组剖宫产91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16例,阴道分娩138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6例;脐带缠绕大于或等于两周组剖宫产112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6例,阴道分娩10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剖宫产229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41例,阴道分娩919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20例。结论:脐带绕颈一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两周及以上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为佳。  相似文献   

6.
黄春明 《微创医学》2006,25(4):633-634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住院头位妊娠脐带缠绕482例作为观察组,并以482例同期住院无脐带缠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脐带缠绕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延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结论 对产前诊断或怀疑脐带缠绕者应加强产前、产时的监护,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2年12月以剖宫产分娩结束妊娠的ICP孕妇72例(病例组),观察其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同期行剖宫产分娩的70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并行胎盘组织超微结构的电镜检查.结果:病例组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56%、23.61%、16.67%、5.56%、1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例组胎盘组织的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异常改变.结论:ICP可导致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ICP胎盘的病理改变与围产儿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春明 《医学文选》2006,25(4):633-634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住院头位妊娠脐带缠绕482例作为观察组,并以482例同期住院无脐带缠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脐带缠绕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延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结论对产前诊断或怀疑脐带缠绕者应加强产前、产时的监护,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47例脐带缠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娩后了解脐带长度、缠绕周数及新生儿出生后情况来比较脐带缠绕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缠绕,脐带缠绕的胎儿窘迫率为50.1%窒息率为93.8%死胎率2.7%.结论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脐带缠绕周数越多,则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也越大,而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缠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住院分娩40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围生结局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妊娠分娩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其中50例足月妊娠且羊水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将另外50例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孕妇的羊水相关因素、分娩情况以及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行剖宫产以及产后出血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围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围产儿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妊娠延长、胎儿畸形、脐带异常、胎盘功能退化、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羊水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使新生儿结局获得改善,必须及时对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现象做出正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800例导乐陪伴分娩孕妇与非导乐陪伴分娩孕妇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6.13%)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7.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7.59±2.25)min,产后出血率1.375%,胎儿窘迫发生率4.875%,新生儿窒息率1.3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3.
李平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52-2753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的正确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分娩时诊断为脐带缠绕的319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无脐带缠绕者4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围生儿窘迫、窒息、死胎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缠绕导致产程延长,缠绕周数过多应选择性剖宫产;脐带缠绕致胎儿窘迫、窒息、死胎发生率增高;脐带缠绕者应定期产检,临产后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妊娠结局及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8月在我院分娩后证实脐带缠绕、足月妊娠的初产妇31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无脐带缠绕的初产妇3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率、阴道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胎儿脐带缠绕,增加了产妇对胎儿安康的担忧及分娩的恐惧,致使产妇临产后情绪紧张,容易造成子宫缺氧、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因此,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密切监护胎儿宫内状况,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从而有效地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羊水过少孕妇12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20例羊水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胎儿窘迫、脐带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过期妊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8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3%,P0.05。研究组剖宫产产妇出现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同组阴道分娩产妇,P均0.05。结论:羊水过少可显著提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胎儿生长受限率,应加强对羊水过少孕妇的临床监测,以便终止妊娠或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有效保障母婴的健康与预后。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产儿的预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ICP孕妇48例为ICP组,设观察同期分娩的4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的发生率.结果:ICP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3.75%、25%、8.33%、27.0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或P<0.01),新生儿肺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CP可导致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  相似文献   

17.
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住院分娩的548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末期胎心监护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紫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36-2037
目的 评价妊娠末期胎心监护临床应用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326例妊娠末期妇女进行胎心监护,从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脐带异常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2例无应激试验(NST)有反应型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1例(8.02%),新生儿窒息10例(3.82%);25例NST可疑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7例(28.00%),新生儿窒息4例(16.00%);39例NST无反应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20例(51.28%),新生儿窒息11例(28.21%).NST有反应型、可疑型、无反应型孕妇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有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49例,NST无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14例,NST有反应型与无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率(35.5%)是平均剖宫产率(11.3%)的2.3倍.结论 妊娠末期胎心监护显示绝大多数NST 有反应型提示胎儿在宫内生长良好,可继续安全待产.NST有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者多可安全经阴道分娩.多次NST可疑型孕妇需密切观察,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NST无反应型的高危妊娠宜尽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提高胎心异常孕妇分娩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742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心监测正常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的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结局的差异,探讨正确解读胎心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全部研究对象中,有胎心异常曲线者751例,占10.12%(751/7422)。其中580例是在产后发现异常因素,占异常总数的77.23%(580/751);新生儿窒息219例、新生儿死亡1例,共占29.29%(220/751)。胎儿窘迫的因素有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以及胎盘因素等。2组妊娠方式选择: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7.56%,手术介入率为39.68%;对照组剖宫产率为6.24%,手术介入率为7.44%,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手术介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结局:观察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影响的比重分别为16.11%、9.45%、25.97%;对照组分别为2.50%、1.30%、3.4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肺炎为8.92%,新生儿缺氧性脑病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0%、1.2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胎心异常曲线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患者加强胎心监护,并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处理,可适时进行剖宫产,以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经彩超证实为脐带缠绕的初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分娩的无脐带缠绕的1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分娩情况、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剖宫产比例高,新生儿Apgar评分低、窒息及死亡率高(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无差异(P〈0.05)。结论脐带缠绕的发生率高,对胎儿的影响表现为多变性,产科处理中,既要避免分娩对母儿均有危害的手术干预,又要做到为新生儿提供最大的安全,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