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善佑 《吉林医学》2016,(4):884-885
目的:探讨应用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分泌性中耳炎均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鼓膜穿刺抽液后注入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对照组鼓膜穿刺抽液后注入地塞米松。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值得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5 k Hz、1 k Hz、2 k Hz纯音测听气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鼓室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鼓室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比较2组听力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在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在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利于促进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改善纤毛功能,联合中耳炎常用药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212例医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盐酸氨溴索。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氨溴索能够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比较2组听力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在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在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利于促进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改善纤毛功能,联合中耳炎常用药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丽娟 《吉林医学》2011,(9):1753-175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80耳)分泌性中耳炎均分为观察组40耳和对照组40耳,观察组先行鼓室穿刺抽液,再注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照组在鼓室穿刺抽液后注入地塞米松。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收治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麻黄素抑制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纯音测听的听力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个频率的听力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得到显著的效果,患者听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2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57例(16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口服抗菌素及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为一疗程,两周后比较疗效。治疗组有效83耳,无效1耳,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有效72耳,无效12耳,总有效率85.7%。结论克拉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后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总有效率62.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咳嗽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SO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5耳)和观察组(47耳)各35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500 Hz、1000 Hz、2000 Hz纯音测定气导听阈、鼓室压和耳积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0、IL-1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00 Hz、1000 Hz、2000 Hz气导听阈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鼓室压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耳积液IL-8、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SOM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听力水平,降低鼓室压,以及减轻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麻黄碱素制剂、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等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纯音测听不同频率的气导听力提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8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盐酸氨溴索组(41例)和地塞米松组(40例)。地塞米松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盐酸氨溴索组在地塞米松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机械通气比例、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盐酸氨溴索组患儿的疗效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而机械通气比例、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陈国祥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31-1432
目的观察应用地塞米松穿刺注入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的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抽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穿刺注入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治疗组91.9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4周时,治疗组导气听阈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渗出性中耳炎症状的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塞米松穿刺注入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术后肺部感染患者86例分成两组,均在抗感染、纠正缺氧、半卧位、拍背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观察组雾化吸入采用地塞米松加盐酸氨溴索;对照组采用α-糜蛋白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湿啰音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湿哕音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明显提高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促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剂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竞鸿 《当代医学》2011,17(26):106-106
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和α-细心脑联合雾化吸八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盐酸氨澳索和α细心脑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八。对照组则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58例,治愈35例,好转3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9例,无效3例。结论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和α-细心脑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可靠,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肺炎患者6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5%(P0.05);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完全吸收率85.3%和细菌清除率91.2%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炎症完全吸收率55.9%和细菌清除率61.8%(P0.05)。结论老年急性肺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病灶的吸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慢性支气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氨茶碱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氨茶碱片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12.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同时还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慢性支气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氨茶碱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氨茶碱片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12.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同时还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