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3年1~6月PICC置管患儿141例(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 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更换敷料、更换输液接头及冲封管等, 观察局部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及断管与堵管的发生率。并与2012年7~12月行常规护理的PICC置管患儿12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局部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PICC局部静脉炎及堵管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PICC置管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产儿PICC堵管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堵管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体重低于1500g的60例早产儿进行PICC置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早产儿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以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并降低了堵管发生率,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针对早产儿PICC置管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可以降低堵管的发生,并延长导管的置管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行PICC置管中的价值。方法将8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PICC置管并发症进行预防,内容主要有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移位等的风险预防。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率为(17.7%vs3.2%),静脉炎22.6%vs4.8%),感染发生率(14.5%vs3.2%),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有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移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预防PICC置管过程中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2月至2019年02月,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PICC置管护理,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导管脱出、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栓形成)、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组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PICC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延长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120例年龄21~69岁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标准置入留置针,并按外周留置针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运用集束化护理包括外周留置针穿刺部位、敷料的选择,穿刺、固定、冲封管方式,健康教育等对留置针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点渗血、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的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可控因素,延长了留置针安全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问题导向的管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问题导向的管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疼痛评分、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静脉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问题导向的管道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静脉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缓解疼痛,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入和传统盲穿PICC置入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行PICC穿刺置入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方式分成采用超声导引结合MST行上臂PICC置入的观察组(35例)与传统盲穿置管的对照组(35例),在置管第7d对两组包括置管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异常、手指肿胀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置管成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均为100%,置管第7d,观察组包括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异常、手指肿胀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结论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能够有效改善PICC穿刺患者的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中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状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与65.0%,组间差异明显(P0.05);(2)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与6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韩敏  朱莉  徐兵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604-1607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总结更为安全有效的重症新生儿PICC护理管理相关措施。  方法  选取从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入住淮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并进行PICC置管的59例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置管的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2019年1—12月置管的3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比较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应用前后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23例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带管总日数426 d,其中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4例,感染率为9.30‰;观察组36例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带管总日数714 d,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仅1例,感染率为1.40‰,且2组PICC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2例(8.69%),渗血3例(13.04%),堵管1例(4.34%),无断管发生;观察组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1例(2.78%),无堵管、断管及渗血发生;且2组PICC置管后的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并探究该护理方案对并发症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2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10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ARES-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严重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本院行PICC穿刺的肿瘤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穿刺后予以藻酸盐敷料在穿刺点覆盖,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穿刺后予以传统的无菌纱布敷料在穿刺点进行覆盖,并覆盖以透明敷贴,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30例,无渗血20例、轻度渗血7例、中度渗血2例、重度渗血1例,观察组出血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8例,发生率26.6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能有效预防穿刺点渗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102例食管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后者采取相关血栓性静脉炎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相关血栓性静脉炎干预的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提示对食管癌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行相关血栓性静脉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69例患者采用皮下隧道法PICC静脉置管(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PICC静脉置管(对照组),置管期间加强感染监测和护理.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期间穿刺部位渗血、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过程中及留置期间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导管移位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隧道法穿刺PICC导管置管方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PICC穿刺部位出血及导管移位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肺癌PICC置管中防治并发症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8例实施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PICC置管的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穿刺部位出血、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科2013年5月到2015年7月肿瘤科就诊收治的行PICC的700例肿瘤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凝血主要指标(a PTT、PT、TT、Fbg、BPC)变化。结果干预组血栓形成、机械性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出血点、导管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的a PTT、PT、TT指标明显上调,Fbg、BPC下调(P0.05)。结论在行PICC的肿瘤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置管前、置管过程中、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置管专项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专项护理能有效减少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并发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经肘静脉置入后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肘静脉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采用皮下隧道法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统的PICC置管术,置管期间二组患者严格执行导管维护,观察两组置管后穿刺部位渗血、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穿刺处的渗血率、导管头端感染率、导管移位、静脉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下隧道PICC置管法可有效减少穿刺渗血,移位,预防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