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登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筛查,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接收的分娩产后6周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盆底肌肉训练,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在产后3个月以及12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12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I度的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显著。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的认知,为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护理人员对产后女性盆底康复的干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地区3家二级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态度、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康复知识相关知识途径。结果护理人员对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的知识得分为3-18分,平均分为8.9分。对预防、治疗方法和危险因素掌握率低。对尿失禁常见于产后妇女、粪失禁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脱垂后的表现掌握率较高。护理人员盆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来源仅限于早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过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得分相对较高。结论新疆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认知不足。加强对护理人员多元化盆底功能相关知识的培训,落实效果评价,才能够通过护理人员提高女性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84例。研究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3个月后盆底功能和肌电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77例(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56例(66.67%),研究组的盆底功能和肌电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肌电值,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李淑玲  廖惠璇 《吉林医学》2013,34(18):3726-372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采用法国PHENIX盆底肌肉康复系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产后6周的妇女147例,采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训练治疗,并给予心理干预,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的能力。结果:147例患者经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得到明显改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及最大阴道内压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对治疗和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分娩且产后42d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28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经指导行家庭自行盆底肌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产后6个月、1年检测两组盆底功能;并采用采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产后3个月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间距(BSD)、膀胱尿道后角(PUVA);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距离(UVJ-M)、膀胱颈下降值(BND)。结果:治疗组产后3个月BND、PUVA-R、PUVA-S、UVJ-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SD-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POP-Q分度AP指示点(cm)及阴道动态压力(cmH2O)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逐渐增强,Ⅴ级患者比例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技术可有效提高盆底功能,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盆底肌肉收缩性和弹力的作用。方法:抽取在本地居住的100例产妇,在产后42d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筛查中的阳性病例分为2组,指导其中一组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和对照组比较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大多数妇女产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给予盆底康复训练后,有一定的好转趋势。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孕产妇的宣教和指导,使其意识到盆底功能障碍筛查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早进行治疗,可有效防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情况,积极防治,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对已婚已育954例女性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结果筛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77例,患病率为50.00%。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种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阴道松弛、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性功能障碍、尿频、肌力下降、盆腔疼痛、耻骨联合分离及尿潴留。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与年龄成正比。患者主动就诊率低,产后需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重视盆底功能筛查,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防治,以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根据肌力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缩肛运动及一般的健康教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根据肌力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缩肛运动及一般的健康教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美芳  赵仁峰  林海燕 《广西医学》2014,(11):1670-167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产后42 d复查肌力≤3级、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34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比较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妇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提高,且顺产组比剖宫产组产妇肌力恢复更明显,治疗后顺产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尿失禁等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肉的综合、规范治疗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有效方式,可减轻产妇焦虑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500名产后妇女进行盆底肌肉综合肌力检测及50名产妇盆底康复治疗,了解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方法:1、回顾性分析抽取2010.1.1-2011.5.31我院分娩的500名产妇,其中剖宫产及阴道分娩各250名;于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肉综合肌力检测,统计分析监测结果;2、随机选择100名产妇,其中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组50人、未行任何康复产妇为对照组50人,于产后6个月对其再次进行盆底肌力检测,评价康复治疗后效果。结果:1、按评定标准将盆底肌力分5个级别,其中3级及其以上为盆底肌力正常,共63人,占25.2%;0-2级为不正常,共187人,占74.8%。2、其中剖宫产产妇正常率占19.6%,阴道分娩正常率占5.6%,两者差异显著,可见阴道分娩者盆底肌力下降程度较前者严重。3、康复治疗组盆底肌力复检测Ⅰ、Ⅱ类肌纤维正常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分娩损伤是造成盆底松弛的最主要病因,产后盆底肌力测试是了解盆底功能情况比较好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2、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早期开展盆底康复治疗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丁立新 《中外医疗》2012,31(7):72-7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9例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对照组117例采用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组12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治疗,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Ⅳ、Ⅴ级中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恢复自信。  相似文献   

14.
<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产妇分娩后由于盆底肌力减弱而引发的盆底器官位置和功能异常,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尿失禁、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1])。该疾病是产后妇女的常见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经研究数据表明,在产后6周~([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产妇进行科学、系统、主动的盆底康复锻炼可以显著改善其生理及心理情况。鉴于此,本研究就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并且产后6周回院复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进行肌电检测评估,分析产后妇女的盆底肌电生理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进行产后42 d 健康检查的3 600 例产妇的盆底健康档案和盆底 肌电检测结果。结果 3 600 例产妇盆底肌电检测异常3 086 例,发生率85.72%。高龄产妇、巨大胎儿、经产 妇及阴道分娩后的产妇其盆底肌电异常的发生率更高。结论 产后盆底肌电改变与产妇年龄、胎儿大小、孕 产次及分娩方式等有关,必须重视高危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保健与康复。产后主动进行盆底肌的自我锻炼有 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区产后6~8周随访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及常规检查。将盆底肌力差确诊为存在PFD的960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的康复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结果:两组分别进行1个疗程观测,进行综合早期康复干预治疗的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盆底肌力改善上有显著效果,有效率96.2%,在尿失禁、轻中度子宫脱垂的治疗上有明显效果,提高了性生活质量,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妇产后6~8周早期进行盆底康复干预治疗能改善盆底肌力,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住院分娩、产后12周内出现尿失禁症状的初产妇33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运动配合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程度评分、1 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及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的变化及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组尿失禁治愈率77.18%,对照组治愈率67.8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均有康复效果,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和预后,有效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练习;治疗组采用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对两组患者盆底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肌电位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底肌疲劳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技术,有效提高盆底功能,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产后42 d 的盆底功能障碍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医务人员指导在家做盆底肌锻炼操锻炼,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5周,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较治疗前升高(均 P <0.01),治疗后观察组肌力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P <0.01);治疗后会阴体长度均较治疗前延长(均 P <0.01),治疗后阴道口宽度较治疗前缩短(均 P <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 P <0.01)。结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给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盆底肌力,促使会阴体延长及阴道口变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盆底肌锻炼操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32例产妇,经产妇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康复对比试验,实验组6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盆底肌康复护理,对对照组66例按照常规护理来同时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护理三个月后,监测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产后三个月,经观察对比,实验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强,压力性尿失禁情况要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相对高于对照组,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案,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护理方法,可以提高产后妇女的身体恢复,可防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可以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