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围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温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04-110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我院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分析,并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出现并发症9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7例,死亡2例。结论重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减少其发生的重要环节,对治疗结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介入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总结我院这几年来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护理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94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栓塞,均为一次性完全栓塞。1例术后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3例出院时出现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出院时出现轻度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段。围手术期采取恰当、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能有效较低动脉瘤术前发生破裂风险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芮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83-1584
目的探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栓塞,均为一次性完全栓塞,手术均获得成功,治愈出院。结论介入栓塞术是一种现代高科技的治疗手段,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采用传统栓塞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动脉瘤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操作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李士雪 《大家健康》2016,(3):213-214
目的:分析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生命体征平稳,52例患者均成功致密填塞,无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脑血管痉挛3例,停止操作,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基底节区脑梗死2例,造成对侧肢体偏瘫,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5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达98.08%(51/52).结论:通过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了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行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前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术后进行一般护理、舒适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等进行总结。结果1例呈植物生存(术前已浅昏迷)、2例术后偏瘫,18例治愈出院,2例偏瘫患者出院后3个月回访中1例可以下床行走,另1例肌力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结论护理人员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全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47例颅内动脉瘤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栓塞患者,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7例患者实施手术,术后出血2例、脑梗死并发脑积水1例,38例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2例肝功能异常,28例血糖浓度增高。结论: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结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于秀兰 《中外医疗》2011,30(28):160-160
目的探讨总结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例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49例患者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脑血管栓塞及偏瘫症状。术后随访3~6个月,2例由于脑血管在破裂后脑梗死死亡,其余患者均临床症状消失,在肢体运动、语言等方面均正常。结论细致、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条件,对降低患者死、残率,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死残率高.1998年12月至2005年4月我科采用血管介入方法栓塞治疗88例颅内动脉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重点讨论血管介入栓塞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吴玉梅 《吉林医学》2010,31(36):6839-6840
目的:探讨水解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水解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并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再出血,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及脑血管痉挛采取有效的应对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颅内动脉瘤患者经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经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采用水解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78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术中发生瘤体破裂4例,坚持栓塞术治疗后4例痊愈,并未出现死亡患者,全部患者皆治愈,痊愈率100.00%;治愈患者术后皆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均为8.5±3.1个月,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宣教、术中积极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等策略,对于并发症发生有着积极的降低作用,同时对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以来在我院显微手术的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经过显微手术和精心护理,43例动脉瘤患者,术后生活自理31例,部分自理5例,丧失自理4例,死亡3例。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定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配合展开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接收、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61例,分为2个组,分析组有31例患者,组内推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有30例患者,组内推行围术期一般护理方案,对2组入选对象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3.33%,分析组10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时,于其围术期展开综合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可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定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配合展开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接收、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61例,分为2个组,分析组有31例患者,组内推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有30例患者,组内推行围术期一般护理方案,对2组入选对象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3.33%,分析组10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时,于其围术期展开综合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可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艳  范玉滢  田甜 《当代医学》2014,(17):100-101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8例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平均分为2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65%)、术后感染率(32.35%)、病死率(8.82%)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5.88%)、术后感染率(61.76%)、病死率(44.12%)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减少病死率,安全可行,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5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在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52例患者在及时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后,患者都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结论: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针对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工作满意率。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介入手术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给予另外28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设为观察组。通过观察统计,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较高,上述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