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治疗较多等特点,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病原菌种类变迁、耐药率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故有必要对ICU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作一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丛岩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142-14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高发科室。由于危重患者病情严重。侵入性操作的损伤,以及大剂量联合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制剂,导致ICU患者获得性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发生率逐年上升。为了解ICU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间。从ICU分离出28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一些危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本院ICU 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医院分离出的菌株及耐药性进行调查,比较病原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6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50株(93.12%),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科和肠杆菌科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8株(6.88%),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比较严重,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最多见于下呼吸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比较严重,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静脉导管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本医院ICU2001年1月~2006年5月静脉导管尖端培养所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感染菌群中革兰阴性菌占53.3%,非发酵菌为最主要病原菌,占分离菌的50%,革兰阳性菌占23.3%,真菌占23.3%,感染菌呈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已成为ICU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对碳青霉烯及头孢三代类药物耐药严重,ICU医师应根据药敏监测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湘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ICU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8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3株(67.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16.5%);革兰阳性球菌265株(占31.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13.6%);其它棒状杆菌及真菌9株(1.1%)。呼吸道标本分离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占43.1%;血液标本以微球菌为主,占41.7%;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为1.1%~12.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2.7%。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了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高迭95.8%和82.6%。结论 该院ICU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以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病原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及时监测ICU病房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佛山市部分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2-2014年佛山市部分地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82例,使用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疑患者采样并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K-B纸片法对药敏进行分析。结果3年中182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保护性毛刷采样,分离得到菌株163株,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真菌分别占69.9%、22.7%和7.4%,3年间病原学分布变迁不明显。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结论佛山市部分地区2012-2014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变迁不明显,但是耐药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上应根据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对患者进行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采用远程探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探视模式的不同,将2021年7月至9月收治的73例患者纳入无探视组,将2021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74例患者纳入远程探视组。无探视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不能与家属进行任何形式的探视,而远程探视组患者与家属可通过微信视频进行预约定时探视。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及右美托咪定使用量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远程探视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探视组(P<0.05),右美托咪定用量显著少于无探视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高、内科疾病均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进行远程探视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保护因素(P=0.007)。结论 探视模式是患者发生谵妄的重要影响因素,ICU实施远程探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减少ICU相关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及时了解和动态掌握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ICU 2007年-2009年所分离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7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16%;革兰阳性菌占30.21%,真菌占12.62%.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结论 非发酵菌已成为ICU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ICU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ICU病区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4月ICU病区76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株84株,其中革兰阴性(G-)细菌48株(57.1%),革兰阳性细菌(G+菌)23株(27.4%),真菌13株(15.5%)。结论: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选择对G-菌敏感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于芳  孙树梅  张亚莉  耿穗娜 《广西医学》2010,32(8):999-1000
目的了解住外科ICU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住外科ICU患者分离出的349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监测。结果在34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48株(42.4%),革兰阳性球菌87株(24.9%),真菌74株(21.2%)。前5位的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嗜麦芽苛养单胞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结论外科ICU病原菌以真菌、肠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主,细菌耐药情况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送检样本按规范操作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1株(64.2%),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6株(2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5株(12.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总体上看,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保持零耐药.结论 定期了解ICU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有助于指导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ICU患者的各部位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09%。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8%)和泌尿道(20%)。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6%,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6.4%。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王建斌  金先银  何军 《安徽医学》2007,28(5):405-408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经纤支镜采样与常规采样的符合率。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测定我院ICU分离的共1120株病原菌;采用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测定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运用经纤支镜采样39株,与常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ICU常见病原菌对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达41%~72.9%;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60%和64%;纤支镜采样与常规采样符合率为56%。结论应加强ICU内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第三头孢菌素;当临床抗感染效果不佳时,建议采用经纤支镜采样。  相似文献   

14.
ICU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必要的细菌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7月~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痰、血、尿、中心静脉穿刺针顶端及局部引流物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2例患者中73例发生感染,共分离出菌株141株,其中产ESBL菌株18株。感染部位最多为下呼吸道,其次泌尿系。下呼吸道中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泌尿系中常见病原菌为真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在141株细菌中,G^-杆菌占39、7%,G^+菌占37.6%,真菌占22、7%。亚胺培南对G^-杆菌的敏感性较好,万古霉素对G^+球菌的敏感性较好,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及葡萄菌产生。结论 ICU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对G^-杆菌敏感性较好,而万古霉素对G^+菌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5年感染的流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耐药株迅速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株,其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我们对绍兴第二医院ICU收集的76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柳霞  潜江 《当代医学》2009,15(22):21-21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6年1月~2008年9月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细菌耐药性及感染部位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78.6%),革兰氏阳性(G^+)菌(21.3%)。在耐药方面.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G-菌杆菌中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8%),其次为血液、尿液、胃肠道、手术切口及皮肤粘膜感染。结论加强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和监控,及时根据病原菌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防止交叉感染和严格无菌操作,可有效减少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ICU病原菌监测及主要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蔚  周海英  孟曙芳 《浙江医学》2007,29(8):833-834
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收治严重外伤、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危重及心肺复苏后的患者。感染是ICU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而控制感染的主要环节是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加,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感敏性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与否成为影响ICU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对ICU分离的655株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5株院内感染病原菌中分离率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其中非发酵占总分离菌的44.4%(291/655),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占27.0%(177/655),真菌占15.1%(99/655),革兰阳性球菌占9.2%(60/655);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泛耐药情况严重。结论ICU病房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与普通病房明显不同,应根据其病原学及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不同血糖水平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间的93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重症医学科(ICU)当天最大血糖值是否超过10 mmol/L进行分组,进一步评估两组患者入ICU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 正常糖组(血糖≤10 mmol/L)的患者相较于高糖状态组(血糖>10 mmol/L)的患者而言,入ICU后第1天的血小板计数更低,总胆红素水平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且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抗凝血酶Ⅲ更少( P均<0.05)。所有检查指标在入ICU后的第7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脓毒症患者中,血糖正常的患者可能存在程度更重的肝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ICU感染患者381株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探讨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治疗.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ICU感染患者的381株菌进行病原菌分布和临床耐药性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念珠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ICU最常见致病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医院感染最为重要和常见的致病菌,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需加以重视,耐药菌株明显增多,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