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选择性双重栓塞治疗胆道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讨论胆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经导管超选择性双重栓塞治疗胆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置入导管,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导管超选择栓塞出血动脉出血点的远端和近端,栓塞后造影了解栓塞效果。结果:12例胆道出血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的表现。8例表现为肝内假性动脉瘤,2例为肝癌并发动脉-门脉瘘,2例肝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肝内片状造影剂溢出影,2例腹腔动脉造影阴性,而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均显示病灶;10例经民管用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出血停止,随访无再出血,2例用明胶绵栓塞,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3周,再次发生出血,用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栓塞出血停止。结论: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胆道出血的关键,超选择性双重栓塞出血动脉的远端和近端是治疗胆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其治疗一次性止血率优于单纯明胶海绵栓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医源性胆道出血中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源性胆道出血患者21例。经皮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和肝总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的部位后,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及栓塞治疗。结果 21例患者血管造影均证实有出血病变。血管造影表现为假性动脉瘤者17例(81.0%),对比剂外溢者4例(19.0%)。栓塞材料采用PVA颗粒栓塞者2例,单纯弹簧圈8例,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11例。1次栓塞止血成功率为85.7%(18/21),3例患者栓塞后再次大出血而行第2次栓塞成功。术后随访5~28个月,患者均未再发胆道出血。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均未出现异位栓塞、肝功能衰竭、栓塞所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选择性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术微创、安全、可靠且疗效确切,是诊断和治疗医源性胆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钢圈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方法、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检查,明确HAPA诊断后,以钢圈或微钢圈超选择栓塞假性动脉瘤的供养动脉,栓塞后造影复查,并于术后观察和随访6~60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血管造影前的出血量为1200~4000ml(平均2385ml),3例肝功能正常,4例肝功能异常(ALT升高2例85~156μ/L、阻塞性黄疸2例TBIL 76~112μmol/L)。动脉造影能清晰显示HAPA的位置、形态和供养血管。其中肝外型HAPA 4例,肝内型HAPA 3例,合并动门静脉瘘1例。分别以钢圈或微钢圈栓塞其供养动脉,共计应用钢圈13枚,微钢圈12枚,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行栓塞后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随访期内无复发出血和因栓塞引起的并发症。结论钢圈栓塞是治疗HAPA安全、有效的治疗,其中远期临床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37例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内脏和外周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3 ~ 36个月随访期内观察栓塞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7例患者DSA造影发现41枚假性动脉瘤,其中来源于内脏动脉26例,臀上、臀下动脉5例,颈外动脉分支4例,肢体动脉2例.36例患者成功栓塞40枚假瘤,其中明胶海绵栓塞7枚,PVA颗粒栓塞9枚,弹簧圈栓塞11枚,弹簧圈辅以明胶海绵或PVA栓塞13枚.随访期内36例患者中34例出血停止,假瘤完全闭塞,有2枚假瘤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假性动脉瘤的性质和栓塞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5.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肝损伤出血7例,脾损伤出血11例,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肝或脾动脉出血分支内,缓慢注射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治疗。动脉分支有假性动脉瘤形成者4例,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以弹簧圈栓塞出血分支近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再出血征象及术后反应、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18例均成功实施超选肝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术后患者无再出血发生,病情好转。治疗后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是一种安全、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尽量避免外科手术,保留了患者的脏器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医源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医源性出血患者资料,首先经皮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特点,然后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止血,栓塞材料选择明胶海绵、线段、弹簧圈及 PVA 颗粒等。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血管造影发现活动性出血征象,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伴有假性动脉瘤6例,伴有动静脉瘘1例,均成功施行介入栓塞止血,仅1例术后8 d 再次出血行二次栓塞治疗。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月,25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6例血管造影阴性患者,3例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经内科治疗出血停止。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医源性出血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动脉出血急诊肝动脉造影的表现及其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5例医源性肝动脉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进行急诊栓塞治疗,对医源性肝动脉出血急诊造影的表现及栓塞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4例患者肝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6例为肝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为肝动静脉瘘。25例患者栓塞术后出血停止。栓塞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再次出血及肝脏坏死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是治疗医源性肝动脉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严重鼻腔大出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术诊断和治疗严重鼻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自发性出血41例,外伤性出血1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3例,鼻咽部恶性肿瘤出血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选用明胶海绵条、手术用丝线或可脱性球囊及弹簧圈栓塞出血的动脉。结果:57例患者共行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59次,6例做了双侧颌内动脉栓塞。55例经导管栓塞治疗后迅即达到良好止血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均未再出血。本组病例中,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引起鼻腔大出血,用可脱性球囊和(或)弹簧圈栓塞治疗获成功。4例面部外伤性鼻出血,2例单纯颌内动脉栓塞止血,另2例经造影证实,由外伤所致眼动脉的筛支形成动脉瘤出血,经外科手术夹闭筛动脉后出血停止。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严重鼻腔大出血,疗程短、痛苦小、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经动脉栓塞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动脉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11例PTCD术后动脉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例表现为出血性休克,急诊行肝动脉造影;6例拟行胆道支架置入,撤出引流管后见引流道鲜血涌出伴剧烈腹痛,将引流管送回原位行肝动脉造影;3例引流管反复引出血性胆汁,1例术后间断黑便且血红蛋白减低,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肝动脉造影。结果肝动脉造影表现为假性动脉瘤4例,肝动脉胆管瘘7例。9例患者责任动脉采用弹簧圈栓塞,2例采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术后所有患者血红蛋白稳定,出现不同程度转氨酶增高、发热及腹痛等表现,对症治疗后好转,6例1周后成功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访5~16个月,均无再次胆道出血。结论肝动脉造影及经动脉栓塞损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PTCD术后肝动脉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肾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肾镜取石及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出血的DSA表现及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32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其中肾镜取石患者9例,肾穿刺术后出血23例,对肾出血动脉行超选择DSA,并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钢圈对其进行超选择性栓塞。回顾性分析其DSA表现,并观察超选择血管栓塞治疗肾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9例肾镜取石术后出血患者,5例表现为单纯性假性动脉瘤,4例表现为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23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者,假性动脉瘤2例,对比剂外溢者8例,余13例表现为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单独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0例,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12例。术后患者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疼痛。结论DSA能明确医源性肾出血的诊断,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快速有效,并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是医源性肾出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评价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腹部动脉造影及经导管栓塞治疗,观察假性动脉瘤出现的部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再出血情况及临床结果。结果 造影共发现假性动脉瘤7例,位于脾动脉5例、胃网膜右动脉1例和胃左动脉1例,3例动脉瘤见活动性出血征象。6例动脉瘤用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出血立即停止,其中5例1次栓塞成功,1例经2次栓塞成功。3例再次出血,再出血时间为14~60d,1例再次造影发现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弹簧圈栓塞后出血停止,2例再次造影均未见明显出血原因,死亡。1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无效,3d后出血死亡。2例发生与插管和造影操作相关的并发症,1例为动脉破裂,1例为动脉内膜夹层。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是1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胆道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对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10年间收治胆道大出血9例,均采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再行出血动脉分支栓塞。结果9例经肝动脉造影,均显示出血部位有造影剂外溢,经肝动脉分支栓塞后,出血停止。结论胆道大出血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Two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are reported who experienced severe hemobilia following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a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catheter. In both, hepatic angiography demonstrated the source of bleeding from a traumatic pseudoaneourysm of a right hepatic artery branch. Hemobilia in both patients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using selective embolization techniques. Follow-up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liver showed no evidence of allograft necrosis or abscess formation. One patient developed an intrahepatic biliary stricture adjacent to the embolized branch artery nine months following the procedure. 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 techniques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ife-threatening hemobilia post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血管与胆管并发症介入治疗初探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和胆管造影诊治肝移植术后血管及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B超提示血流速度不畅或频谱异常,下肢水肿或黄疸的患者16例,进行腹腔动脉造影10例次,下腔静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6例次,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并支架置入2例次,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并引流4例次。结果: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1例经溶栓治疗后部分开通;肝动脉狭窄4例,1例球囊扩张后狭窄减轻;所有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阻塞或狭窄行球囊扩张及置放支撑架后临床症状好转,4例胆管狭窄和吻合口瘘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PTCD)治疗后黄疸减轻。结论;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的血管和胆管并发症,血管造影和胆管造影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能同时工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经皮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门静脉右支栓塞(PV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电视透视引导下经导管行经皮穿肝或穿脾行PVE。栓塞前、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并测量栓塞前后的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行经皮PVE,栓塞术后左肝叶代偿增生明显,其中3例PVE后顺利实行右肝切除术。PVE后未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轻,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经皮选择性PVE能诱导非栓塞侧肝叶代偿性增生及栓塞侧肝叶萎缩,增加肿瘤手术切除机会,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重新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和栓塞治疗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DSA检查和栓塞治疗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对可能出血部位及造影过程中可疑之处再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其中10例经造影明确诊断,出血动脉显示清晰的患者在超选择插管基础上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5例,明胶海绵+弹簧圈2例,聚乙烯醇微粒(PVA)3例。结果20例中13例造影出现阳性征象,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6例,动脉瘤5例,局部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2例,动脉侵蚀1例,局部血管痉挛1例。10例接受栓塞治疗的患者中8例出血停止,30d内无再出血,无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1例栓塞后次日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栓塞后3d出血复发,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结论DSA检查对于急性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对血管性病变、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效果较好。栓塞治疗对于控制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法在肝破裂(包括创伤性肝破裂和自发性肝破裂)中的应用。方法12例肝破裂出血患者的介入治疗是采用股动脉穿刺,肝动脉造影,以及靶血管(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栓塞的治疗方法。结果12例造影有9例明确靶血管,3例显示肝表面不规则出血。12例均行栓塞治疗,其中,2例在48h内行两次栓堵。介入治疗后72h内随访观察,出血明显减少,血压趋于稳定。其中,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并发损伤,1例死于并发症,1例死于介入治疗后两周再次出血。结论介入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且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S)患者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及肝动脉栓塞术,并对不同类型的HAPVS分别或联合使用弹簧钢圈、明胶海绵条或PVA颗粒行瘘口栓塞术.结果 本组27例中16例为中央型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