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偏瘫患者几乎都会出现一些心理方法的异常,例如:焦虑、抑郁、恐惧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与家人的关系,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恢复,增加复发的机会.因此必须重视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康复。更多地了解偏瘫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适时地给予必要的心理治疗,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残疾后出现的心理上的障碍,最终达到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28例在长沙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为在一般护理上增加了心理护理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恢复用时、治疗前后的焦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生活质量更好,且焦躁程度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和心理韧性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广州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描述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心理韧性水平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110例,总体生活质量得分(57.78±19.24)分,整体生活质量不佳;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96.56±17.7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得分成正相关(r=0.495,P<0.01),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生活质量总分越高。疲劳和呼吸困难程度越重,生活质量水平越低(t=-4.538、-2.378,P<0.01)。由父母及配偶照顾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优于子女及其他照顾者照顾的患者(t=-2.615,P<0.01)。结论 心理韧性水平可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加强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朱小红  庞欣欣 《现代保健》2009,(17):115-1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结果165例乳腺癌患者都能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措姆 《时尚育儿》2016,(3):137-13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改善脑梗塞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中的运用。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甲组,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另38例实施综合护理的脑梗塞患者为乙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乙组患者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甲组患者,且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心理韧性、心理紧张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妇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采用综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韧性评分、心理紧张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韧性评分、心理紧张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心理紧张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韧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紧张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心理韧性,降低心理紧张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方法:将6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不良心理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40例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干预前,大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个别患者有抑郁倾向,生活质量差或一般;干预后,紧张焦虑症状消失,心理压力消除或明显缓解,抑郁倾向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长期透析患者的健康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劳丹梅 《现代保健》2011,(19):124-125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注意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病情等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促使疾病早日康复,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对社区中的晚期癌痛患者实施心理综合治疗后与患者疼痛、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本文将83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镇痛治疗,干预组附加精神、心理康复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实践证明对社区晚期癌痛患者实施心理综合干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刘彩云 《健康大视野》2006,14(9):108-109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同的时期实施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收治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专门的护士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期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消除了心理障碍,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诱因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以心理分析、护理干预配合治疗并贯穿于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忧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卒中患者除偏瘫、行动不便、语言障碍对身体造成危害外,许多恢复期的患者会出现很多种情绪低落的表现,且久治不愈,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患者容易自伤自杀。因此除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护理外,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尽量消除由疾病带来的负性情绪,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关节炎躯体疼痛的心理干预问题。关节炎的躯体疼痛常常会导致患者精神紧张,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影响家庭和生活。因此,对关节炎病痛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国内外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对病痛干预进行专门和系统的研究,这正是未来我们可以进行的方向。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必须注意到心理干预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必须从患者角度考虑心理干预的价值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临床研究表明,探讨重度烧伤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治疗,对促进病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经过正确的心理指导,多数患者能够克服焦虑、抑郁、烦躁、自暴自弃等心理障碍,恢复正常心理状态面对生活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8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干预组(n=43)采用PTSD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n=40)仅随访,不予心理干预。分别进行生活质量5项指标的评分分析。结果随访前两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量、躯体性焦虑度、自身满意度、社会生活状态评分接近(P〉0.05)。随访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指标、免疫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肿瘤类别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无关,临床分期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有关。结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与患病的种类无关,与肿瘤分期有关。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理、心理及自身满意度及社会生活状态,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不孕不育心理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孕不育对患者的婚姻、家庭及社会关系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疗效果。减轻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障碍,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减少负性心理和社会适应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心理支持对临床治疗很有帮助,目前国内临床医生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很少,心理支持有赖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8.
社区心理护理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采用常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并通过相关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测量结果表明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指导患者重建规律生活、控制病情,缓解患者:隹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社区内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阴茎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法向患者讲解疾病病因、防治方法及预后,并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出院后2个月在本院门诊复查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 quality of lifeinv entory,GQOLI)与应对方式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两组生活质量(除住房、经济、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外)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应对方式(除合理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对阴茎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有效的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建筑,采矿事业的发展,外伤性截瘫患者逐渐增多,与其他疾病的患者相比,这类患者的心理表现有许多独特之处,如何对这些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