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人群不同时相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的基本规律.方法对从平原地区急进3 650 m高原前、急进高原后第3 d、第7 d第15 d及第30 d的30名健康青年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含量(DD)进行检测,并与30名世居者作对照.结果健康青年急进高原3 d后其PT、APTT出现延长,t-PA活性增高,而PAI、Fg含量降低,与平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7~30 d,其PT、APTT随移居时间延长而逐渐缩短,t-PA活性则逐渐降低,PAI、Fg逐渐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急进高原30 d后,与平原人及世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青年凝血系统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凝血与纤溶被激活,而后出现继发性纤溶受抑,凝血及纤溶的平衡被破坏,而使血液呈现高凝和继发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2.
高原移居汉族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原环境下移居汉族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方法 检测 4 8例移居汉族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和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 ,并与内地健康人进行比较。 结果 与内地健康人比较 ,移居者组t-PA活性降低 (P <0 .0 5 ) ,PAI活性升高 (P <0 .0 5 ) ,Fbg含量升高 (P <0 .0 5 )。 结论 高原环境下移居汉族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原青年移居者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方法 :检测 38例青年移居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和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 ,并与 36例健康藏族世居青年进行比较。以平原健康青年作为对照。结果 :移居者较藏族世居组及对照组t -PA活性降低 (P <0 .0 5 ) ,PAI活性增高 (P <0 .0 5 ) ,各组之间Fbg含量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高原青年移居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健康青年急进高原后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地区具有空气稀薄、氧分压低、相对温度低、紫外线照度大等特点,平原人快速进驻高原地区后,因高原缺氧体内将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以适应高原的生存环境。本文检测健康青年急进高原后不同时相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情况,并与平原地区健康人、世居高原健康人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健康人群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北京组(海拔50m,n=34)、沱沱河组(海拔4700m,n=34)志愿者,应用美国Courter公司生产的ACL9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PLG)、纤溶酶抑制物(PL—IN)、D-二聚体(DD)七项凝血-纤溶指标。结果:沱沱河组PT、TT、APTT、DD均高于平原组,FBG、PLG、PL—IN均低于平原组,(P〈0.05)。提示高原缺氧血液高凝,纤溶亢进。结论:健康人群进入高海拔地区凝血-纤溶系统指标较明显的变化,高原地区缺氧,机体血管内皮损伤、红细胞增生等可能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在高原地区疾病诊治,尤其是重危病人的抢救中应高度重视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9例高红症患者,从高原进入平原小居后、原高粘滞综合征的指标有所改善,主要表现红细胞压积开始下降、全血粘度有减低、血沉增快、纤溶活性下降、凝血机制的紊乱有所恢复,致纤维蛋白原回升,体外血栓形成明显改善。观察表明,尽管高红症系长期慢性低氧血症所致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血液流变学、血液凝固机制、纤溶系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但由于进入到平原后,低氧环境已解除,其红细胞增多所致高凝状态也随之发生适应平原的变化(所谓脱适应的改变),但由于时间短,有些个体不敏感,因而,其异常指标难以达到平原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肾脏透析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透患者 ,于透析前 1h、透析开始后 1h、透后 1h、透后 3d分别行静脉血测定 :血小板计数 (PC)、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组织纤溶酶原活物 (t PA)、D 二聚体 (D D)。结果 :透析开始后PC下降 (P <0 0 5 ) ,PT延长 (P <0 0 5 ) ,APTT显著延长 (P <0 0 1) ,透后恢复 ;透析后t PA和D D增高(P <0 0 5 )。结论 :肾脏透析可启动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和继发性纤溶。  相似文献   

8.
9.
李丽娟  王超  陈蓉 《西南军医》2003,5(6):11-12
目的 评价肾脏透析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透患者,于透析前1小时,透析开始后1小时,透后1小时、透后3天,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结果透析开始后PLT下降(P<0.05),PT延长(P<0.05),APTT显著延长(P<0.01),术后恢复,透析后t-PA和D-D增高(P<0.05)。结论 肾脏透析可启动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和继发性纤溶。  相似文献   

10.
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12例,给予溶栓胶囊0.5g,每日3次,共30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妊高征患者血液纤溶系统变化;方法:选择高原地区妊高征患者36例,正常妊娠妇女23列,正常健康发性2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受检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及纤维蛋白原(FG)、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高原地区寻高征患者FG和FDP含量及PAI-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妊高征患者FG和FDP含量及PAI-1活性的变化与病情程度有关,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组t-P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地区妊高征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89例为试验组,男111例,女78例,年龄45~86岁,平均(66.8±5.2)岁;正常对照组63例,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8±6.2)岁.试验组于术前及术后检测凝血、纤溶、血常规及生化等系列指标,包括P-选择素(P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Ⅶ(FⅦ),凝血因子Ⅷ(FⅧ)及凝血因子X(FX),观察凝血/纤溶功能及酸碱失衡的变化,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凝血/纤溶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 试验组患者介入治疗前PT、APTT、Tr、Ps、vWF、uPA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Ⅶ、FⅧ、FX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介入治疗后PT、APTT、TT、Pss、vWF、uPA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Ⅶ、FⅧ、FX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介入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T、APTr、TT、Ps、vWF、uPA均降低(P<0.05);FⅦ、FⅧ均升高(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纤溶功能亢进,经介入治疗后减轻,但未恢复正常,出凝血指标可能作为评价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休克早期凝血-纤溶系统状态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存在高凝状态,同时伴有继发性纤溶亢进的趋势,故此阶段使用促凝剂并不适宜。在抗休克治疗中,积极祛除休克的病因,尽早纠正创伤导致的凝血一纤溶病理状态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纠正凝血-纤溶功能的紊乱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基 《创伤外科杂志》2002,4(6):369-369
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c,FES)的治疗方法。FES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紊乱,纠正这种紊乱是FES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检测凝血功能和纤溶活性指标来预测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17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其中有87例术后发生DVT为观察组,其余430例为对照组A。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B。于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对照组B只在术前进行检测。结果术前,对照组A和观察组患者的FIB明显比对照组B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和观察组患者的TAT、D-dimer明显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A和观察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3 d,对照组A的FIB、TAT、D-dimer明显比观察组低,差异均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imer阳性和TAT阳性是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脑损伤后凝血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颅脑损伤能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所谓的“凝血病”(coagulopathy) [1 - 5] ,包括高凝状态和伴发的纤溶亢进 ,可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在脑外伤患者中有3 %~ 13%发生凝血病[4] 。研究脑损伤后的凝血改变有助于指导临床脑外伤的救治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发生机制在止血过程中外源性凝血途径是血液凝固启动的主要因素 :活化的Ⅶ因子和组织因子直接激活因子Ⅹ ,在钙存在的情况下 ,活化的Ⅹ和Ⅴ因子促使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化。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目前认为脑外伤后形成高凝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外源性凝血途…  相似文献   

17.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至今病死率仍较高.由于高凝状态及此后发生的纤溶亢进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故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凝血及纤溶功能检测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对67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凝血及纤溶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82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产后出血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少量出血组26例,出血量500~1 000 ml;大量出血组32例,出血量>1 000 ml;对照组24例,为正常孕产妇,出血量<500 ml。定量检测三组产时及产后48 h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少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FIB、HGB、PL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少量出血组比较,大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1),而FIB、HGB、PLT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后及时监测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对于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14名平原人进驻高原后气体交换无氧阈(AT_(GE))的改变。从中看到,达海拔4370m 高原后第3、5、7和14天,与到高原前比,AT_(GE)分别下降36.5%、32.4%、40.0%和39.0%(P<0.01),并十分接近在此海拔高度上最大氧耗量下降的经验值(34.0%)。平原人达高原后AT_(GE)下降的百分比与入高原前AT_(GE)呈正相关(r=0.851),P<0.01),在平原AT_(GE)较高者,达高原后AT_(GE)下降较多。还在同地观察了8名久居一年的平原人的AT_(GE),与平原对照值比,仍减少25.4%。上述结果表明,平原人进驻高原后,AT_(GE)明显下降,在短时间里尚不能恢复到平原时水平。AT_(GE)作为高原劳动能力评价指标是有应用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高原肺水肿(HAPE)是高原特发急危重症之一,对初进高原者威胁极大。本文通过观察HAPE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物(PAI- 1)活性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以探讨HAPE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途径。作者选取了72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分为卡托普利组(35例)和常规组37例,并以2 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A组系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2 5mg ,每天3次,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给氧、休息及服用氨茶碱、呋塞米以及抗炎(对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和支持等措施。分别在患者入院当时及临床治愈后采取肘静脉血;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