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下肢骨折在局部肿胀(手术切口部位)期施行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下肢骨折患者在局部肿胀期施行内固定术后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后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37例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发生.结论 身体情况较好的下肢骨折患者,局部肿胀期也可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应用甘露醇消肿是减轻手术创伤加重肿胀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冰敷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应用。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即给予局部冰敷,对照组常规观察,两组均遵医嘱使用药物。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局部冰敷治疗上肢骨折术后的早期肿胀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汤辅助患肢抬高及甘露醇静滴在跟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34例跟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7例.对照组接受患肢抬高及甘露醇静滴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9,(1):19-23
目的探讨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30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下肢骨折围手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无栓病房及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的疗效及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疼痛状况。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数字化疼痛评估法(NR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栓病房建立能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和疼痛的程度,提高患肢肿胀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冰敷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均行手术复位治疗,术后常规抗菌、营养支持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即给予冰袋冷敷关节,每6h更换,持续7d,对照组术后不进行冰敷关节。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d患肢疼痛、肿胀、渗出情况,使用HSS膝部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术后4、8周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渗出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4、8周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术后给予冰敷关节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肿胀、渗出,对膝关节功能康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玉岐 《大家健康》2013,(17):133-134
目的:对四肢骨折进行冰袋冰敷,观察其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骨折病人按照一定的规则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记为A、B两组,且A、B两组分配的病人在年龄上没有太大差异,对A组病人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用自制冰袋实行局部冰敷,而B组则只进行常规护理,随后对A、B两组病人伤后24小时内疼痛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还对病人服用止痛剂后的情况以及24小时后出现皮肤皱纹时间和肿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病人的疼痛明显缓解,A、B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5;A组服用止痛剂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P0.5;A、B两组病人出现皮肤皱纹的时间和高度肿胀人数也有很明显的差异,P0.5;以上3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的四肢骨折病人进行冰袋冰敷护理,能明显的减轻病人的疼痛和肿胀程度,同时减少皮肤出现水疱的几率,减少病人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CPM机在下肢骨折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琳  马爱玲 《西部医学》2008,20(3):600-601
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骨折术后早期采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根据住院病历调查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CPM机后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26例,随访118例。住院天数缩短5天;术后卧床时间缩短6天;下肢水肿消退提早7天,关节功能增加30°。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早期采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起到快速消肿、减轻疼痛、最大程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的情况,以帮助病人遵从医嘱。方法采用自制病人患肢抬高调查表对236例整形病人患肢抬高20&#176;-30&#176;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236例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20&#176;-30&#176;时段为08:00依从性明显高于12:00、20:00、24:00(P〈0.05),手部抬高的依从性明显高于肘部、腋窝、大腿(P〈0.05),整形病人19-83岁患肢抬高20&#176;-30&#176;依从性明显高于0-3岁、4-9岁(P〈0.05)。结论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20&#176;-30&#176;依从性低,应加强病人及家属健康宣教,提高病人的遵医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回顾性探讨雷火灸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均接受切开复位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雷火灸疗法。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肿胀程度、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5-羟色胺(5-HT)]、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术后7、14 d,研究组VAS、ADL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研究组PGE2、LTC4、5-HT、AOPP、MDA低于对照组,GSH-PX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研究组肿胀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治疗下肢骨...  相似文献   

12.
眼眶内侧壁骨折术后早期冰敷止痛止血消肿100例病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竞方 《吉林医学》2007,28(5):656-656
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10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早期冰敷止痛、止血、消肿.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行眼眶内侧壁骨折术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2.35岁.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畅居 《当代医学》2010,16(6):153-154
目的通过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探讨中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07年2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11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适当使用止血剂和镇痛剂,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肿中药疗法,治疗结束后对比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患者痊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4%。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平均消肿时间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消肿疗法联合中药疗法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肿胀副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5):499-50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12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干预(耳穴压豆、盐袋冷敷、涌泉穴拍打、中药热奄包药外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5 d患肢肿胀值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VAS评分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5 d患肢肿胀值均低于术后3 d者(P<0.05);但两组间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χ~2=4.043,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对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肢体肿胀是骨折术后最常见的体征,严重的肿胀可以导致伤口感染、不愈合、深静脉血栓形成、坏死以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尽快消除骨折术后的肢体肿胀,对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方法:密切观察下肢骨折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根据下肢骨折病人的健康状态、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手术完成情况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结果:67例患者无异常并发症发生,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术后康复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急性尿潴留是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的一种急症.手术后尿潴留又称功能性尿潴留或反射性尿潴留。下肢骨折病人腰麻,硬膜外麻术后,由于脊髓排尿反射受到暂时性的阻上断或膀胱过度膨胀,逼尿肌张力消失,加之手术后病人卧床,不习惯卧床排尿而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下肢骨折行牵引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结果 本组84例患者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骨科手术具有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等特点,所以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训练非常重要,良好的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现对我院收治的169例下肢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训练经验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2—2004年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169例,男116例,女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下肢骨折行牵引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结果 本组84例患者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