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洁 《华夏医学》2000,13(1):26
1999年 ,我校附院外科对 2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游离包皮内板作尿道成形术 ,获得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7岁 1例 ,1 9岁 1例 ,2例均为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排尿正常 ,无尿道狭窄倾向 ,阴茎曲弯纠正满意。2 手术方法取骶管麻醉 ,经尿道外口注入 0 .1 %新洁尔灭 1 0 ml。作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2 .1 矫正阴茎弯曲畸形 用粗线贯穿阴茎头作牵引 ,环绕尿道口在阴茎腹侧纵切口连接。切开阴茎筋膜 ,显露白膜 ,在此两膜之间用蚊式钳向两侧及近端充分分离 ,使两侧皮瓣拉拢无张力。切除正中纤维索带及挛缩的阴茎筋膜使阴茎充分伸直。2 .…  相似文献   

2.
何时鸣  潘永斌 《广东医学》2003,24(4):386-387
目的 应用包皮内板代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 1例患儿 ,平均年龄 5 5岁 ,其中阴茎体型 16例 ,阴茎阴囊型 5例 ,多数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全部患儿在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后 ,应用阴茎背侧带蒂的内板卷曲成管状 ,旋转 90 °至阴茎腹侧与原尿道口吻合 ,形成新的尿道。结果  2 0例患儿获成功 ,排尿正常 ,阴茎外观尚可。 1例发生尿瘘。结论 应用包皮内板代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其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后的正确治疗 ,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990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带蒂阴囊中隔倒状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96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6例 ,年龄 2~ 1 8岁 ,阴茎型 76例、阴囊型 2 0例。1 .2 手术方法  ( 1 )矫正阴茎下曲 :距冠状沟0 .5 cm作环形切口 ,逐层切开达白膜层 ,注意保护阴茎腹侧三角形皮肤 ,以便作隧道。纵行切开腹侧正中至尿道外口处 ,向两侧沿白膜分离阴茎皮肤 ,切除腹侧纤维索条和挛缩的阴茎筋膜达白膜 ,将整个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 ,梭形切断腹侧增厚的白膜外层。游离末端尿道 ,使其后移 ,松解其对阴…  相似文献   

4.
自 198 8至 1999年 ,我院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尿道下裂 36例 ,一次成功率 91.6 %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年龄 3~ 2 8岁 ,平均 6 .8岁。膀胱粘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 2 7例 ,一期术后成形术 6例 ,二期术后失败而手术 3例。1.2 手术方法 一期成形术采用沿冠状沟下 0 .5cm处环形切开阴茎皮肤及筋膜 ,并于阴茎腹侧正中纵行切开皮肤 ,全部剥离阴茎皮肤筋膜层至阴茎根部 ,将原尿道向下游离至正常尿道海绵体 ,剥除阴茎腹侧部纤维索带 ,使阴茎完全伸直。插入导尿管 ,膀胱注水至充盈 ,取下腹正中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畸形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组织病理学特点,认识尿道下裂阴茎下弯形成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尿道下裂伴阴茎下弯23例为研究对象,3例隐匿性阴茎手术病例为对照组和3例躯体瘢痕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检测组织中α-SMA、TGF β1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尿道下裂组和瘢痕组α-SMA、TGF β1表达强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尿道下裂轻度、中度及重度下弯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道下裂并发阴茎下弯者,其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及尿道板下组织为纤维索带,可能是阴茎下弯形成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虽方法多种,但多存在尿道展和狭窄的危险,为了降低这类并发症,在阴茎下曲矫正以后,我们设计了阴囊纵隔皮管隧道埋藏法尿道成形术,应用本法进行了7例手术,年龄为5~11岁,效果满意,未发生尿瘘和尿道狭窄,现报告如下。1手术方法本法最适应阴茎阴囊型或阴茎型尿道下裂,经下曲矫正后尿道口下移至阴茎腹侧很部。手术步骤为:①根据阴茎的大小和长短,设计形成皮管的皮瓣切口(图1),皮管的长度相应从尿道口至龟头的距离,皮瓣宽度为1.5~2.scm,根部略宽于远端,从远端游离皮瓣达根部(尿道口).远端较薄,根部…  相似文献   

7.
尿道下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可分为冠状沟型、阴茎型、阴囊型与会阴型。除冠状沟型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外,其它诸型由于尿道海绵体的纤维性变,形成一条粗短坚韧的纤维束带,使阴茎向腹侧弯曲畸形,妨碍排尿,影响生殖功能,必须手术矫正。手术矫正需达到两个目的:(1)切除阴茎腹侧的纤维束带,纠正阴茎下曲的畸形;(2)施行尿道成形术,使尿道口移位至阴茎头部,恢复其正常排尿功能。我院过去采用  相似文献   

8.
李欣  林灵珍 《中原医刊》2000,27(4):28-29
我院自 1994年至 1998年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尿道下裂 2 5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年龄 2~ 18岁 ,平均 6 3岁。阴茎型尿道下裂 18例 ,阴囊型 6例 ,会阴型 1例。一期成型术 18例 ,二期手术 5例 ,其他方法成形失败而再手术 2例。1 2 手术方法 :作一期手术时 ,沿冠状沟下 0 5cm处环形切开阴茎皮肤及筋膜 ,于背侧纵形切开皮肤 ,切开长度以利于整形所需为宜。于阴茎筋膜下向阴茎腹侧分离 ,注意保持阴茎腹侧皮肤的完整性 ,完全切除腹侧条索状组织 ,游离尿道海绵体长度约 1 0cm ,于尿道末端离…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6—1996年间共收治小儿不伴尿道下裂的单纯性阴茎下弯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7岁,平均55岁。按照Devine分类,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1例。1.2手术方法1.2.1插细导尿管沿冠状沟环形切开包皮向阴茎根部分离松解。背侧分离较易,腹侧因尿道海棉体发育差,尿道菲薄,应小心以免分破尿道。彻底除去纤维组织,一般均需松解到尿道球部,以保证伸直无张力。如不满意,则加用Nesbit术,即在阴茎背侧白膜作若干卵圆形切除,然后缝合自膜缺损,以使阴茎弯曲得到满意矫正。1.2.2将环形切开的包皮内外板展开,在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道海绵体游离延伸及尿道口前移术治疗尿道下裂的适应症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了27例尿道下裂患者,对其中21例患者(冠状沟型7例,阴茎型14例)采用尿道海绵体游离延伸及尿道口前移术进行一期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1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后随访6mo-3年,均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1例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经尿道口切开纠正;2例发生轻度阴茎下弯畸形,二期行尿道松解、伸直位固定后矫正。本组病例术后无尿道回缩、尿瘘等并发症发生,阴茎外观发育良好,生理性勃起功能均存在。结论尿道海绵体游离延伸及尿道口前移术是治疗冠状沟型和尿道口位于阴茎中部远端阴茎型尿道下裂的理想术式,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996年9月~2004年12月10例,年龄3~8岁,均为远端尿道下裂,无阴茎弯曲者6例,阴茎弯曲者4例。手术方法:采取距尿道外口0.5cm环形阴茎腹侧纵形切口切开阴茎皮肤至阴茎跟部,两侧皮肤稍加分离后,锐性游离尿道至球部,彻底止血。阴茎弯曲者,彻底清除纤维条索及挛缩的阴茎筋膜直到阴茎可完全伸直。这时尿道外口自然后移。无阴茎弯曲者无须处理。然后于正位尿道口处打孔,形成隧道,将游离尿道前移使尿道外口从正位尿道口隧道处拉出与皮缘对齐。用4号丝线固定游离尿道于阴茎海绵体白膜适当位置。用5~0肠线将尿道外口与正位尿道口…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用颊粘膜治疗1例成人男性先天性尿道下裂,取得成功,结合文献谈谈我们的认识和体会。1 病例1.1 病史与查体 患者,男,22岁,自幼排尿异位,随年龄增大,出现尿线变细,射程近,阴茎腹曲,影响生活质量,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查:尿道口闭锁,阴囊与阴茎交界处可见0.8cm×0.5cm皮肤潮红,尿液渗出,阴茎腹曲。1.2 麻醉方法 骶管加连续硬膜外麻醉。1.3 手术方法 麻妥后,先行阴茎腹曲矫正,环形切开包皮,阴茎腹侧纵形切至原尿道外口处,切断尿道板,切断所有影响阴茎伸直的纤维…  相似文献   

13.
尿道成形术方法颇多,我们采用带蒂阴囊正中皮瓣治疗尿道下裂及前尿道广泛性狭窄10例,全部随访,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一、尿道下裂修复术 1.阴茎伸直,矫正下曲。于阴茎腹侧正中两旁0.5cm处纵行平行切开皮肤,深达阴茎白膜,上至冠状沟,下达尿道下裂口,提起一侧皮瓣游离以彻底切除尿道纤维索组织为止,使阴茎伸直。 2.扩大尿道下裂口,纵行切开呈“V”,刚好与纵行平行切口线相接,并插入合适的尿管。 3.阴囊皮肤尿道成形术,将阴茎向阴囊牵拉翻转,与阴囊正中皮瓣切线重叠,用5—0肠线将阴茎切线皮瓣内缘与阴囊切线皮瓣内缘连续缝合,固定于阴囊筋膜表面。然后再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阴茎与阴囊皮肤外缘、消灭创缘。 4.待7天后,拆除皮肤丝线。距缝合处  相似文献   

14.
带蒂阴囊中隔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1月 ,笔者采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 期正位修复尿道下裂 4 6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 ,年龄 4 .5± 1.2岁 (1.7~ 2 8岁 ) ;阴茎型 2 0例 ,阴茎阴囊型 2 3例 ,阴囊型 3例。1.2 手术方法 常规耻骨上膀胱造瘘或会阴造瘘 ,阴茎头缝线牵引 ,距冠状沟 0 .5 cm处作包皮内板环行切口 ,深达阴茎海绵体白膜 ,阴茎腹侧纵行切口 ,彻底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 ,使阴茎充分伸直 ;异位尿道外口应予修剪至正常尿道海绵体 ;环绕尿道口作矩形的阴囊中隔皮瓣 ,皮瓣长度较原尿道口至阴茎头顶端长出 1.0 cm,宽度…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阴囊皮瓣复盖矫治先天性尿道下裂52例,阴茎矫直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2~27岁,阴茎型尿道下裂38例,阴囊型尿道下裂14例,其中曾在院外或本院用其它术式作过1次手术失败者7例,2次手术失败者3例,3次手术失败者1例。1.2 手术方法:分三步进行:1阴茎矫直;2膀胱粘膜尿道成形;3阴囊皮瓣复盖。1.2.1 阴茎矫直:插入导尿管,切口自阴茎冠状沟下尿道口两侧至阴囊作一“ ”形切开,深达阴茎白膜浅层,提起皮瓣自上而下沿尿道后锐性分离至阴茎根部尿道海绵体发…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 1989~ 1998年采用带蒂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16例 ,效果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中阴茎头型 2例 ,阴茎型 11例 ,阴茎阴囊型 3例。年龄 3~ 2 2岁 ,平均 7 6岁。1 2 手术方法  (1)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2 )矫正阴茎下曲 :采用阴茎腹侧∩或 切口 ,切除阴茎腹侧索状组织和挛缩的阴茎筋膜 ,充分松解皮肤皮下组织 ,清除尿道口远侧及两旁纤维组织 ,使尿道口后退 ,阴茎充分伸直 ;(3)带蒂皮管成形 :根据尿道下裂不同类型 ,可采用包皮或阴囊纵隔皮管。包皮皮管可分横形和纵形成管。横形成管者皮管蒂要…  相似文献   

17.
自1984年~1996年采用膀跳粘膜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41例,一次成功率95.1%,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年龄2~19岁平均54岁,其中阴茎型25例,明茎明囊型14例,阴囊型2例。明茎下曲矫正与膀断粘膜尿道成形一次完成38例,一期下曲矫正二期尿道成形观。12手术方法一期成期术采用沿冠状沟下03cm处环形切泽阴茎皮肤及酸膜;并在明茎腹正中纵行切开,深达附茎白股.紧贴白膜脱套状剥离阴茎皮肤筋膜至明生报部,将原尿道向下游离至正常尿道海绵体彻底切除阳萎腹侧纤维素带,使阴茎完全伸直。插入尿管.向膀眈内注水,使之充盈,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道延伸术在保留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翻转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总结尿道延伸术应用在保留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翻转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患儿46例的疗效和随访情况。其中冠状沟型20例,阴茎体型26例,46例均合并阴茎下弯(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术中尿道延伸长度为1cm-2cm,4例阴茎下弯矫直不满意,行背侧白膜折叠横缝予矫正。结果应用尿道延伸术治疗尿道下裂46例,Ⅰ期成功40例(86.9%),因尿瘘、尿道口狭窄等手术失败6例(13.1%)。结论尿道延伸术能使尿道延伸1cm-2cm,从而既能完整地保留尿道板,完全矫正阴茎下弯,又能使所取阴茎阴囊皮瓣明显缩短,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1998~ 1999年我院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 9例 ,经采用阴茎背侧纵形正中带蒂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 ,手术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9例中阴茎型 6例 ,阴茎阴囊型 2例 ,阴囊型 1例 ,年龄 4~ 8岁 ,阴茎伸直后尿道缺损长度 3~6cm。2 手术方法(1)硬膜外麻醉 +基础麻醉。(2 )阴茎下屈矫正术 :阴茎头缝一线作牵引 ,拉挺阴茎。距冠状沟 0 .3cm环形切开阴茎皮肤 ,深达白膜表面 ,阴茎腹侧正中切开至尿道口远侧 ,若为阴茎型则可围绕尿道口环形切开游离至正常的尿道海绵处 ,将膜性尿道剪除再游离尿道 0 .5cm ,以备吻合…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 1991年 1月~ 1999年 10月收治尿道下裂 84例 ,均行一期尿道成形术 ,成功率 97.6 2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84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 2 4岁 ,平均 6 .4岁。Ver-ies按尿道口位置将尿道下裂分类为 :冠状沟下型、阴茎型、阴囊型、会阴型。由于阴茎下弯未矫正前不能真正反映出尿道口的确实位置 ,因此 Barcat提出按阴茎下弯矫正后尿道外口的位置分型 [1 ] 。我院按 Barcat法分型 ,阴茎型 2 0例 ,阴茎阴囊型38例 ,阴囊型 18例 ,会阴型 8例 ,再次手术者 2 4例。手术方式 :膀胱粘膜成形尿道 5 1例 ,包皮内板岛状皮瓣成形尿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