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劳死"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瑾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03-1803
因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慢性疲劳综合征导致的中青年“过劳死”现象日益突出。只要避免长期劳累或短期连续高强度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及早发现、治疗和控制慢性疾病,善待自己,正确对待工作,量力而行,善于自我化解压力,便可以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读者刘先生:2月22日到26日,仅四天内,清华大学两名青年教师相继去世。一位36岁,一位46岁,二人的去世在清华校园内引起极大关注,人们将祸首直指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过劳死。请问什么是过劳死?造成过劳死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它呢?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在不断加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不注意调节和防治,很容易出现过劳死。“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  相似文献   

3.
雯芍 《东方养生》2006,(1S):54-54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肯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都市人感到“累”,此慢性疲劳导致的危险疾病,正悄悄地向忙忙碌碌的都市人群逼近。而近几年,猝死的中青年人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过劳死”越来越多地困扰着我国的都市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生》2008,(6):33-33
日本研究人员研究疲劳状态下的实验鼠脑垂体发现,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大脑中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分泌能力下降,脑垂体的死亡细胞增加。 专家说,这一发现为证明过劳死和内分泌紊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研究小组希望这一研究有利于及时发现过劳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医疲劳术语整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疲劳术语系列中的“倦类”为代表进行释义并阐述了整理疲劳术语的意义的目的。其意义和目的为:阐明中医疲劳的病因,病机,规范描述疲劳的术语,为探讨中医抗疲劳及调治亚健康的方药提供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肝、脾、心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肝、脾、心三脏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病机的认识,认为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基本病机是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结,劳伤心脾而治气血乏源,其中肝郁在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心脾的劳损是亚健康疲劳状态主要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7.
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CF)高发于亚健康状态的不同领域人群中,而八段锦传统运动疗法是干预慢性疲劳经济、有效的措施。因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八段锦功法对临床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针对亚健康慢性疲劳方面的具体报道不多。因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八段锦对亚健康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社会功能及生活习惯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八段锦功法干预慢性疲劳的现状并展望,为八段锦功法今后用于慢性疲劳人群的康复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宽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85-2387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探讨疲劳问题可为中医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起源及该病的多种潜在的病因,明确了该病的临床表现;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往往会有多种不适的感觉但是又不能诊断为疾病。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在概念、范畴、流行病学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不能混淆二者。  相似文献   

10.
贾小红  王素兰 《光明中医》2011,26(11):2264-2264
疲劳综合征即亚健康状态,这是一类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而各种理化检查几乎正常。这种状态现代医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背俞穴针刺治疗疲劳综合征30例,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指出亚健康不能等同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系统论述了目前关于疲劳、慢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认识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刺蓝抗疲口服液对手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刺蓝抗疲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4.7,9.4,18.8 g·kg-1·d-1).采用切除大鼠部分肝脏的方法建立POFS大鼠模型,以肛温、体力活动、血常规、白蛋白、转铁蛋白等为指标,观察ig给药7d刺蓝抗疲口服液对POFS大鼠的影响.结果:刺蓝抗疲口服液中剂量组大鼠在悬挂实验中的抬头次数与抬头最高高度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大鼠肛温的恢复与模型组有差异(P<0.01);高剂量组大鼠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提高(P<0.05).结论:刺蓝抗疲口服液能缩短模型大鼠POFS持续时间,减轻POFS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阐述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中医"未病学"的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的独特优势,防治疲劳状态体现出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3月,选择39例在本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有中重度疼痛表现的晚期癌症患者,行吗啡滴定和中医方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价CRF程度、疼痛强度、睡眠质量及吗啡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3周后,CRF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疼痛强度显著减弱,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吗啡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CRF程度等级和疼痛强度等级呈正相关(P<0.05),CRF程度分值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能有效治疗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CRF,而且安全性也较高。减弱疼痛强度、提高睡眠质量可能是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CRF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透穴刺法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攒竹透上睛明、丝竹空透鱼腰、新明1穴透下关;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肝俞,再针刺太冲、翳明穴。两组均间日1次,共治疗20次。从患者用眼情况、视疲劳的主观症状或体征的变化程度等综合判断,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6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穴刺法是治疗视疲劳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瑶药消疲方探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为瑶药消疲方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西药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瑶药消疲方组给予瑶药消疲方口服.两组均治疗60d.观察治疗前后疲劳量表分值、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瑶药消疲方组总有效率(90%)优于西药对照组(70%)(P<0.05);治疗后疲劳量表分值改善比较瑶药消疲方组(3.90±3.56)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9.57±4.11)(P<0.01);瑶药消疲方组治疗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125.23±18.22)明显高于治疗前(98.44±9.56) (P <0.01),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111.97±18.6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瑶药消疲方治疗CFS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显著升高CFS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三勒浆抗疲劳液对慢性疲劳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勒浆抗疲劳液对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多因素影响作用,为深入探讨其药理学作用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长时间反复强迫大鼠游泳及束缚四肢(限制大鼠的活动)法,造成慢性疲劳的大鼠模型,悬尾法及力竭游泳法考查模型动物行为学指标,并采用ELISA法测定其细胞因子IL-1b、IL-6及神经递质5-HT。结果空白对照组动物一般情况、行为学观察及IL-1b、IL-6、5-HT等多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证明模型成立。而三勒浆抗疲劳液具有改善造模大鼠一般情况及行为学指标的作用。同时上调血清中IL-1b及脑组织中5-HT,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用强迫大鼠游泳(30min/d)及束缚四肢法(3h/d)造模,所形成的慢性疲劳大鼠模型更趋向于因心理应激所形成的机体症状性疲劳模型,三勒浆抗疲劳液对此种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一般情况、行为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IL-1b、5-HT的上调,可能为其药理学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某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共情疲劳发生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共情疲劳自我评估量表作为调查工具,获得并分析共情疲劳自我评估量表(CFST)评分。结果: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共情疲劳,其中5~15年护龄,急诊、肿瘤科、重症监护室、儿科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是共情疲劳发生的主要人群。结论:护理人员共情疲劳主要和性别、护龄、科室、学历水平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理疗治疗高校高水平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上海大学高水平长跑队男性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例。治疗组取关元、中脘和足三里穴,采用温针疗法,温针治疗结束后,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运动员四肢和腰背进行理疗。对照组同样实施针刺、理疗的方法,但针刺时偏离穴位,低频电刺激时只是将吸盘吸附在治疗部位,但不给予电刺激。在赛前训练第5星期第4天大强度训练活动前后和治疗后第2天填写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并采集血样,观察RPE以及血乳酸(BL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等指标。结果在训练后及时对运动员进行温针理疗,可以有效降低RPE,促进BLA以及LDH、CK、BUN代谢,提高HGB水平(P〈0.05),使运动员尽快脱离运动性疲劳状态。结论温针、理疗可以有效促进高校高水平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针灸疗法对化疗相关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均采用既定化疗方案化疗,治疗组从化疗第1天开始口服消岩汤(每日1剂,水煎服,300 mL,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3周)同时配合针灸治疗(每日1次,共3周)。对照组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第7天和化疗第21天采用癌性疲乏量表(CFS)、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FACT-F)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7天、第21天疲乏、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与本组化疗前比较,治疗组化疗第7天CFS在情感维度、躯体维度及总分较化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化疗第7天、第21天CFS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化疗前增加(P0.05)。与本组化疗第7天比较,化疗第21天治疗组CFS各维度及总分均下降(P0.05);对照组情感维度及总分下降(P0.05)。两组同期比较治疗组CFS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20.0%(P0.01);中医症状评分:与本组化疗前比较,治疗组化疗第7天患者的症状积分升高(P0.05),第21天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化疗第7天、第21天症状积分均升高(P0.01);与本组化疗第7天比较,两组化疗第21天治疗症状积分减低(P0.01),两组同期(除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与本组化疗前比较,治疗组化疗第7天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评分下降(P0.05),第21天身体状况、情感状况、附加状况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化疗第7天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化疗第21天身体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状况评分降低(P0.05);与本组化疗第7天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均升高(P0.05);两组同期(除治疗前)对比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岩汤联合针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化疗相关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