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肺门冻结肺癌的手术切除率 ,1981- 0 5~ 2 0 0 0 - 0 5 ,我院应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门冻结支气管肺癌切除 5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2例。男 34例 ,女 18例。年龄 4 6~ 65岁 ,平均 5 5岁。均为中央型晚期肺癌。其中左侧 2 7例 ,右侧 2 5例。鳞状细胞癌 34例 ,腺癌 11例 ,鳞腺癌 5例 ,小细胞癌 2例。 19例肿瘤侵犯心包及肺血管 ,2 8例肺门转移淋巴结和肺血管浸润肺门冻结 ,3例肺静脉内癌栓 ,2例心包外肺静脉<2cm ,5例上腔静脉受侵。术前 32例合并高血压 ,16例冠状血管供血不足 ,6例冠心病 ,13例…  相似文献   

2.
肺腺癌外科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发病率迅速增长,其中肺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尤为突出。为探讨其特有的临床表现与外科疗效,现对我们1995-01~2001-10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肺腺癌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34例肺腺癌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3~76岁,平均54.5岁。术前有症状者26例,其中咳嗽、血痰、胸痛;体检发现8例。19例有长期吸烟史,其中吸烟指数>400支/年者15例。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3个月者17例,>6个月者11例。14例曾误诊,其中误诊为肺炎3例,肺结核病4例,肺良性肿瘤3例,肋间神经痛1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而误诊3例,其中2例头痛、右上肢麻木、感觉异常疼痛;突…  相似文献   

3.
198 9- 0 8~ 1995- 0 6,我们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肺癌 4 6例 ,占同期 62例肺癌全肺切除的74 .2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肺癌病人共 4 6例。男 36例 ,女 10例。年龄 35~ 65岁 ,平均 50 .1岁 ,60岁以上者 5例。右侧 12例 ,左侧 34例。鳞状细胞癌 31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9例 ,腺癌 4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 1例 ,类癌 1例。按国际TNM分期Ⅱb期 3例 ,Ⅲa期 32例 ,Ⅲb期 11例。肿瘤侵及肺动脉干 15例 ,侵及肺静脉颈部 2 3例 ,肺门淋巴结转移并与肺动脉和或肺静脉浸润粘连 5例 ,瘤体较大、位于中心、肺静脉较短 2…  相似文献   

4.
经心包内肺血管处理行肺切除术可用于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Ⅲ期中央型肺癌增多,按常规肺切除术已难以适应,如强行分离血管、肺门,术中危险性大。采用心包内肺切除术,提高了Ⅲ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切除率和生存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我院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共施行心包内肺切除术9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40~70岁,平均58岁。病理分类为鳞癌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和肺泡癌各1例。左全肺切除4例,右全肺切除3例,左下肺切除2例。肺门固定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1例主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不同组织亚型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胸外科开展手术切除获得病理标本的肺腺癌患者177例的临床资料,结合不同组织亚型进行分组,后分成贴壁生长型腺癌组40例、腺泡型腺癌组38例、乳头状腺癌组35例、实体型腺癌组32例、微乳头型腺癌组32例,依据HE切片光镜下的形态,采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PD-L1表达情况,比较各组的PD-L1阳性表达率及PD-L1 TPS评分差异。结果:各组肺癌组织中的PD-L1阳性表达率及PD-L1 TP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腺泡型腺癌组肺癌组织中的PD-L1阳性表达率及PD-L1 TPS评分高于贴壁生长型腺癌组(P<0.05),乳头状腺癌组肺癌组织中的PD-L1阳性表达率及PD-L1 TPS评分高于腺泡型腺癌组(P<0.05),微乳头型腺癌组肺癌组织中的PD-L1阳性表达率及PD-L1 TPS评分高于乳头状腺癌组(P<0.05),实体型腺癌组肺癌组织中的PD-L1阳性表达率及PD-L1 TPS评分高于微乳头型腺癌组(P<...  相似文献   

6.
肺切除手术前后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潮强  王剑云 《天津医药》1999,27(3):167-168
肺切除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测是常规检查项目,而术后复测肺功能则开展比较少,甚至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了评价肺切除术后疗效与生活质量,我们自1995年6月~1997年6月,对33例肺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测并跟踪随访2年,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均因肺癌行肺切除术,男27例,女6例,男女之比9:2,年龄36~78岁,中位57岁。病理分类:鳞癌16例、腺癌12例、细胞性肺泡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转移性癌1例。肺切除范围:右上肺12例、右中下肺2例、右下肺6例、右全肺1例、左上肺6例、左下肺5例、左全肺1例。 2.方法 肺功能测定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腺癌和转移性肺肿瘤中天门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甲状腺转移因子-1(TTF-1)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Super PicTureTM Polymer二步法检测NapsinA、SP-A、TTE-在7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和40例转移性肺肿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apsinA与原发性肺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Napsin A、SP-A和TTF-1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其分型密切相关(均P<0.05).NapsinA比SP-A、TTF-1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NapsinA是原发性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一种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而且联合使用SP-A、TTF-1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肺腺癌与转移性肺肿瘤.  相似文献   

8.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误诊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院 34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 34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8例 ;年龄 34~ 79岁 ,平均年龄 5 8.9岁 ,吸烟者 2 1例 (6 1.7% ) ,吸烟指数均在每年 4 0 0支以上。组织类型 :细支气管—肺泡癌 1例 (2 .9% ) ,鳞癌 8例(2 3.5 % ) ,腺癌 11例 (32 .3% ) ,小细胞未分化癌 14例(4 1.2 % )。大体分型 :中心型肺癌 11例 (32 .3% ) ,周围型肺癌 2 1例 (6 1.7% ) ,从膈型肺癌 2例 (5 .8% )。1.2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 ,内科治疗疗效较差 ,为探讨本病外科治疗方法 ,1 981 -0 6~ 1 999-0 6,我们行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 2 8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8例。男 1 6例 ,女 1 2例。年龄 36~ 65岁 ,平均 54岁。其中鳞状细胞癌 3例、鳞腺癌 3例、腺癌 1 5例、肺泡细胞癌 7例。病灶位于左侧者 1 8例、右侧者 1 0例。 2 8例均为周围型肺癌 ,均伴有中等量至大量胸水 ,并有不同程度的胸痛、上腹痛、气促、胸闷及呼吸困难。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胸膜全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 ,其中左全肺切除 1 8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左心房部分切除技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7月~2008年8月,40例肿瘤累及左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心耳钳钳夹左心房壁,在距肿瘤边缘0.5~1cm处切除部分左心房壁,其中5例联合切除部分食管肌层,整块切除肺肿瘤。左心房切缘用3-0无损伤线或4-0普罗纶线连续来回缝合。术前诱导化疗11例,术后化疗23例,其中1例联合放疗。结果术后心律失常3例,其中伴有心肺功能不全1例。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小细胞癌伴鳞癌1例,腺癌3例,腺鳞癌3例,未分类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29/36)、37.0%(10/27)和38.9%(7/18)。结论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部分病例可因此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存肺癌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结果 32例患者均接受3~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1~2年;结核与肺癌发生在同一侧肺7例,结核与肺癌不在同一侧肺6例,双侧肺结核于一侧发生肺癌3例;肺癌类型:鳞癌8例,腺癌7例,鳞癌腺癌混合型2例。结论通过对3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原因分析,认为免疫功能异常、长期抗结核治疗,有可能诱发癌变。应积极进行短程化疗的研究,缩短抗结核疗程,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武蕊  赵青春  韦森  刘懿  李昕  陈钢  张清  陈军 《天津医药》2016,(4):461-465,515
目的探讨跨叶型肺腺癌最准确的T分期和最佳手术方式,为该类型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肺部手术的肺腺癌患者192例,根据2009年国际肺癌联合学会(IASLC)颁布的第7版TNM分期标准筛选出T2期(T2组)163例及T3期(T3组)12例作为对照,其余17例为跨叶型肺腺癌组(跨叶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依据跨叶型肺腺癌的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表现诊断跨叶型肺腺癌,并参考2011年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新标准对跨叶型肺腺癌进行亚型鉴定。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跨叶型肺腺癌不同亚型及手术方式的预后情况。结果跨叶型肺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与T3期相近(P>0.05),明显低于T2期(P<0.05)。跨叶组以双肺叶切除和单纯肺叶加相邻肺叶受侵部分切除为主(P<0.05),不同术式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跨叶组17例患者中包含4种肺腺癌亚型,分布为实体状为主型腺癌8例、腺泡样为主型腺癌5例、乳头状为主型腺癌3例、浸润性黏液腺癌1例;4种亚型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跨叶型肺腺癌临床分期应归为T3期;双肺叶切除和肺叶加相邻肺叶受侵部分切除均为跨叶型肺腺癌外科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性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55例周围型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80个病灶,进行112次穿刺;5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45例;10例良性病变中:肺脓肿3例,感染5例,肺结核2例;45例恶性病变中:腺癌18例,鳞癌15例,腺瘤4例,肺泡癌4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大细胞肺癌1例;55例患者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后出现5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能够对周围性肺病性质进行准确诊断,具有较高阳性率,同时诊断后并发症率较低,因此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是现今癌症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种,肺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5年生存率为10%~15%。肺腺癌居肺癌第三位且又以周围型肺腺癌最常  相似文献   

15.
<正>肺腺癌中的黏液腺癌是其中的一种亚型,仅占0.25%,发病率较低,但临床表现常有一定的隐匿性和特殊性,极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及其它肺部弥漫性病变而延误治疗。笔者所在医院2005-01~2008-12共收治肺黏液腺癌6例,现总  相似文献   

16.
<正>1一般资料本组23例肺肿瘤中18例周围性肺癌(占78%),5例良性肿瘤(22%)(炎性假瘤3例,错钩瘤及结核瘤各1例),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特别与良性肿瘤鉴别较困难。本组23例术前术后诊断相符15例(占65%),术前、后诊断不符8例(占30%),均属良恶性鉴别诊断问题。2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合并有严重心脏疾病的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其围手术期的具体处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1987年10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肺癌410例,其中男257例,女153例;年龄25~74岁,平均57.6岁,其中合并严重心脏疾病的29例肺癌患者(排除其它合并病),年龄51~69岁,平均64.4岁。术前确诊:肺鳞癌171例,肺腺癌63例,小细胞癌5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通过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确认的3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经过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检查,其中鳞癌有24例,腺癌有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有4例,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鳞癌有26例,腺癌有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有1例.结论 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肺腺癌亚型,临床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5 月收 治的 1 例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患者相关资料,通过 18F-FDG PET/CT 检查,明确了原发病灶及淋巴结、 骨骼多发转移灶,探讨了 PET/CT 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83~1997年6月,我们采用全肺切除治疗肺癌39例,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4例,女性5例;年龄30~66岁,50岁以上25例。中央型肺癌31例,周围型肺癌8例。25例作过CT检查,全部病例术前常规作纤支镜检查。术前有病理学或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