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3例ALCL进行免疫表型标记,采用了一种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特异性抗体ALKp8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结果:3例ALCL的ALKp80均呈强阳性,2例CD30阳性,2例LCA是性,2例EMA阳性,1例CD68 50%以上细胞阳性,3例T、B细胞标记均不表达,CD15均呈阴性,结论:ALKp80不仅是ALCL的一个特异性标记物,而且对判断ALCL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SP法 )对 3例ALCL进行免疫表型标记 ,采用了一种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特异性抗体ALKp80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 结果 3例ALCL的ALKp80均呈强阳性 ,2例CD30 阳性 ,2例LCA阳性 ,2例EMA阳性 ,1例CD685 0 %以上细胞阳性。 3例T、B细胞标记均不表达 ,CD15均呈阴性。结论 ALKp80不仅是ALCL的一个特异性标记物 ,而且对判断ALCL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报告3例Ki1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几乎均以结外肿块为首发表现(椎骨、乳腺及腹膜后组织),术前均考虑为非血液系统肿瘤。1例椎骨病变者,术中冷冻及术后初步病理检查均误诊为转移性癌。由于ALCL组织学表现较为特殊,推测以往被误诊的病例不在少数。结合3例的诊治情况,对ALCL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继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GSS继发ALK-ALC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因皮肤斑块、左腋下包块活组织检查确诊为GSS,经激素、干扰素、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等治疗,病情迁延不愈。4年后出现干咳、发热,经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ALK-ALCL,左腋下包块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GSS。给予CHOP方案化疗效果欠佳,换用GEMOX+DEX方案治疗病情有所改善,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GSS继发ALCL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主要取决于ALCL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临床较少见,约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2%~7%犤1犦,可累及淋巴结、皮肤、胃肠道等处,我科偶见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因腹胀、右下肢水肿3个月于2002年6月3日入院。查体:双侧锁骨上、腹股沟、腋下均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中,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最大约3cm×4cm,右腹股沟肿大淋巴结活动差,双腋下淋巴结相互融合,右侧乳房皮肤轻度水肿,双下肺呼吸音稍低,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查血常规:WBC25.1×109/L,N0.799,L0.076,M0.125,胸部正侧位片:两侧胸腔积液(少量)、右肺部感染,不除外… 相似文献
8.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雪梅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3):188-190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形态学和免疫学上一种独特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它的发生与t(2;5)(p23;q35)梁色体易位形成ALK-NPM融全基因有关。本文综述了ALCL在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临床方面的特点及其诊断、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1例血管内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阳性(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提高对血管内淋巴瘤(IVL)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ALK+ ALCL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41岁。CT示右侧顶枕叶不规则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壁结节及边缘明显强化;磁共振(MRI)示右顶枕叶斑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影,累及右侧胼胝体压部,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规则强化。血常规示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红细胞压积减少。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实质小血管管腔内多量明显异型性大单核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核圆形或不规则,可见马蹄形或肾形核,核仁清楚。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LCA(+)、CD3(+)、ALK-1(+)、 EMA(+)、 粒酶B(+)、CD20(-)、CD79a(-)、CD30(-)、CD56(-)、GFAP(-)、AE1/AE3(-)、HMB45(-),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患者手术后8个月死亡,未行放化疗。结论 血管内ALK+ ALCL是IVL的一种罕见亚型,细胞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类似于淋巴结或结外ALCL,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预后差,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肠道原发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K-negative,ALK-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结肠原发性ALK-ALCL病理标本,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EB病毒编码的RNA( EBER)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35岁,因“间断解血便5年,腹痛2个月,发热1个月”入院。临床长期以肠结核、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治疗,一度有效。近一个月来,因反复发作高热,临床考虑肠穿孔,剖腹探查后行结肠次全切术。大体观察:结肠内可见直径3.5-9.0cm的溃疡3个,最大溃疡处可见穿孔。光镜下肿瘤组织弥漫浸润肠壁全层及其周围脂肪组织,可见较多“标志性”肿瘤细胞,形态符合普通型ALCL。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30,表达T细胞抗原CD3,表达细胞毒性抗原穿孔素,ALK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为阴性。结论:肠道原发ALK-ALCL是罕见的结外T细胞淋巴瘤,恶性度高,但因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征性易导致临床误诊。诊断依据病理学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13.
14.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ein于1985年首先报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独立类型[1]。最新的WHO分类中ALCL被归类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占同期NHL的2%~7%[2]。研究发现,约有半数患者产生致癌性的异常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 k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疏密不一,形态多样。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异型性明显,细胞界限尚清,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胞核大,常呈马蹄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为弥漫细颗粒状,核分裂象较多见。免疫组化显示:CD30表达均阳性, CD20、CD79α、Pax-5表达均阴性,符合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论掌握间变大细胞瘤淋巴瘤的病理特点,提高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认识,对其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S-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以联合化疗为主,配合局部病灶野放疗8例。化疗方案主要为 CHOP、EPOCH、Hyper-CVAD,以CHOP方案为主。结果 30例S-ALCL患者中位年龄36岁,男女比例为1.5∶1,有B症状、Ⅲ~Ⅳ期和结外侵犯者分别占60.0 %(18/30)、73.3 %(22/30)和60.0 %(18/30);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占46.7 %(14/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 18例(60.0 %),其发病年龄小于ALK- 者(u=3.9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ALK-及LDH升高是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S-ALCL患者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好。但ALK-、LDH升高者预后不良。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大剂量治疗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19.
女性,45岁。因右上腹胀痛半年,口、眼、皮肤干燥1个月,发热8天,于2001年11月29日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常感右上腹胀痛,近几个月更明显。1个月前患者出现口、眼干涩,皮肤干躁。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腹泻。体检:贫血貌,皮肤干躁、皲裂,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不大,右上腹触及一4cm×6cm肿块,质硬,活动不良,边界不清,有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42×109/L,嗜中性粒细胞71.70%,淋巴细胞21.50%,血红蛋白74g/L;胸片、腹部B超、骨髓检查均未见异常;腹部CT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表达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为首发表现伴ALK表达的cHL转变为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0岁,男性,以HPS为首发表现,疾病呈进展状态,分别取背部、腋窝、颈部肿物及淋巴结进行病理相关检查,综合诊断为cHL和ALK+ALCL。按标准方案化疗,并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反应良好。结论cHL可表达ALK并向ALCL转变,两者在疾病诊断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鉴别难度较大,需要临床医生更加精准地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