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2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最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早发ACS的患者123例分为男性组66例(年龄〈55岁)和女性组57例(年龄〈65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在早发ACS患者中,女性组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19%比38.88%,68.42%1:L33.33%,P〈0.01,P〈0.01),而男性组吸烟率明显增加(P〈0.01)。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脑卒中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脉病变均以单支病变为主,两组间病变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发ACS患者中,患病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血压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两组冠脉造影病变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青年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入选、排除标准,分为青年早发冠心病组(199例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老年冠心病组(1737例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04例年龄≤40岁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对3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3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心率、吸烟、家族史等基础情况,以及并发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分析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青年冠心病以前降支病变为主,主要为单支病变,且发病较急是其冠脉病变特点。青年早发冠心病组中男性、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青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饮酒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 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青年早发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惠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9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痛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169例和老年冠心病组125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痛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早发冠心痛组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血甘油三酯水平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略低于老年冠心痛组(P>0.05).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常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起病(66.3%比45.6%),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44.4%比22.4%),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 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在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早发冠心痛以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老年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临床特点,分析可能导致患者冠心病早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首次诊断住院治疗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40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早发冠心病的相关定义(女性≤65岁,男性≤55岁)将241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纳入早发组,其余159例患者纳入非早发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并使用SYNTAX积分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将全部可能导致中老年早发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纳入,并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早发组相比,早发组年龄小、较少合并高血压、吸烟史占比高、多有家族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早发组,早发组多为心肌梗死型、单支病变占比高、SYNTAX积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hs-CRP高表达、冠心病家族史均可能是中老年早发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中老年早发冠心病患者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冠脉病变复杂程度轻微,多为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hs-CRP高表达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独立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更加重视早发冠心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绝经前女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收住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女性患者218例,其中绝经前患者56例,绝经后患者162例,另选取同期因胸痛入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绝经前女性65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间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绝经前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绝经前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及典型胸痛症状比例均显著增高(P0.05);绝经前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绝经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典型胸痛症状比例显著增高(P0.05),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三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前降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吸烟史为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时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15-01至2016-02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747例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根据CAG结果和患者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n=138)、晚发冠心病组(n=364)和非冠心病组(n=245)。冠心病诊断标准即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早发冠心病指冠心病发生时男性低于55岁,女性低于65岁。分析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异常比例及体重指数、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均0.05),合并高血压比例低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OR=2.98,95%CI:1.04~8.57)、高血压家族史(OR=3.50,95%CI:1.28~9.57)、血糖异常(OR=1.98,95%CI:1.04~3.80)和高水平载脂蛋白B(OR=36.67,95%CI:3.51~99.83)增加早发冠心病的风险。高龄(OR=1.20,95%CI:1.15~1.24)、男性(OR=6.22,95%CI:3.31~11.69)、合并高血压(OR=1.75,95%CI:1.08~2.82)、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OR=3.25,95%CI:1.42~7.46)、高水平载脂蛋白B(OR=16.39,95%CI:1.74~99.44)增加晚发冠心病的风险。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比,双支病变患者比例高(38.4%vs 22.3%),多支病变患者比例低(31.2%vs 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发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异常比例及体重指数和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晚发冠心病组。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变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别以及冠脉病变类型的不同.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青年、中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家族史以及冠心病病变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青年冠心病患者较多伴有冠心病家族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病变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同时较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程度相差不大,多有吸烟史.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主,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甘油三酯水平较其他组低,肌酐水平较高.中年组患者介于二者之间,高血压以舒张期压升高为主.多有饮酒史.结论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家族史和病变类型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生化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47例,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年龄45岁)95例和老年冠心病组252例(年龄55岁),以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4例,进行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及生化特点回顾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明显降低,而三酰甘油、脂蛋白α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老年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病变多累及单支冠脉,而Gensin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老年患者组。结论: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I降低是我国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多累及单支冠脉,但病变的狭窄程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CAD患者1 344例按照性别和年龄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各672例,研究早发CAD临床危险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TG)、高甘油三酯(TG)、高纤维蛋白原、高血红蛋白(Hb)及CAD家族史是早发CAD的危险因素;吸烟、高TC、高Hb及CAD家族史是影响早发CA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CAD具有较多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4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80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发冠心病组女性患者比例(35.6%比22.1%,P=0.003)、血脂代谢紊乱比例(74.4%比55.7%,P<0.001)、陈旧心肌梗死比例(21.1%比13.2%,P=0.032)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57.8%比41.3%,P=0.001)均显著高于晚发组。与晚发组相比,早发组患者舒张压水平(73±9.0mmHg比70±7.0mmHg,P<0.001)、三酰甘油(1.99±1.34mmol/L比1.51±0.84mmol/L,P<0.001)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65±0.91mmol/L比4.33±0.91mmol/L,P=0.001)均显著升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单支、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及病变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陈旧心肌梗死史、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并不轻于晚发患者,对于早发冠心病患者亦应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同时应加强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4年8月到2016年5月选择在我院诊治早发心肌梗死(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非早发心肌梗死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冠脉病变特点,调查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对照组主要为多支病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吸烟史及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的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0%,对照组为1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1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LDL-C、吸烟史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是早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3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很罕见,且临床中多易考虑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所致的心肌梗死,本文报道一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28岁青年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这类患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长期预后.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身高183 cm,体重98 kg,剧烈胸痛20min来诊,既往无胸痛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胸部外伤、吸毒史,有吸烟史10余年,每日1包,稍饮酒,父亲有心肌梗死病史,母亲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外婆因心肌梗死去世,有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查体:血压9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1年期预后。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727例,其中年龄≤4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2例,年龄≥6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对两组中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37例患者进行1年随访研究。结果青年组患者的吸烟、饮酒、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及血三酰甘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老年组,apoA1水平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糖尿病史比例、总胆固醇、HDL-C、LDL-C、apoB及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08)、肥胖(P=0.013)、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22)、高三酰甘油(P=0.021)是青年男性患AMI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组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复合MACE发生率、靶血管重建率、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较老年组低(均为P<0.05)。结论 40岁以下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是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高三酰甘油;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1年随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非绝经期女性患者157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冠心病组(B组),B组患者再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B1组、B2组和B3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高尿酸血症等。结果 B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体重指数、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TG血症为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依次为糖尿病、高血压、hs-CRP升高、高LDL-C血症(P0.05)。结论高TG血症为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依次为糖尿病、高血压、hs-CRP升高、高LDL-C血症,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冠脉病变程度与范围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家族史和不良生活方式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为防治青年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106名,采取调查问卷结合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方式,将观察对象分为杓型组(27名)与非杓型组(79名),比较两组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等情况。分析在校大学生家族史和不良生活方式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BMI、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是在校大学生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家族史是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大学生更易出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的132例患者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91例)和非糖尿病组(41例),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HbA1c和血脂异常的特点。结果: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在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并发血脂异常、并发高血压比例上均无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显著高于对照组,但HbA1c(%)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糖尿病组患者的FPG和HbA1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糖尿病组患者TG和LDL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HDL-C是二组患者检出率最高的血脂异常。结论:并发糖尿病的AMI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存在更明显的脂代谢异常,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检测和降糖、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200冠心病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和患者的年龄将其划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同时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对比,高血压、吸烟史、遗传史、TC、TG、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等是引发早发冠心病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而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吸烟史、遗传史、TC、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是造成早发冠心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综上所诉,造成早发冠心病患者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并且对高危型的危险因素应该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hsCRP、apoB/apoA1、血脂表达与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因胸痛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病变为阴性的118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hsCRP、apoB/apoA1、血脂表达与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UA及糖尿病病史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cr、GL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CRP、TC、TG、non-HDL-C、apoB/apoA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oA1、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男性、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外,hsCRP、TG、HDL-C、non-HDL-C、apoA1、apoB/apoA1均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sCRP、TG、non-HDL-C、apoB/apoA1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明显升高,apoA1、HDL-C在其外周血中明显降低,上述因子可作为该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