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血症(Sepsis)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其死亡率高达30%-50%。根据新的脓毒血症治疗指南: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脓毒血症生存率的关键因素。血培养是诊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但其检测周期长。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能很好的反映脓毒症病理状态,作为早期诊断脓毒血症标记物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特异性较差,存在假阳性(如重度创伤、烧伤、侵入性手术等也可使血浆CRP和PCT水平升高)。可溶性CD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 sCD14-ST)即Presepsin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近期研究显示其在脓毒血症的诊断、评价脓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及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起着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06-2015-06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共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非脓毒血症患者共50例为对照组。所有脓毒血症患者分别于抗菌药物治疗前、抗菌药物治疗后1d、5d、9d测定血清PCT水平,同时检测对照组血清PCT水平。结果:(1)观察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t=20.01,P0.01);(2)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伴休克组血清PCT水平高于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伴休克组血清PCT水平高于严重脓毒血症组;(3)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后,预后良好组血清PCT水平迅速下降(P0.01);而预后不良组血清PCT浓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PCT可作为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并可用于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50例脓毒血症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组、对照组,根据28 d预后将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分别于入院后次日、第4日晨及治疗终点取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NGAL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同时计算APACHEⅡ评分,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严重脓毒血症组血NGA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及对照组(P均<0.05),生存组患者血浆NGAL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且随着病情好转,NGAL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均<0.05)。血NGAL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63,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NGAL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脓毒血症是感染、重症医学科及外科的常见疾病,可导致脓毒性休克,病死率较高[1-2]。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易发生脓毒血症,增加脓毒血症治疗的难度。研究表明血必净对脓毒血症患者具有一定疗效,能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3-4]。为此本研究通过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中应用血必净治疗,观察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探讨血必净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脓毒血症致急性肾衰竭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X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11-713
脓毒血症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基础疾病严重、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增加了13倍。由脓毒血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过去的10年发生率增加137%。法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报告显示,脓毒血症患者急性肾衰竭(ARF)发生率为48%,病死率为73%,而非脓毒血症伴ARF的病死率为45%。我院近10年收治脓毒血症459例,其中并发ARF66例,占14.4%,病死率为69.7%。由此付出的医疗费用十分惊人,美国每年高达100亿美元。故研究脓毒血症及并发ARF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脓毒血症是全身严重感染引起的循环病理改变。重症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舒张性心力衰竭十分常见,且是死亡率的主要预测因素。脓毒血症诱发的心功能不全可能机制是多种生理反应的结果,包括交感兴奋、细胞因子和ET-1浓度升高以及在细胞水平信号分子的激活。脓毒血症的处理中,要重视对全身的血流动力学的液体复苏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血糖水平与其病情的相关关系及胰岛素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58例脓毒血症患儿在入院时进行血糖检测,根据其平均血糖值分为平均血糖偏低、正常、轻度升高及中高度升高4组;同时根据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对患儿分为普通型、严重型及休克型3型,对脓毒血症患儿血糖水平与其病情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平均血糖中高度升高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胰岛素干预,对照组不使用胰岛素干预,观察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血糖水平与患儿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相关系数V=0.732,V值较接近于1,表明血糖水平与患儿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关系,且血糖水平越高,患儿脓毒血症越严重。研究组患儿ICU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白细胞异常天数、发热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血糖值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相关关系,采用胰岛素干预治疗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脓毒血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PCT的水平、不同程度患者的血清PCT的水平以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的相关性,观察不同PCT水平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在脓毒血症不同程度的比较中,脓毒血症患者PCT值要优于合并器官衰竭组,合并器官衰竭组优于感染休克组;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比较中,脓毒血症合并器官组及感染性休克组要显著高于单纯性脓毒血症(P0.05)。在患者病情转归的比较中,好转组PCT值逐渐降低,无效组PCT值无明显变化,死亡组PCT值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CT值与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呈正比,对于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乳酸(Lactic acid,LA)联合检测对老年危重急腹症感染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5例老年危重急腹症感染患者,纳入患者组,并选取同期85名健康老年受试者,纳入正常组。患者组按照感染程度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组、脓毒血症组、重度脓毒血症组及脓毒血症休克组4个亚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CRP、LA指标差异。按照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组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考察CRP、LA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5例患者中,重度脓毒血症构成比最高,占43.5%,预后良好患者占69.4%,预后不良患者占30.6%。患者组平均血清CRP及L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加剧,其血清CRP及LA水平均显著升高,但重度脓毒血症组与脓毒血症休克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CRP及LA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对老年危重急腹症感染患者的早期预后进行评估,LA对感染严重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较佳。CRP和LA联合检测对老年危重急腹症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胱抑素(Cys)C、降钙素原(PCT)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水平在评估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重症监护室(ICU)128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67例)、重度脓毒血症组(32例)及脓毒血症休克组(29例),比较3组入院24 h内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并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86例)及死亡组(42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3 d及5 d后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结果脓毒血症组、重度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入院前、治疗3 d、5 d后CysC、PCT及NT-proBNP浓度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前、治疗3 d、5 d后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监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特征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入住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ICU的68例脓毒血症患者,以患者死亡或者患者病情减轻转入普通病房作为观察终点。在患者入ICU时取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占比、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并行APACHEⅡ评分。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免疫特征及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68例患者中,15例患者死亡,53例患者存活,死亡与存活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死亡组患者CD3+、CD4+、NK细胞百分数、补体C3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24.36±5.28 vs 15.49±4.57,t=6.413,P<0.05),CD4+细胞、补体C3水平与APACHEII评分负相关(r=-0.265,-0.267,P=0.029,0.028)。结论:在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死亡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存活患者,且CD4+细胞和补体C3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水平在鉴别脓毒血症及评估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06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感染性疾病患者125例,根据是否伴有脓毒血症分为观察组(脓毒血症组)72例和对照组(非脓毒血症组)5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状况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在第1,3,5天采集静脉血检测PCT,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差异性分析,评估PCT水平变化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12.3±21.7)ng/ml,(8.0±14.2)ng/ml,(6.9±14.2)ng/ml\]比较,观察组第1,3,5天PCT水平均升高\[(53.3±67.0)ng/ml,(34.5±51.1)ng/ml,(22.9±4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1;t=4.19,P0.01;t=3.03,P0.05)。存活组第1天PCT水平为(73.1±74.1)ng/ml,显著高于死亡组(30.0±49.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5),第3天和第5天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存活组PCT水平显著下降。结论:PCT的检测可显著提高脓毒血症的诊断,早期检测对预测脓毒症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PCT水平持续下降,生存率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显性DIC评分对40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际止血血栓学会(ISTH)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休克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和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对32例严重脓毒血症和8例脓毒血症休克患者采用ISTH DIC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采用纤维蛋白单体作为纤维蛋白相关标记物。结果:死亡患者(n=13)和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的DIC评分比存活者及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DIC评分高(P<0.05)。显性DIC的病死率为30%。脓毒血症患者DIC评分主要取决于血小板计数与PT延长。结论:ISTH DIC评分是鉴别患者有无凝血激活和预测死亡与病情严重程度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4.
Mellors等人正在研究中的资料已明确指出在未治疗的HIV感染的个体中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 RNA水平是重要的预后指标。在这种情况下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1 RNA水平对于预测机会性疾病及其随后的死亡率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标记物。Coffin比较了这些参数在HIV/AIDS不良预后进展预测中的作用,采用血浆HIV RNA水平表示进展速度而用CD4细胞计数表示疾病进展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变化及其与脓毒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84例烧伤患者,共68例患者并发脓毒血症,并有14例并发脓毒血症患者出现死亡。据此,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脓毒血症存活组、脓毒血症死亡组和非脓毒血症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年龄、烧伤总面积以及Ⅲ度烧伤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血清IL-6、IL-10含量进行监测。结果烧伤面积比例以及Ⅲ度烧伤面积比例相比,脓毒血症死亡组明显高于脓毒血症存活组、非脓毒血症组(P<0.05)。严重烧伤后120 d三组患者的血清IL-6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自伤后第8天开始,脓毒症存活组、脓毒症死亡组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非脓毒血症组;自伤后第13天开始,脓毒症存活组患者的IL-6含量亦出现下降的趋势,而脓毒症死亡组患者的血清IL-6含量一直居高不下,甚至继续增高(P<0.05)。自伤后6 d开始,三组的IL-10含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作为严重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甚至死亡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均可以作为判断严重烧伤预后的重要指标。但IL-10含量监测更适合于烧伤早期,IL-6含量监测更适合于烧伤晚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12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34例)、严重脓毒血症组(45例)和脓毒休克组(33例)。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92例)与死亡组(20例)。根据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否分为非MODS组(68例)和MODS组(44例)。分析PCT水平在各组患者之间差异及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在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及脓毒休克组患者之间比较,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差异显著(P 0. 01),其中脓毒血症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最低,脓毒休克组最高。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 0. 01)。非MODS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MODS组(P 0. 01)。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 735,P 0. 01)。绘制ROC曲线比较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各自及联合评价脓毒血症预后效果,在各组中,两者联合评价效果优于单独各自评价效果。结论: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用于评价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且联合评价效果优于单一APACHEⅡ评分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针治疗脓毒血症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血症合并心肌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丹参针20ml/d加5%葡萄糖100ml。治疗1周后复查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cTnI、cTnT、CK、CK—MB和BNP等心肌标记物及APACHEⅡ评分、MDA值、SOD值、心脏变时性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丹参针对脓毒血症所致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并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表达,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57例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21例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结果两组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T-pro BNP、IL-6和IL-18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NT-pro BNP、IL-6和IL-18高表达,在病变形成和进展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脓毒血症患者89例,根据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8例)与病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10、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指标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指标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血清IL-18、IL-10与TNF-α水平明显低于病死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L-18、IL-10、TNF-α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IL-18、IL-10、TNF-α的AUC分别为0.723、0.916、0.851(P0.05)。结论血清IL-18、IL-10与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IL-10预测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02—2017-04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03例,其中脓毒血症患者63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40例。同时选取非脓毒血症患者60例和健康志愿者44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H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和严重脓毒血症组PCT、HBP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血症组(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PCT、HBP和hs-CRP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PCT、HBP和hs-CRP分别为(12.20±1.26)ng/ml、(110.27±40.26)ng/ml和(89.74±13.40)mg/L,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P0.05);HBP水平诊断脓毒血症和严重脓毒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和0.922(P0.05),截断值为9.30ng/ml时,其诊断脓毒血症的灵敏度为80.21%,特异度为67.31%,截断值为17.08ng/ml时,其诊断严重脓毒血症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2.00%;脓毒血症和严重脓毒血症患者HBP与PCT呈正相关(r=0.771和0.822,P0.05)。结论:HBP在脓毒症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且在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