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形成是其主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类、香豆素类、吡啶类和其他新型抗凝药物。现将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类抗凝药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是指风湿性心脏病以外的其它心脏病所致的心房颤动。随着社会的老龄化,NVAF 逐年增多,栓塞和卒中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其治疗主要存在两大难题_:一是心室率的有效控制,二是防止发生卒中。本文就 NVAF 的流行病学特征、栓塞和卒中的危险因素,华法令的临床应用以及新型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出现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需要抗血小板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在减少缺血事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与传统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何联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减少支架内血栓、系统性栓塞等缺血事件,同时又不显著增加出血事件,有待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约有10%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该类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很高,需要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临床上NVAF患者PCI术后通常采用口服抗凝药(OAC)+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治疗(TAT)。TAT虽然能有效预防栓塞事件发生,但存在高出血风险。研究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DAT)抗栓疗效不劣于TAT,且出血风险明显降低。尽管如此,目前指南对于NVAF患者PCI术后抗栓治疗仍存在部分争议。本文就NVAF患者PCI术后DAT与TA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该类患者合理选择抗栓策略。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8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接近10%。房颤的主要危害之一为脑卒中,目前研究认为15%的缺血性脑卒中与房颤有关,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没有房颤者的5—7倍。基于此,房颤抗栓治疗已成为房颤规范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栓治疗的新药物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治疗手段也更趋于个体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严重并发症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栓塞。对标准药物治疗控制节律和心率无反应、不耐受或禁忌的症状性心房颤动病人可考虑非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有前景 ,但尚未达到治疗心房颤动的目标。新的治疗方式大多数仍在研究中 ,主要有射频消融治疗、起搏治疗、电复律 /除颤和外科迷宫术。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一定致残率和病死率,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发生房颤后循环系统功能迅速恶化,故一直是临床心律失常治疗学关注的焦点。房颤的最佳治疗是在病因治疗的前提下恢复并维持窦性节律,维持心房正常的血液传输初级泵的功能,防止血流动力学恶化,防止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节律的治疗主要控制快速心室率引起的症状和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并发症。目前,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各种治疗措施各有其适应证和并发症,疗效亦不能令人满意,房颤治疗仍然是当今心律失常治疗学上一大挑战,这也是人们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约占5.9%,80岁以上约占1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死忘率高于无房颤患者2倍。进一步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房颤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是其它病因的2倍。而房颤的药物治疗总体效果差,非药物治疗是近期的研究热点。房颤的非药物治  相似文献   

9.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栓塞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减少非瓣膜性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措施就是抗栓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0例非瓣膜性Af患者的抗栓治疗状况,比较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抗栓疗法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80岁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8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806例患者,年龄(84.3±3.9)岁,主要诊断为房颤的患者79例(9.8%),CHA2DS2-VASc(5.1±1.6)分,HAS-BLED(2.6±1.0)分,294例(36.5%)接受抗凝治疗,其中选择华法林193例(23.7%),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101例(12.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抗凝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90岁(OR=0.55,95%CI:0.32~0.96)、恶性肿瘤(OR=0.53,95%CI:0.33~0.86)、贫血(OR=0.47,95%CI:0.34~0.65)、CHA2DS2-VASc评分≥4分(OR=1.84,95%CI:1.14~2.97)、HAS-BLED评分≥3分(OR=0.48,95%CI:0.35~0.68)。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老年医学科、消化内科住院相对常见,其中抗凝治疗率由高到低排序:内分泌科64%、心内科52.8%、老年医学科50%、神经内科31.6%、消化内科29.3%、呼吸科22.0%、其他科室18.4%、肾内科11.1%。结论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卒中及出血高危人群比例高,抗凝率较低,分布科室广且抗凝差异较大,需多学科协作以提高抗凝率。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既往AF管理侧重于AF相关栓塞预防以及心室率和节律的控制。近年来,AF综合管理的理念逐渐普及。AF综合管理强调在做好AF相关栓塞预防及症状控制的基础上,同时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合并症的管理,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就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症状管理及危险因素的控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血栓形成中发挥始动作用。对房颤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及抗栓治疗对其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对房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更好的评估,并对临床上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的发生提供更多的依据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所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特点。近年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预防已得到高度关注,但收效不明显。最经典的预防心房颤动性脑卒中的方法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因其治疗窗窄,需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等,使用受限。新型口服抗凝药弥补了华法林的部分不足,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耐受或有效。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药物无效的患者,需要新方法来预防脑卒中,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为其带来了新希望。现就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性脑卒中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促凝和抗凝机制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在多种危险因素,如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变化、血流速度及状态变化等的作用下,机体的凝血与抗凝平衡失调,凝血作用占优势,血液循环中的有形成分形成栓子,造成管腔部分或完全栓塞,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肺栓塞、心房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抗栓疗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心房颤动 (房颤 )时心房失去收缩能力 ,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 ,并引起脑栓塞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非瓣膜病性房颤者发生脑栓塞的危险性是没有房颤患者的 5~ 7倍 ;房颤合并瓣膜病时 (如风湿性心脏病 ) ,脑栓塞比例更高 ,比正常窦性心律者高 17倍[1] 。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脑卒中的发生明显和年龄相关 ,6 0岁以下的孤立房颤者的脑卒中发生率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每年累积发生率为 0 .5 %。慢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16.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全球范围内,房颤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增加。近期有研究显示,中国房颤发病率为0.05/100患者·年[1]。在年龄调整后,女性房颤发病率及患病率低于男性[2]。但老年女性房颤患病率显著增加[1]。所以女性房颤总体患病率与男性一致。女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更快,症状更明显,同男性比生活质量更低[3]。女性房颤相关病死率不低于男性[2]。故及时恰当的治疗对于改善女性房颤患者的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PCI术后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前抗凝及院内抗栓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1日~2014年4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3例,其中已行PCI患者88例(支架组),未行PCI患者325例(对照组),对比2组危险因素、合并疾病、CHA_2DS_2-VSc、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估、入院前抗凝及住院期间抗栓治疗情况。支架组按住院期间是否抗凝治疗又分为抗凝组28例,非抗凝组60例,再对2组进行相同分析。结果支架组CHA_2DS_2-VSc、入院前抗凝(服用华法林)、双联抗血小板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入院后抗凝增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4%vs 24.9%,P=0.006)。抗凝组单抗血小板和双联抗血小板比例明显低于非抗凝组(10.7%vs41.7%,P=0.040;0vs 48.3%,P=0.000)。结论 PCI术后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前和住院期间总体抗凝治疗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颤动(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可使各年龄段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1].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2].因此,对房颤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球房颤约为3350万例,预计2060年患病人数将再增加2倍~([1-2])。房颤和冠心病有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临床实践中两种疾病常常易共存,约有1/3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3])。心房血栓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不同,两者抗栓治疗策略也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和关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导管消融。外科手术向微创外科消融发展,但应用仍较局限。导管消融发展很快,随着对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及心房复杂破碎电位消融的开展,导管消融的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减少,有望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