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采用多联化疗治疗81例成人白血病均为50岁以下。初治或只接受过短于2周的长春新碱及强地松治疗,治疗后94%获完全缓解(CR),其中53±9%持续缓解(CCR)3年,具体方法如下。1.诱导缓解阶段:柔红霉素50mg/M~2静注第1~3天;VCR 2 mg,Ⅳ,第1,8,15,22天;Pred 相似文献
2.
3.
质谱技术因其高灵敏度、特异性、自动化和高通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多肽等的研究,为病原微生物诊断提供了新技术。本文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和电喷雾(ESI)三重四极杆多反应监测(MRM)质谱技术在微生物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目前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而且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研究表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胰腺癌,提高手术后生存率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2,3].肿瘤发生早期,其蛋白质表达上会出现细微但重要的组合改变[4]. 相似文献
5.
EAA方案治疗急非淋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 1 994年 1月~ 1 999年 6月 ,用国产足叶乙甙 ( VP16)、阿克拉霉素 ( Acl)和阿糖胞苷 ( Ara- C)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L ) 32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1 3~ 72岁 ,中位年龄 31岁。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确诊 ,按 FAB分型 M12例 ,M2 1 8例 ,M4 2例 ,M51 0例。初治 2 4例 (其中 M11例 ,M2 1 5例 ,M4 1例 ,M57例 ) ;复发性 4例 (其中 M11例 ,M2 1例 ,M52例 ) ,难治性 4例 (其中 M2 2例 ,M4 1… 相似文献
6.
长程小剂量足叶乙甙持续治疗急非淋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上不能耐受标准化疗治疗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例,作者称为特殊性ANLL,并应用小剂量足叶乙甙,诱导化疗。结果CR2例。PR1例,NR4例,LD-VP16治疗期间4例NR患者白血病无进展,病情稳定。这对用标准化疗治疗创造机会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3年1月~1996年1月用阿克拉霉素(Acl)、三尖杉酯碱(Har)、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HA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5例ANLL均系住院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4~59岁,中位年龄29岁,按文献标准诊断:M_1 2例,M_2 14例,M_4 1例,M_5 8例。初治20例,复发性2例,难治性3例。1.2 治疗方法 Har 3mg/d,静滴7d;Acl 20mg/d,静滴3d;Ara-C 200mg/d,静滴7d,7d一疗程,间歇10~14d重复下一疗程,3个疗程未能获得完全缓解者换用其它方案治疗。化疗期间给予足够支持治疗,输成分血,有感染时联合应用抗生素。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作心电图检查,每周查血象3次,每疗程结束后作骨髓检查。1.3 缓解后治疗 完全缓解后间隔2~3周重复HAA方案巩固2疗程。然后用DAE方案:柔红霉素(D)40mg/d,静滴3d;Ara-C 300mg/d,静滴7d;足叶乙甙(E)100mg/d,静滴5d,与HAA方案交替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3)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已经确诊的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并发症,12例均行MRI检查患者,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结果颅内病变9例:(1)颅内肿块3例,MRI显示鞍区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2)脑出血3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信号伴环状低信号环。(3)脑膜病变1例,MRI示脑膜广泛增厚伴明显强化。(4)梗阻性脑积水2例,MRI表现为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扩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椎管内病变有3例,其中椎管旁肿块1例,椎管内肿块1例,表现为T56椎管后方梭形T1WI等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灶,增强未见明显强。检查异常1例,为白血病直接的侵犯神经系统,MRI检查为条状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高信号影。结论 MRI检查可以辅助老年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的诊断,对于提早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白血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分子特征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基因,可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加以检出。分子生物学分型是研究白血病本质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评价白血病的克隆特性及分型,从而提出了临床特征结合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白血病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以及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免疫学相结合对诊断 CNL 的作用。CNS 微环境可能主要适合于 ALL 细胞增生繁殖,导致其入侵 CNS 多于ANLL。CNL 的发生还与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及 FAB 分型等因素有关。凡属 ALL 和年龄偏小、白细胞增高以及 M_4、M_5 型的 ANLL,多倾向于行 CNL 预防。鞘内 MTX 与头颅照射合并应用比单独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及淋巴细胞系列相关抗原双标记细胞在脑脊液中的检出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配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或安全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脑脊液中TdT及淋巴系列相关抗原双标记细胞及其治疗后的变化。结果:64例中8例脑脊液检出上述免疫双标记细胞,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1例无CNS-L临床迹象,免疫双标记细胞占3.38%,经治疗后免疫双标记细胞在脑脊液均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脑脊液中免疫双标记细胞的检出对CNS-L的诊断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弥补了常规细胞形态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14.
1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后血型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6岁 ,未婚 ,农民。 1 996年 3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期 ) ,经羟基脉、别嘌呤醇治疗 ,获病情部分缓解后继续羟基脲维持治疗。1 997年 5月 1 4日又以头昏、紫癜 1月入院。体检 :肝不大 ,脾肋下 5.0 cm,质硬 ,边清。查外周血 :Hb:64g/ L,WBC 3.3× 1 0 9/ L ,杆状物 0 .1 4、分叶核0 .2 0 ,淋巴 0 .40、原幼淋巴 0 .2 6,血小板数 1 8× 1 0 9/L,骨髓检查 :骨髓增生活跃 ,中幼粒 0 .2 0、晚幼粒0 .0 1 6、杆状核 0 .0 2 8、分叶 0 .0 1 4,原幼淋巴 0 .71 2、淋巴 0 .2 1。组织化学染色 :POX染色阴性 ,PAS… 相似文献
16.
李汉冲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2)
作者报告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患儿分别于停止治疗2个月和4个月后,发现白血病细胞浸润眼前房为复发的唯一体征。病例介绍主诉例1左眼,例2右眼,眼红痛、畏光,检查发现患侧瞳孔固定、不规则,虹膜弥漫性增厚,眼前房少量积脓。经穿刺和虹膜活检确诊为白血病细胞浸润眼前房。患眼前房用放射治疗,结合鞘内注射氨甲喋呤(MTX)和全身化疗,治疗后患眼恢复正常。讨论髓外白血病是急淋的重要并发症。白血病细胞侵犯眼前房则罕见,且通常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的同时。作者复习文献,在化疗结束 相似文献
17.
近年,由于白血病治疗的进展,使该病预后有显著改善。但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大多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抗白血病作用,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发生率有逐年增多趋势。本文将脑脊液(CSF)离心涂片检查与常规CSF检查相结合进行检测,旨在探讨CNSL早期诊断和防治在白血病转归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生存期3~5年,急变后生存期6~12个月,急变为一种细胞类型,我院血液科收治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生存10年余,相继发生急粒、急淋变。急粒变后生存8年余,急淋变后1个月内死亡。 患者,男,39岁,1984年10月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并发现左侧腹部肿块来院检查,脾脏肋下8cm,血常规:WBC83×10~/L,中性分叶核0.21,中幼粒0.08,晚幼粒0.22,杆状核0.33,L 0.10,Hb110g/L,BPC28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45∶1,粒系极度增生,原粒0.005,早幼粒0.08,中幼粒0.22,晚幼粒0.26,杆状核0.265,分叶核0.07,红系、淋巴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全片30只。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给马利兰治疗,体力基本恢复,脾脏回缩,门诊不定期检查,白细胞<15×10~9/L时停服马利兰。1986年10月病人再次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和脾脏肿大,血常规:WBC2.9×10~9/L,N0.46,L 0.32,M 0.06,E 0.02,B 0.04,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19.
MEA方案治疗成人急非淋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MEA方案在HA或DA化疗未达CR的ANLL(M4、M5)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对诊断明确者随机分为MEA治疗组和DA或HA治疗组,MEA组1疗程后,DA或HA组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MEA组CR率为76.5%,总有效率88.2%,DA或HA组一疗程后CR率分别为33.3%、30%,总有效率都为60%。两组相比MEA方案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DA/HA组,而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EA方案对ANLL(M4、M5)的疗效显著优于DA、HA方案,可考虑作为ANLL(M4、M5)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纤维结合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意义林凤茹,张瑞欣,姚尔固,张玉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急性白血病(AL)常见并发症之一,其防治在根治AL策略中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已知纤维结合蛋白(FN)在恶性胸、腹水中增高,为探讨F...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