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方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通络方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气通络方能有效改善气虚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等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液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气虚血瘀组30例、风痰瘀阻组32例、对照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前两组加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每日3次,疗程14 d。在治疗前后观察3组病人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IL-6、TNF-α、hs-CRP浓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NIHSS分值、CSS分值、中医证候积分分值较对照组下降(P0.05),且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ADL分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总有效率(71.87%与76.87%)较对照组(6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方面优于风痰瘀阻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证型属于风痰瘀阻、气虚血瘀的病人,在内科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能进一步降低病人炎症反应,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好转,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健脾涤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涤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脾虚痰瘀阻络证型的脑卒中偏瘫病人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和对照组 3 0例。治疗组运用健脾涤痰通络法组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 ,对照组服用脑复康、维乐生配合常规康复治疗 ,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健脾涤痰通络法对脑卒中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属风痰瘀阻证脑梗死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应用化痰通络颗粒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及调节血脂代谢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颗粒能提高风痰瘀阻证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痰通络中药治疗气阴不足、痰瘀阻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治疗的气阴不足、痰瘀阻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7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颗粒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5%(Z=-2.619,P=0.009)。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80.9%(Z=-2.553,P=0.011)。治疗后两组,LVEF均值增加,NT-proBNP中位数降低,且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痰通络中药,对于气阴不足、痰瘀阻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豁痰通痹汤与西药用于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豁痰通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采用豁痰通痹汤与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为治疗原则,运用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150 ml/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8 g/次,3次/d口服。结果治疗4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无异常,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针药配合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风病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风痰瘀阻证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针刺疗法配合熄风化痰通络中药,对照组单用熄风化痰通络中药,治疗3周后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配合能明显提高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治疗效果,是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头痛宁胶囊组(治疗组)和氟桂利嗪联合吲哚美辛组(对照组).服药4周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疗效好,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消渴病痹证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取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4型,采用阴阳透穴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该病28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消渴病痹证临床证候在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总有效率42.8%。结论阴阳透穴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消渴病病痹证明显优于甲钴胺入壶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痰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改善高过氧化物脂质及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门诊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绞痛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绞痛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涤痰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脂、颈动脉血管流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11月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且中医证型属于痰瘀互结型病人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行饮食干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涤痰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均改善,且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舌脉象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型)病人采用加味涤痰汤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改善颈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扎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方治疗ACI的适宜证型。方法 150例ACI患者辨证分为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组。各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等基础治疗及口服扎方,1剂/d,2次/d,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阻络证组疗效最优;与治疗前比较各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积分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痰瘀阻络证组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程度较其他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予以扎方治疗有助于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死(CI)后活动不利及提高ADL,其中对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尤为明显,其作用与扎方化痰逐瘀的功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方法治疗,连续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气虚血瘀型35例、阴虚阳亢型26例、痰瘀阻络型23例、痰热腑实型10例、肾虚血瘀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29例,显效34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设立中药治疗组70例,口服参红化浊通络颗粒;西药对照组70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28 d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症状、舌脉变化、心电图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为88.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4.20%,对照组为89.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为94.74%,对照组为85.71%,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为77.94%,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气滞、痰瘀阻络证证疗效可靠,其益气舒肝、祛痰化瘀的功效较西药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对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病人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滞络证组K值及Angle角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滞络证组MA值高于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组血栓弹力图参数EPL、LY30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急性脑梗死各中医组血栓弹力图参数C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组均表现出凝血活性增强,急性脑梗死痰瘀滞络证组存在纤维蛋白原功能亢进,且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组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此外,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组血栓弹力图部分参数存在不同差异,说明不同中医证型组急性脑梗死的血栓形成过程各因素的强弱存在一定差别,提示血栓弹力图参数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参考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病人分为风痰阻络组、痰热腑实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风动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各中医证型组在基础治疗上根据辩证分型分配中药,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结果 风痰阻络组愈显率66.67%,痰热腑实组愈显率66.67%,气虚血瘀组愈显率60.33%,阴虚风动组愈显率60.33%,对照组愈显率50.00%.各中医证型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中医证型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各中医证型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涤痰升阳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涤痰升阳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明显(均P<0.05)。结论 涤痰升阳针刺法能够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