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甲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10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甲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甲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甲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收缩压水平为(125.58±12.49)mmHg、舒张压水平为(80.46±8.05)mmHg,依次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甲磺酸氨氯地平行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天麻钩藤饮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及静脉输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静脉输注纳洛酮及血塞通。两组均连续用药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葛根素治疗中老年人VBI性眩晕症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探讨昂丹司琼治疗眩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眩晕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组)30例,对照组(盐酸倍他司汀组)30例,治疗期间监测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眩晕前后(包括眩晕程度、频度、持续时间),日常生活及工作等情况变化,计算出各观察指标的积分与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的75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7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浆黏度、血压改变和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同时,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浆黏度、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用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高于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组,是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200例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天麻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等。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78±4.66)和(9.21±5.18)分,(1.52±0.69)和(3.41±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功能、情感及躯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0.08±2.54)和(15.72±2.80)分,(8.44±2.99)和(13.56±3.70)分,(7.26±1.34)和(12.49±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9.0%和39.0%,5.0%和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脑安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0%和70.59%(P<0.05),试验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脑安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的方法对高血压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高血压患者临床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硝苯地平片;观察组: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对比药物疗效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水平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疾病症状进行了解后,合理选择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的方法加以疾病治疗,最终获得的效果优于单纯选择硝苯地平片疗效非常明显,凸显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厄贝沙坦常规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厄贝沙坦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4例中医分型属肝阳上亢证的PPP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天麻钩藤饮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口服。于基线、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第3个月末时共计4次对两组病人行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医证候评分评定,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HADS、DHI、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与单一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相比,能有效降低PPPD病人的HADS、DHI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2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天麻钩藤饮,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疗效明显,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的62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卡托普利,观察组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值比较差异性不大,P值大于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分别为(71.36±3.43)mm Hg、(125.79±3.19)mm Hg,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值小于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根据高血压病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治疗,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稳定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治疗7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7d。结果治疗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提高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复方羊角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羊角颗粒与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以及疗程结束时的头痛综合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的头痛综合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疗程结束时的头痛综合评分分别为(12.34±2.47)分、(8.47±2.64)分、(5.36±1.4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用培哚普利片。两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治疗组不良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有明显的效果,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生存质量,是当前较为理想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倍他司汀组、颈复汤组、颈复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1例。分别给予倍他司汀、低剂量颈复汤、低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中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高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进行治疗,均治疗1 w。比较各组治疗后1 d的总有效率,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 d的血浆ET-1、CGRP水平、眩晕评分和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颈复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倍他司汀组以及颈复汤组,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颈复汤组(P<0.05)。治疗后1 d,高剂量组的ET-1水平、DHI评分低于其他各组,CGRP水平、眩晕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中剂量组ET-1水平、DHI评分低于低剂量组、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CGRP水平、眩晕评分高于低剂量组、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P<0.05);低剂量组ET-1水平、DHI评分低于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CGRP水平、眩晕评分高于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P<0.05)。各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相对于低剂量和中剂量,高剂量的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浆ET-1及CGRP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倍他司汀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倍他司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眩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眩晕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水平、眩晕症状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EEV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眩晕患者采用倍他司汀和尼莫地平治疗,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每次6 mg,每日3次,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