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冠心病病人hs-CRP、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TNF-α、hs-CRP、IL-6和MMP-9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NF-α、hs-CRP、IL-6和MMP-9表达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的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经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1个月后用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使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抗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10mg阿托伐他汀组和20mg阿托伐他汀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左心房内径(LAD)及心房利尿钠肽(ANP)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hs-CRP、IL-6、TNF-α、ANP水平及LAD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20mg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0.05),同时20mg阿托伐他汀组较10mg阿托伐他汀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栓塞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能降低ANP水平及LAD内径,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降低栓塞事件发生率,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抗房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外周血NF-κB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OMA-IR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测定血清中hs-CRP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心功能NYHAⅣ级患者血浆hs-CRP水平较Ⅲ级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hs-CRP浓度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病情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NF-κB活性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DN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N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30例、DN组66例。DN组随机分为DM常规治疗组(DN1组)31例、DM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N2组)35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1β及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NC组、DM组、DN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及外周血NF-κBp65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F-κB p65活性及hs-CRP、TNF-α、IL-6、IL-1β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老年早期DN患者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并可降低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冠心病(CHD)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CHD伴T2DM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HD伴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群作为常规组。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干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观察组口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片,对照组口服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片。分析研究组及常规组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Hcy、hs-CRP、IL-6、TNF-α对老年CHD伴T2DM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干预前、后1、3、6个月Hcy、纤维蛋白原(F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血脂水平、血液黏度及颈动脉斑块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较常规组Hcy、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更高(P<0.05);Hcy、hs-CRP、IL-6、TNF-α对老年CHD伴T2DM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显著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各60例。大剂量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1次/d;小剂量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d,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房利尿钠肽(ANP)、左心房前后径(LAD)、hs-CRP、IL-6、TNF-α及APN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及AP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AP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大剂量组各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AD和AN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大剂量组降低明显大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LAD内径及ANP水平,改善预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156例行PCI术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各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每月定期随访记录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A组、试验B组病人ISR与MACE发生率及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B组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协同阿托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降低ISR、MACE发生率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中sFas、TNF-α、IL-6、hs-CRP水平.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30%者较>30%者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5),sFas与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呈显著负相(r=0.425,P<0.01),(r=-0.309,P<0.05).hs-CRP水平在心功能Ⅳ级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TNF-α水平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或0.05),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血浆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干预组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干预组血浆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TNF-a、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提示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保护心肌作用;但阿托伐他汀可能影响Fas/FasL系统活性而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并观察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ACS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60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TC、TG、HDL-C和LDL-C水平。并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亚组:他汀亚组和常规亚组,2亚组均予常规治疗,他汀亚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3周后对他汀亚组及常规亚组再次采血测定上述指标,比较2亚组药物干预后血清IL-6、TNF-α、INF-γ、sI-CAM-1、hs-CRP的变化以及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CS组IL-6、TNF-α、sICAM-1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亚组与常规亚组比较IL-6、TNF-α、sICAM-1和hs-CRP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他汀亚组IL-6、TNF-α、sICAM-1及hs-CRP的下降与血脂下降无关。结论:测定血清IL-6、TNF-α、sICAM-1和hs-CRP水平可了解炎症反应的强度。阿托伐他汀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症反应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稳定易损斑块的早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7例UA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43例),即入院后立刻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其后予阿托伐他汀20mg/d;常规组(44例),按常规处方接受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于入院时和1周后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后,早期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并低于同期常规组,而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不相关。结论对UA患者更早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早期对炎症反应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Ⅲ级~Ⅳ级或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35%),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日,口服共10个月。治疗前后检查两组心脏彩超用以评估心功能,采集肘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测定其hs-CRP,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10个月后,治疗组病人血浆IL-6,hs-CRP,TNF-α水平降低,且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同时心功能按NYHA分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炎症介质(hs-CRP,IL-6,TNF-α),改善心脏功能,对于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青霉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青霉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SE、N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青霉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后两组病人即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两组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 ALB)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观察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有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UAER、m 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hs-CRP、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钢研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高血压合并CHD患者150例,男性87例,女性63例,年龄38~79岁,平均(60.3±8.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TG、TC、L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CRP、ET水平均降低,NO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CRP、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CHD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正常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炎症因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122例血脂正常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61例),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0mg/日×6月)前和治疗后2、4周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ACS患者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CS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但其IL-6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仅IL-6、hs-CRP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L-6、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均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住院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半年随访期间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需再住院治疗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ACS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因子,降低住院期间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齐献忠 《山东医药》2012,52(5):46-4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IL-6和TNF-α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CP-1、IL-6和TNF-α的水平,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IL-6和TNF-α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MCP-1、IL-6、TNF-α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 MCP-1、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免疫炎症过程。阿托伐他汀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2周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结束时,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