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老年病人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期高血压处理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人全麻苏醒过程中对高血压处理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人85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麻醉苏醒时先拔管,后处理高血压。乙组先处理高血压,后拔管。监测拔管前后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值的变化。结果甲组病人血压严重波动者明显多于乙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全麻苏醒时宜先控制高血压,后拔管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对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50例,经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共有病例75例,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共有病例75例,施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低,满意度高,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61例因呼吸衰竭行气管内插管3天以上的病人,作了关于并发症的前瞻性研究。插管的套管内压力每4小时检查1次,其高限为25mmHg,套管保持一天24小时充气。记录从插管到成功地拔管或作气管切开的时间、插管时的紧急程度、套管内压力高于25mmHg 的次数和插管途径。61例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19~93(平均60.3)岁。结果全组的住院生存率38%。11例(18%)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意识障碍发生率、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希华  赵华 《山东医药》2009,49(27):92-92
2008年1-12月,我院共为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术治疗,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中,但在所有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气管插管患者自行拔管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患者可因失去有效的呼吸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从而延长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治疗费用也会增加。我科从2001年至2006年对30例气管插管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临床收到满意效果。1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1.1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松梅 《内科》2008,3(2):307-308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和手术后呼吸辅助支持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中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之一,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气管插管是侵袭性操作,它破坏了上呼吸道天然的抗菌屏障,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人工气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气管插管后的护理一般着重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预防意外拔管和气道湿化。拔除气管插管是患者病情稳定好转的标志,但是,拔管操作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经鼻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患者82例的拔管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中枢高热、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营养不良、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方法选择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手术患者,根据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分为A(GOS4—5分)、B(GOS1~3分)两组,对两组术前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者与GO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术前诸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差异元显著性,术后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多种并发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肺部感染、中枢高热、营养不良、低氧血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指针。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12月~2000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脑外伤术后气管插管延迟拔管患者200例,因护理方法得当,有效避免了痰栓形成。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男123例,女77例;年龄1个月~73岁。其中单纯颅内血肿79例,脑挫裂伤并血肿12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0例,脑疝95例,合并颅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拔管后即刻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拔管后咽喉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5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A组(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40 mg组)36例和B组(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40 mg联合拔管后即刻予以布地奈德1 mg雾化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咽喉部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A组咽痛发生率为50.0%(18/36)、声嘶为55.6%(20/36);B组咽痛发生率为30.8%(12/39)、声嘶为35.7%(14/39);喉头水肿发生率两组均不高,分别为2例(5.6 %)和1例(2.6%),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88、2.92、0.44,P=0.089、0.088、0.509),但B组发生率较A组呈下降趋势.结论气管插管拔管前使用甲基强的松龙且拔管后即刻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能可减少拔管后患者咽痛、声嘶和喉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们应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180例,出现插管并发症者占16.1%,除2例颈部大血管破裂者死亡外,余均得到有效控制,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并发症为套管脱出2例,气囊滑脱1例,颈部皮下气肿10例,颈部大血管破裂2例,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5例,气管切口感染9例。原因及处理:1导管脱出:导管固定不牢或患者头颈部活动幅度大,翻身不注意,躁动,呛咳均可使插管脱出。处理:牢固固定插管。对气管插管者,除胶布交叉固定外,应用寸带绕过插管、颈部作第二次固定,松紧以容一手指为宜。插管患者需翻身时,应两位护士合作,一人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时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50例为受试者。全麻气管拔管时血压升高明显(气管拔管时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的20%)者为观察组(154例),全麻气管拔管时血压升高未超过基础值的20%者为对照组(196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BDNF基因的多个位点(rs56164415、rs11030101、rs11030100、G712A与rs6265)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在拔出气管插管时(T4)和拔出气管插管后10 min(T5)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DNF基因位点rs6265的A等位基因(57.8%)与AA基因型表达频率(41.6%)高于对照组(24.5%、40.6%;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针剂舌下滴服预防高血压全麻插管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4例全麻插管患者,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麻醉后舌下滴入适量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后滴入等量稀释后的硝酸甘油针剂。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即刻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流动力学[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状态,分析术前和苏醒期血液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记录气管拔管反应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呛咳、咽喉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拔管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即刻,观察组DBP、SBP、HR水平、血液应激指标(E、NE、Cor)、拔管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酸甘油针剂舌下滴服能够改善全麻插管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降低患者血压,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拔管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6.
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根据血肿量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现将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且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F)。我们收治30例患者,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6例;年龄40~76岁,平均593岁。30例患者均经CT确诊,由手术证实。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于出血侧颞顶做弧形切口,咬开骨窗直径3~4cm,剪开硬脑膜,于颞上回穿刺证实血肿。切开皮层2~3cm,清除血肿。本组血肿40~110ml,平均765ml。如脑波动恢复欠佳或有明显脑水肿、脑肿胀者,则行颞肌下减压。术后并发症:并发肺炎16例次(533%…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较多,但是并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出现者十分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导致老年脊椎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中医院麻醉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脊椎手术的老年患者670例,根据患者气管拔管后是否再次气管插管分为再次气管插管组11例和非气管插管组659例,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为1.64%(11/67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脉搏氧饱和度(Sp O2)、合并术前2周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诊手术、手术部位、术后30 min血红蛋白≤90 g/L、手术时间与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SA分级≥Ⅲ(OR=9.65,95%CI 2.362~29.384,P0.05)、手术时间≥4 h(OR=9.485,95%CI 1.620~88.002,P0.05)、合并COPD(OR=13.25,95%CI 5.852~37.251,P0.05)是老年脊椎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论 ASA分级≥Ⅲ、手术时间≥4 h、合并COPD是老年脊椎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其有无再出血情况分为研究组(再出血患者)和对照组(未出血患者),各60例。分析再出血发生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60岁、出血距离手术时间6 h、手术前后血压≥120/180 mm Hg、凝血块形状不规则、血管与脑组织受损以及术后出现躁动等不良情绪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再出血相关原因的分析,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